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專家帶你解讀刑事錯案的那些事兒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冤錯案被曝光在大眾面前,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陳滿案,張氏叔侄案………

出其不意的真兇再現,被害人亡者歸來,案件重大證據出現錯誤,被告人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上訪…………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在警示著檢察官們冤錯案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司法正義還未惠及到每一個無辜的人。

隨著我國錯案終身糾責制、司法責任制、員額制、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冤假錯案問責機制就像懸在法律人頭頂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在拷問著我們: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冤錯案的預防到底是我們應該守住的司法底線,還是我們需要仰望的最高境界?到底該如何從根源上防範冤錯案的發生?

對此,烏魯木齊市檢察機關全能檢察訓練營(第二期)在天檢站專門請來了法學界的實力大咖劉品新教授,為我市檢察干警詳細講解關於刑事錯案的證據問題!

劉品新教授個人簡介

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學院證據學研究所副所長、智慧法律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網絡犯罪與安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錯案研究中心副主任、物證技術鑑定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鑑定人。研究領域涉及證據學、電子證據學、網絡法學、網絡安全法及大數據智能法治等。

如此多光環加持的學術大家與檢察官們面對面交流,講解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繫,這真的是不可多得的錘鍊自身法律素養的好機會!懷著崇拜與激動的心情,我們展開了長達四個小時的課題講解。

緊扣著實踐中調查的刑事錯案數據,劉教授為我們展示了刑事錯案的出現原因、形成規律、防範刑事錯案發生的重要突破辦法以及在電子證據蒐集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我們在檢察實務中解決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刑事錯案的發生在古今中外都是禁而不絕的,有獄的地方就會有冤。刑事錯案多出現在故意殺人、搶劫、強姦等重罪領域,且如果無法找到無罪的確鑿證據,一般是很難糾錯的。

同時,我國刑事錯案的成因與外國也不盡相同,國外冤假錯案的成因多是DNA或者鑑定方面存在過錯,而我國構成刑事錯案存在特殊原因:

1.虛假口供問題,在不能輕易分辨的情況下,不會直接排除;

2.“疑罪從輕”理念,面對重罪案件,不會輕易“疑罪從無”,一般採取降格判處的方式;

3.捆綁訴訟問題,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用民事來綁架刑事判決。

再加上,我國對非法證據與瑕疵證據的界限並沒有非常清晰的界定,很多人對刑法的理解也並沒有特別透徹。

劉教授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重點解決虛假口供問題;

2.對案件進行個別分析,調整個案取證方法;

3.針對預防刑事錯案進行立法;

4.以審判為中心,對證明標準進行改革。

經過劉教授旁徵博引,以案說法,深入淺出的詳細講解,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身為一名檢察干警,肩上的擔子絕不輕鬆。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執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這也是我們檢察機關不停鞭策自己,為之努力,為之奮鬥的方向!

烏魯木齊市人民檢察院

天山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