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毀林種參”事件續:核實面積達2722畝

當地村民稱此處曾為林地,後變成參地並覆蓋有塑料薄膜。圖片來源:受訪者此前供圖

新京報訊(記者 張熙廷 張彤)4月以來,黑龍江省尚志市帽兒山鎮被指有上千畝國有、集體林地存“毀林種參”情況,引發關注。21日下午,尚志市委宣傳部通報稱,已核實存在“毀林種參”地塊面積2722畝,其他仍在核實中,省市森林公安部門已立案10起,9人被採取強制措施。

村民舉報“毀林種參6000畝”

新京報此前報道,4月12日,黑龍江省尚志市當地帽兒山鎮一村民向新京報記者反映,該鎮一大片國有、村集體所有林地,在沒有采伐手續的情況下,上萬畝密林被砍伐。他稱,被砍林地涉孟家村、紅布村等多個村落,多為國有林地和村集體所有林地,共計一萬多畝。

林地被砍之後,土地被承包給他人,其中有將近六千多畝被用來種植人參。“從14年秋天到18年春天,毀林時間將近4年。”該村民說,被毀林地分片分佈,去年有村民向當地林業局和公安局舉報,但未獲回覆。

新京報記者12日從黑龍江省尚志市委宣傳部獲悉,省林業和草原局派出調查組對報道反映的“毀林種參”問題進行調查,省森林公安局會同尚志市有關部門已調查取證。

官方已核實“毀林種參”面積達2722畝

21日下午,尚志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通報稱,省林業和草原局派出督導組進行調查處理,針對事發現場涉及國有林地、集體林地的實際情況,決定由當地政府與省林業和草原局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組成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置工作。

通報稱,目前已核實毀林種參地塊79塊,面積2722畝,其他正在調查核實中。

4月11日以來,聯合調查組開展涉事案件的調查和偵辦。截至發稿前,省森林公安局尚志分局已立案偵查7起,對6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起訴。尚志市森林公安局已立案偵辦案件3起,對3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

聯合調查組將對各毀林種參地塊分類鑑別,並根據核查結果和造林技術規程要求,組織制定造林還林工作方案,啟動生態修復工作。目前,造林工作已陸續實施。下一步將深入開展調查處置工作;推進生態修復工作;並舉一反三,延伸核查,加強群眾和媒體監督。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