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拋棄”兄弟 能讓京東物流扭虧為盈嗎?

近日,劉強東在內部信中提到,京東物流2018年虧損23億,京東物流融資的錢,按照現在的狀況只能支撐兩年。最終決議取消18萬快遞員底薪,下調公積金係數,對此,各路媒體紛紛指責劉強東“拋棄”兄弟。但是,在劉強東的內部信中,似乎又要告訴“兄弟們”不要怪我拋棄你們,實在是京東物流連虧十多年,支撐不下去,不通過裁員降本增效,還真的沒出路了。

為此,一些網友也出面力挺劉強東,他們指出:之前快遞行業基本上都是沒有五險一金的,而京東快遞很多人都幫買了,而且聽說那些做得比較久的快遞員工的家人病了醫藥費都能報銷。這種情況只聽過福耀玻璃有。京東物流現在是不得不“拋棄”兄弟,因為再虧損下去,不僅是現金流問題,投資人也肯定不會答應的。

現在問題來了,京東物流已經連虧10多年,這次通過“拋棄”兄弟真的能扭虧為盈嗎?對此,我們認為,京東砍掉大量基層員工的做法顯然有些操之過急,如果說是人浮於事,機構臃腫,劉強東砍掉一批員工,企業馬上就有可能轉虧為盈,但是如果是決策方面的問題,恐怕砍掉一批員工後,人心散了,反而弊大於利。現在劉強東要做好四件事情,而並不是一味的“砍掉”基層兄弟的飯碗。

首先,加快京東物流智能化的步伐,京東把大批的資金投向了其他領域,包括物流倉儲系統、包括智能機器人,京東金融等多個領域。為的是通過京東物流智能化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之前劉強東去了美國,希望通過宣傳無人倉庫,來獲得美國投資者資金上的支持。現在看來,只要京東完成了物流智能化,就能夠最大限度的降本增效,這比通過大幅裁員來降低成本要來得更人性化。

再者,尋找新的物流業務訂單,提升老業務的投送質量。京東物流既然虧損了10多年,為什麼不去嘗試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其實快遞領域還有其他業務京東也可以去做。同時,有客戶反映,京東的快遞員將客戶的物件放在小區傳達室,而其他快遞公司的業務員卻將快遞送到客戶手裡。顯然,其他快遞公司更有競爭力,京東應該看看自己在快遞方面與同行之間存在哪些不足,只要加以彌補,做得更好,也不愁業務不迴流。

再次,京東物流的部分虧損,主要是為了京東商城的業績的提升,京東商城給客戶物流抵扣單,一張單子可以抵扣多少物流費,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就可以在京東商場上買的商品可以免費配送。這其實就是犧牲了京東物流的利益,來助推京東商城的業績。現在應該兩家分開過,各算一本賬,京東物流如果不再搞這種犧牲物流公司利益的做法,恐怕虧損程度也會大幅降低。

最後,劉強東作為京東物流的掌門人,既然要大規模裁員,並且調降職工福利待遇。同樣在扣別人收入的時候,劉強東自己也不應該多拿獎金,應該與“兄弟們”共度時艱。去年曾有媒體爆料,劉強東在京東上市前一次性拿走36億美金。事實上,京東物流連續虧損,劉強東要負主要責任,既然企業不好了,當家人應該不取分文,與企業、員工共患難,這樣才能穩定人心,這樣才算勇於擔當。

劉強東靠“拋棄”共同奮鬥的兄弟,能否填補京東物流虧損黑洞呢?這要看京東物流虧在哪兒,如果是虧在人浮一事,機構過於龐大,通過減員增效,還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如果是劉強東自己在決策方面出現問題,那裁掉大量基層員工,不僅會讓社會對其失去信心,更會因基層辦事員工越裁越少,更加無法填補京東的虧損黑洞。而我們認為,京東只能徹底洗心改革,才能逐步走出困境,靠大量撤員,只會增加恐慌,卻解決不了京東虧損這個實質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