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縣城的高中班主任,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

張破浪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我應該有發言權。先說一下背景吧,本人參加過兩次高考,第一年高考之前的四月,幾乎緊張得吃不下飯,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沒發現什麼毛病,堅持到高考,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志願沒填好,然後復讀一年。第二年復讀的整整一年,輕鬆自在,又考了一個更不錯的成績,認真填報專業,然後現在即將畢業。

現在回答這個問題,我身邊很多同學,在現在這個階段會找我談心,他們常常跟我說,很後悔以前沒有認真讀書,現在吃盡了苦頭。所以說,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是個階段性的事,有的人成績比較好,覺得大學有盼頭,高中就努力學習,希望考一個好的大學;而有的人對未來是迷茫的,既不知道讀大學有什麼好,也不知道現在出去工作有多麼累。對於這種同學,需要一定的刺激。我個人認為言傳身教的方式最直接了當,只不過言傳身教的人不能是老師,而是剛剛高中畢業的前幾屆學生。有機會的話,多組織這樣的交流活動。

當然環境也十分重要,建立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能夠促進學生進步。想要學生完全自發的學習,基本上很難實現,可以通過獎勵機制,在外地刺激他們。獎勵機制要全面,不能只對成績好的同學有獎勵,還要讓成績不好的同學從中收益,需要班主任老師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採取具體的辦法。


乧吉


我叔叔是縣城高中的數學老師,這次過年他給我講了一下縣中的發展情況。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我們縣中是一個很普通的學校,每天能考上本科的人都不多。但是我叔叔告訴我,最近這幾年,學校的發展非常好。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上重點大學。轉折點在哪裡?有一年,縣中有一位同學考上了清華!這起到了巨大的示範作用。接下來的幾年,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都被激發了,內心對自己的期望也更高了,最後的高考成績也是越來越好!


這個事情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1、打破心理的限制

羅森塔爾效應,這也是“教師期望效應”,當教師對學生抱有高期望時,那麼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學生對自己也有更好的心理暗示,最後得到的成果往往會更好。

這是一所普通高中,以前教師都覺得學生再怎麼努力也考不上好大學。就算是口頭上鼓舞學生,內心實際上也是不抱太大希望。直到有一位同學考上清華,老師突然意識到實際上這些學生考上好大學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也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最後學生們確實也變得更加好學,對自己的期望更高,行動上也更加願意付出努力。

打破內心的限制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突破“一英里跑四分鐘”的極限

1945年時一英里(1609米)跑的世界紀錄為四分零一秒。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很快便可有人超越這一秒之差,突破四分鐘大關。然而這一紀錄卻保持了近十年。曾試圖打破這一紀錄的頂級跑步運動員甚至也開始相信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時的世界一流運動員約翰·蘭迪(JohnLandy)說:“這就好比試圖穿越一堵牆,四分鐘跑完一英里已非我能力所及。”

然而1954年5月6日,在英格蘭的一次競技賽上,英國醫學院學生羅傑·班尼斯特(RogerBannister)僅用3分59.4秒便跑完了一英里,而蘭迪名列第二。

最神奇的是,僅在時隔六週之後,約翰·蘭迪再次刷新了這一紀錄。蘭迪在自己此前的基礎上提高了整整4秒,僅用時3分57.9秒便跑完全程,堪稱奇蹟。在此後的三年中,又有16位運動員先後突破了曾一度被認為“無法逾越”的四分鐘大關。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可以做到。只有看到希望,他們才能主動努力去爭取。


2、榜樣的力量,學習的氛圍

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於保護那些主動學習的學生,對於破壞學習氣氛的行為要及時制止。


3、指導學生如何取捨

這一點非常重要。普通學校的學生,一般都很難兼顧所有科目的,必須要從這些科目中做出適當地取捨。否則,每天被動地學習,一方面會疲憊不堪,另外一方面也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到底是發展優勢科目,還是多補補較弱的科目,這涉及到一個平衡。學生在選擇時往往會比較迷茫,一既要考慮到老師的要求,又要考慮自己的高考的總分。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也曾是一名高中生,93畢業,學校排名前十左右吧。那時升學率低,班上六十名同學左右。考了十多個,最好的復旦和哈工大。但那些沒考上的,復讀後九成考上了。一個班只有幾個沒考上,包括我,我成績很穩定,倒數第十內。😂😂😂唯一氣的是,有個成績比我還差的,居然考上大學了,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個時候能考上大學,真的是人才。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同學非常聰明。但被黃色錄像和書壞了,上課不聽課,在桌上睡覺,但我吃驚的是,數理化居然可以打八九十分,百分題目,高二讀不下去了,不讀了。班主任可能怕浪費人才。到他家做了思想工作,沒成功。可能回家討老婆去了。😂😂😂但我相信,那麼聰明的人,應該混得好。我有點後悔,但又不後悔,我不是讀書的料。估計當時努力一點,復讀二三年,也可能考上,讀書時,天天桌球和小說。偶爾那點黃色錄像,那真的很爽。😂😂😂我想說的是,有些人真不是讀書的料。如果有些確實是人才。老師該幫的還是幫一下。現在社會多元化了,大學也擴招了,讀書也不是唯一出路了。謝謝。


用戶cuqwhjs3ja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之所以不好好學習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夠懂得好好學習的目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只教會了孩子怎麼做題,怎麼考分,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學!只有帶著目的的去學習才會有興趣。我認識的一個高中老師很有想法,他給孩子們發了很多種卡片,這些卡片功能強大,有早上睡懶覺一小時的綠卡,有獲得玩手機一小時金卡,有獲得禮物的購物卡等等,只要你達到老師的要求,集齊這些卡片,就能得到!全班的同學都想要這些能夠讓他們快樂的卡片,所以學習興趣提高了!





孩子魔法師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讓學生突然熱愛上學習也是很難的。但有些辦法我覺得還是實用的。

第一,時不時利用主題班會教育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能讀書不苦,不能讀書的才苦(不要放空炮,用你身邊真實案例來舉例才能讓學生更信服你)

第二,多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沒良心,不懂感恩,但怎麼才算感恩呢,我們很少教學生。你可以用自身的例子也可以給學生看些感恩微電影綜藝節目來告訴學生,只有懂得感恩父母,尊敬老師,我們才能學會更好的做人,也能更好的學習。

第三,養成教育很關鍵。要讓學生熱愛學習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多數不愛學習的學生他們時不時也想好好學習,只是很難長久堅持而已,所以我們應該多關心一下這類學生,學生其實都想學好的,他們也看得到哪些老師關心他們,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學生其實大多數都是善良的,多對他們有點信心,多關心他們,他們會進步的。

最後,其實我也只是一名年輕教師,當了幾年的高中班主任,不過我做好這幾點之後,我發現,我和學生們的距離拉近了很多,大多數家長也喜歡我,教學成績也一直是前幾名……班主任工作比其他普通老師累很多,但只要用心去做,我相信我們都會做的很好的,謝謝


米粒56665


在我看來,就沒有主動學習這回事兒,自身就不可能產生動力,哪兒來的主動學習?

班主任能做的,首先應該是:

瞭解你的所有學生!

只有瞭解了你的學生,你才有可能因材施教!



通過每個家長到校訪談的形式,通過多個角度瞭解學生的整體情況,以此為基礎,建立每個學生的心理檔案,並不斷通過側面觀察法等方法詳 細瞭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徵等。


然後,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方式,引領著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有:

1.目標引領。

和每個學生,約定不一樣的小目標。

2.榜樣引領

能完成自己小目標的學生,就是榜樣,進行表彰,而不是隻表揚班級前幾名。

3.積極處理臨界事件

注意觀察那些離自己的小目標只差一點的學生,積極幫助他們,幫助他們突破界限。

還有心理上的臨界情況,也要關注。

4.成功體驗

每個學生,都有了成功的體驗,大腦有了獎勵效應,小目標不斷提高,積極性日增。

5.營造班風

用各種全班活動、小集體活動,營造團結、和諧的班風。


鋼筆刀



子非魚89585


首先學生要對學習感興趣,老師才能助一臂之力,高中的學生按理來說對讀書的目的已經很清楚了,如果還不認真學習,老師說上無動於衷,那這些學生太不明事理了。老師只不過是引路人,對學生多給予鼓勵,多表揚他們一點點的進步,好學生自然而然會勤奮好學,為高考儲備能量,還有小部分也不是讀書的料,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讓他們混日子等畢業,其他行業也需要他們,不是網上經常看到有家長說:差學生壞學生將來都是老闆,都比好學生混的好嗎?就讓他們的父母為他們未來的大老闆點贊。繼續在學校不好好讀書,反正這些人都是未來的精英怕什麼?老師盡心盡力就行了。


朱燕芳452


額,這個首先得認識到一個問題,幾乎沒什麼人會覺得高中階段的高強度學習是快樂的。大學四年,不止一次做噩夢夢到還在高中學習。而且高中階段了,學習習慣和學習認識基本上已經定型,除非發生某些大的變故才可能改變學習狀態。

作為高中老師,要有心理準備,除非是重點中學重點班,不然班裡一定會有一部分人是放棄學習的情況。

當然老師還是能做些事情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的學習狀態有所提升。

比如讓課程增加些趣味,多關心一下孩子,幫助他們做心理疏導,給他們樹立合適的目標和信心,抽時間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做針對性的輔導等等,都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

當然這些都是理想狀態,一般來說,按照高中班主任工作量,早上五六點忙到晚上十來點,也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做這些事情。總之盡力而為吧,做了用比沒做好。


萊昂那挺多的


還是得因材施教,有的很聰明,成績還是可以的,只是貪玩,那老師應該結合家長一起來引導孩子,小孩高中期間已經是小大人了,不能一味說教,孩子希望的是朋友式的交流。最好有一個體驗式的教育,帶他去體味人生百態。不是有個媽媽帶娃撿垃圾嗎,有個爸爸帶娃挑糞澆菜嗎,這些更能讓他體會上學重要了。

還有些孩子,講真,天賦問題,在學習上真的很吃力,他也努力,也看書,但結果很失望,這種孩子要讓他看到自己的發光點,現在一般大學都能上的,只要不要墮落就好,認清未來的路,不必強求學業了。

還有的又調皮,有沒學習天賦,那就沒法子了,要我真的不想管了,但出於教書育人的本質,還是得結合家長,引導,不能學壞,未來還是能做個有用的社會人。只要努力,這班人說不定以後是最敬你,最懷念學校生活的人。能成為小老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