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三区一圈”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

临沂市会展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会展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会展品质稳步提升,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我市共有会展企业63家,全市现有会展场馆6处,室内展览总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有会展场馆3处,分别是临沂国际会展中心、临沂商城会展中心和临沂国际博览中心,室内展览面积12.3万平方米;兰陵县、郯城县、临沭县各拥有小型会展中心1处。

展会题材。涉及商贸物流、五金机电、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文体百货、建材家居、文化旅游、汽车及汽车后市场等众多行业,涵盖范围越来越广,逐步形成了以展览为主,向会议、节庆延伸的“大会展”发展格局。会议、节庆活动得到快速发展,书圣文化节、沂河文化体育旅游节、世界人造板大会、五金机电高峰论坛、百货行业高峰论坛、国际温泉旅游节、草莓大会、沂河放鱼节等活动带动了产业发展。除中心城区三个会展中心常年办展外,各县区依托各自的产业优势和文化旅游优势,举办了兰陵菜博会、临沭柳编会、郯城银杏会、蒙阴蜜桃节、费县赏石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会展活动。

五年目标。利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市场规范、竞争有序、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服务优良的会展业发展体系,临沂中心城区初步建成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到2023年,全市会展场馆室内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年展会数量突破150场次、展览总面积300万平方米;有2-3个展览项目荣获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有3-5个展览项目达到国内知名、行业领先水平;会展业直接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拉动相关行业营业收入150亿元。

“三区一圈”会展业发展格局。1.依托临沂国际会展中心,加强展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周边配套环境,培育、引进和承接国家级、省级大型专业展会,打造集商旅服务、广告创意、搭建施工、会展物流于一体的会展经济核心区。2.依托临沂国际博览中心、临沂商城会展中心,发挥临沂商城市场优势,完善展馆硬件设施,重点举办消费展、订货会、新品发布会、企业年会等活动,打造中小型消费类展会中心区。

3.依托沂河、祊河优美环境,充分发挥水域优势、沿岸设施优势和酒店集聚优势,主动承接全国、全省大型会议或论坛,重点举办科技、文化、艺术类展示活动及水上运动赛事,打造沿河高端会议、节庆、赛事特色区。4.依托各县区特色文化和主导产业,按照“一县区一特色”原则,鼓励各县区举办特色展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构筑环临沂中心城区会展经济圈。

会展产业发展质量提升

1.实施品牌化战略。重点开发培育商博会、五金会、木博会、食博会、门博会、小商品展、汽车用品展、家电厨卫展、定制家居展、太阳能净水机展等10余个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展会,形成具有临沂特色、影响深远、拉动明显的会展品牌集群。到2023年,省级品牌展会项目达到3-5个。

2.提升专业化水平。依托临沂优势产业,支持策划、举办和壮大农业、食品、木业、建材、冶金、高端装备等与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题材展会,实现“一行业一展会”。

3.提高国际化程度。加强与国际展览联盟(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引导企业按照UFI、ICCA标准策划实施会展项目,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争取通过UFI、ICCA认证。聚焦国际热点市场,鼓励会展企业“走出去”与境外企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展,带领市场业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助推临沂商城国际化进程。

做大会展产业规模

1.壮大办展主体。做大做强会展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会展企业,扶持3-5家经营规模大、服务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到2023年,新引进境内外知名会展企业2-3家。

2.培育新题材展会。鼓励举办以进口商品、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文化创意、精品旅游、医养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型产业为主题的会展活动,对新题材展会项目予以扶持。力争每个新型产业行业培育或引进1-2个大型会议或展览项目。3.发展县域会展经济。办好兰陵菜博会、临沭柳编会、郯城银杏节、蒙阴蜜桃节、费县赏石节、沂南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现有县域会展活动,重点把兰陵菜博会打造成为会展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项目。鼓励各县区深度挖掘东夷文化、兵学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历史名人效应,筹划新办一批特色会展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