江苏“公民同招”新政!!

夜未深,心已远!4月4日,江苏省教育厅出台文件《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第二条指出“严格规范管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面试入学规定要求”。

其中一段是这样的,“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招生秩序造成冲击。”

是的,你没看错,“公民同招”。

“公民同招”不是新概念

什么是“公民同招”?简单来说,就是公办民办同一天招生。“公民同招”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这个概念在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今年3月20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也有一模一样的表述。因此,江苏出台的新政,是对教育部精神的坚决贯彻与执行。

“公民同招”和以前有何不同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民办学校的招生时间一般会比公办学校提前1-2周进行。一般流程是,民办学校先面试,先招生。招生完毕后,没有收到民办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才会转而进行学区公办学校的报名。

这次,江苏省里的意见是指导意见,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出细则,预计近期也将陆续公布。

目前,上海已经实行“公民同招”。我们先来看一看:

政策分析

有几点可以猜测下:

1、公民同招,如果同一个报名平台同一天报名,报了民办没考上,公办对口又招满的情况下,孩子将可能面临区内统筹,去一些招生人数没有完成指标的学校。这个可能性有多大?静等各地政策。

2、公民同招,以往“幼升小”,不少家长广撒网,到处给孩子登记民办学校报名。似乎,不报民办,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少则一两所,多则五六所。只要面试时间不撞车,都要去试一试!父母姥爷姥姥爷爷奶奶齐上阵,面试队伍没有最长的,只有更长的。拿着鞭子“抽着”提前学,孩子累不累?所以,公民同招,一定程度上是给孩子减负。

3、以前家长四处撒网,学校招生压力也很大。有的学校报名大几千人,实际面试减少很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公民同招,对于民办学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生源势必受到影响。具体影响几何?静等其变。

4、按照往年的情况,南京市民办小学先于公办小学招生。民办学校招生结束,公办学校的报名、录取工作才正式启动,未被民办录取者可以继续进入公办小学入学流程。一旦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后,适龄儿童家长在“入学报名系统”进行在线登记时,就必须做出就读公办、民办意向的选择。今年报名还是四月底五月初吗?静待细则公布。

5、“一校一策”,政策不是一刀切,会因校制宜。学校可能会一个看一个,一个等一个。小编陪着一起等。

家长:真的有点纠结

消息一出,最先一波需要作出选择的是2019年9月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家庭,对他们来说,时间有点紧迫。

放眼望去,南京民办学校数逐年增长,以往可以报好几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家长们就要琢磨“哪所更适合我家娃?师资要考虑,校园文化要考虑,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也要考虑!”

当然,也有家长打算放弃冲民办:“如果我家娃娃冲一冲有些压力,咱还是安稳选择家门口的公办,也不错。”

有业内人士分析,过去有不少家长都比较盲目,其实家门口的公办小学很不错,看大家都在追民办,也希望把孩子往民办送。而且民办公办先后招生,也使得家长有“先去民办试试反正有公办兜底”的心态。事实上每年都有不少孩子从民办学校申请转学回公办,因为当时没考虑清楚,录取到民办又后悔了。所以选学校,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实行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家长可以更理性地思考,对自己学区的公办小学和心仪的民办小学,做一个仔细考察后,做出一个慎重的选择。

“公民同招”是趋势,具体如何执行,请静待各地细则出台。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吧~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并返回“大学习”抽奖版块

团团给你惊喜给你宠爱

4.2每周一星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