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顶”来袭 牛市真的结束了?

上周老黄牛的预判再次应验了。坚持看第一财经资讯文章的老铁应该有印象,上周是自去年12月A股进入牛市以来,老黄牛第一次向大家提示深度调整的风险。老黄牛甚至还特意在摘要里强调说,这是我第一次提示谨慎。

此后果不其然,沪指创下半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也是一年多以来第二大的单周跌幅。上周沪指重挫5.64%,深指和中小板指跌幅更是超过6%。

沪指周K线

上周文章在具体操作方面,老黄牛提示,周一的走势很关键。在之前一周这么多利好的推动下,如果周一还不能放量突破3301点关口,那么大盘就将向下到3200点(甚至更低)寻找支撑。

上周文章节选

结果,市场的疲弱还是超出了老黄牛的预期——非但跌破了3200点,甚至连3100点也跌破了。

在上周5个交易日里,3200、3150、3000三个关口分别只起到了短暂的支撑作用,随后就被快速跌破。

三根横线依次为3200、3150、3000点位

虽然预计到了上周的下跌,但也没预料到会跌得这么快。是什么因素让市场下跌如此迅猛呢?

“政策顶”?

在此前的政治局会议后,“任小炮”发了一篇解读文章,其中他提出的“政策顶”的看法迅速引发热议,也让投资者担忧“政策顶”之后A股将迎来“市场顶”。因此,在不确定性预期的影响下,上周股市大幅下挫。

那么,这一轮政策牛,随着政策的“见顶”,市场是不是也已经见顶了呢?

事实上,任总的观点本质上是没错的。在公布了明显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之后,本次会议不再提“六稳”而重提“结构性去杠杆”,说明先前为了稳增长而推出的短期政策,在经济增长稳住了之后,需要逐步退出,并且让位于长期的改革措施。

此外,在此前各项短期刺激政策的推动下,经济、资本市场等各方面都出现了积极的势头,投资者信心也迅速回暖。换句话说,前期的各项政策相当于是给发动机点火,而一旦发动起来之后,点火器就可以关闭了,后续依靠市场自身的动力来推进即可,刺激性的政策需要逐步退出了。

基于这样的逻辑,任总喊出了“政策顶”,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错的。

然而,任总这样的“大V”,其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会被市场拿来解读,因此措辞是高度讲究的。任何出挑的措辞都会被市场无限放大。相信任总自己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既然这样,为何他还有高调抛出让人惊慌的“政策顶”这样的词呢?

毕竟,任总现在已经是地产公司的人了,因此说话自然要站在地产公司的立场上了。

419政治局会议上提到了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同时还提到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看见没有,对资本市场给出了大力的支持,而对房地产市场则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总体流动性是趋紧的,大量的钱流向政策所鼓励的资本市场,那么房地产行业就将面临缺乏增量资金的窘境。因此,跳到了地产行业的任总,自然需要巧妙地为自己的东家助攻一下了。

当然,如果大家仔细阅读任总提出“政策顶”的那篇文章,就会发现他对市场并不悲观,只是用了个骇人听闻的标题而已。更不用说,在此三天之前,他还刚刚写过一篇文章《稳了!——全面解读3月经济金融数据》,高调判断经济已经见底回升。

牛市的成本

其实,要推升一轮牛市,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的。只有在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配套政策、舆论宣传等一揽子措施之后,投资者信心才能被扭转,从而推动市场进入一轮牛市。而如果牛市刚刚起步,政策突然“见顶回落”导致牛市中途废止,那么前面投入的如此巨量的成本岂不是全浪费了?况且,本轮牛市的任务就是为科创板配套的,现在科创板还没上线,牛市倒因“政策顶”而“寿终正寝”,那前面这30%的上涨以及大量配套资源的投入岂不成了儿戏?

因此,哪怕从成本的逻辑出发,我们也能立刻判断出来,本轮牛市远未结束。

这就好比汽车的发动,点火是需要在外来能源(蓄电池)的帮助下进行的,而一旦点火成功之后,就可以依靠自身的系统来维持发动机的运行了。同样道理,今年一季度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股市进入了牛市行情,而在未来的运行中,则需要靠投资者的信心、企业的业绩(两会宣布的2万亿降税红利会在未来的财报中体现出来)、资金的流入(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流入)等内在因素继续推动股市走出长期的牛市。

“政策顶”之后 谁来接棒助推市场?

这周末,有两件事情比较有意思。我们一件一件来说。

周五,一则关于证监会要求“加快IPO、再融资审核速度,确保每周至少4家IPO企业批文”的消息在市场不胫而走。消息称,证监会对近期的新股发行审核工作要求“放宽盈利条件,明确发行审核中不存在5000万元、8000万元的隐形财务标准,并放宽对企业业绩波动性的要求,不再强调连续增长。”

除此之外,证监会还要求“避免发审会突然提出新问题、取消发审会会后意见、减少对募集资金用途干预等。”

这消息被市场解读为“准注册制”,认为IPO的加速将使市场失血,因而周五市场大跌。

周六证监会官网发布答记者问,为传言进行了辟谣:

“我们已经关注到相关媒体报道。近来,我会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进行审核,审核政策没有新的调整,主要从公司治理、规范运行、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对首发企业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审核进度服从质量。下一步,我会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继续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增加市场可预期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老铁们,请你们把这段话读三遍!

市场传言说证监会加速IPO,证监会回答说:“近来,我会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我会将……继续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

市场传言说放宽盈利条件,取消5000万、8000万盈利的隐形标准,证监会回答说:“从公司治理、规范运行、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对首发企业严格把关”(没提从盈利上严格把关吧?)。

并且,上述提到的公司治理、规范运行、信息披露这三个维度,分明就是注册制最重视的维度啊。甚至,在419政治局会议中,还有这么一句话:“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可见,注册制的脚步确实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很多老铁在先前文章里留言,认为注册制是利空,因为股票上市越容易,对资金的抽血效应就越强烈。不过,在老黄牛先前文章的留言区里,我也多次强调,一旦注册制真正推行,一定会配套一个史上最严退市制度的。有进有出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只吃不拉最终必然导致体内毒素积聚。

这不,周五晚间,市场突然曝出某知名上市公司的实控人被刑事拘留。拘留原因是“因2016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6]88号)涉及事项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政治局会议怎么说来着?“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老黄牛还特意去证监会官网查了[2016]88号处罚决定书,是针对2013年的一些违规事情进行的处罚。

也就是说,2016年的时候,证监会对该公司2013年的一些事情进行处罚,而周五有关部门又对该公司2013年的那些事项“翻旧账”,就该公司老总“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将其刑拘。

恩,周五的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或许恰好释放出了“能进能出”的信号。

因此,未来在政策逐步恢复常态化的情况下,更多的制度性的动力或将接棒短期政策,成为市场真正的长期推动力。特别是,在不久的将来,或许马上就会出几个“能出”的典型。

在关键时点上,哪些公司撞上枪口,或者曾经不规范的黑料被挖出来,或许就会成为祭旗者。

当然,虽然长期牛市是确定的,但中期来看,由于上周文章所说的3301点压力位突破后,3587之前将一马平川,没有什么重要的压力。因此,如果你是政策操盘者的话,在距离科创板真正推出还尚有些时日之际,你会眼看A股迅速突破3301点,然后短期内拿下3587点吗?

关于未来中短期的具体操作,限于篇幅,还是老样子,关注“第一财经资讯”公众号后,到公众号首页(不是留言区)发送消息“20190428”自动获取。

最近市场缺乏赚钱效应,老黄牛还是请出神牛,大家把本文和神牛转发出去,愿神牛助大家在未来的投资中顺心如意!

也请老铁们到右下角点个赞(“在看”),收取你的好运吧!

别忘了粉丝私享文章,20190428。

点击查看财经老黄牛往期文章回顾

观点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