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名牌大學,在一所中學教書,由於教學質量差,被學校辭退了,你怎麼看?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所以沒有必要奇怪。

我身邊的老師,有好些是名牌大學本科,有的甚至是研究生,但由於語言表達欠缺,有知識卻倒不出來,也不善於和家長與學生溝通;也有的不會管理學生,智商高情商低;還有的以高學歷自居,不認真不負責,所以,某些名牌大學畢業的老師教學成績反而不如一般的大學畢業生。

其實中小學是基礎教育,從知識上來說,並不需要太高的學歷,相反,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愛心,需要良好的教育教學方法,需要隨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的加強教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師德和奉獻的精神,如果沒有些,學歷再高,知識再深,也是沒用的。

另外,作為一個老師,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除了知識以外,還需要比如說,語言表達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溝通和協調的能力,甚至需要家庭教育的指導能力等等,一個高文憑高學歷的人不一定具備這些能力!

現在的學校招聘,文憑也會看的,一般也會挑選幾所重點大學,比如華東、華南、華中,或者陝西師大湖南師大的畢業生,但是,這不是唯一的通行證,必須通過筆試、說課、試教、面談等幾道考核之後,才能決定是否聘用。


施南en


我在學校待了一輩子。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如下:

先說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他當年大學畢業後,就去一箇中學教學。教的不好,中學領導抱怨說,還是名牌大學畢業,連個書都教不了。最後退回了大學。後被伯樂發現,作研究工作,成了著名的數學家。這是我從宣傳中看到的。還不是第一手材料。

我的一個高中同班同學,看起來一點都不聰明。可他聰明絕頂。果然他考上了西安交大。畢業後當老師,給他的評價是解題沒有不會的。但講課不受學生歡迎。是的,有人是口頭表達能力不行,但我這個同學平時和大家交流時,說話沒問題。那是什麼原因呢?你聽我說。

原來這些天才人物,他們和我們普通人的思維方式就不一樣。我這個同學,他給我們解答問題時,他認為問題很簡單,但我們還是不明白。他認為已經講清楚了,但我們還是不清楚。他作的學習筆記,我們就根本看不懂。這就像陳景潤一樣,這些人天生就不是研究學問的料。就不適合當老師。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奇怪,更不要指責,應該把他儘快推薦到研究崗位上,千萬不敢埋沒了人才。


用戶4285993631733


明牌大學的畢業生從事教學工作,由於教學工作質量差被辭退,一點都不令人感到驚訝。

這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在某縣中學實習時,聽到一位老教師所講的相鄰兩個縣的一中,在遴選老師時的不同作法。

甲縣的作法是在分回本地的大學中,一律先放下面的學校進行三年左右的鍛鍊,經過反覆派人跟蹤聽課、考核將其中優秀者選拔上去。一旦選拔上去,也就將人留在上面一級學校。

乙縣的作法是要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可偏偏有些人屬於老百姓所說的悶嘴葫蘆,有水倒不出。這時已是秕穀佔住倉了,會教書的進不去,不會教的佔住了位。

所以說,教師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他們的工作對象是一群需要傳授知識、塑造靈魂的活生生的人。有水倒不出和水少不夠喝的都是不稱職的。(2019/04/28)


吉祥如意


畢業於名牌大學,在一所中學任教,由於教學質量差被辭退了。 這樣的現象的確是存在的,並且我認為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第一、畢業於名牌大學只能說明這個人在學生時代非常善於做題,善於考試的。和"合格教師"並不能劃等號。

作為學生來說,他曾經的確是一名學霸。但會做題,並不意味著會"教學",也不意味著會"育人"。

1.要教會學生做題,作為老師自己會做題是遠遠不夠的。怎樣用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讓學生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這需要邏輯性強,語言表達能力等。

語言表達能力,包括但不僅限於在課堂上和學生的交流互動。還有和家長、同事、領導之間的溝通。非常需要老師具有高情商、同理心、甚至是談判的藝術。

2.老師需要具備綜合解決問題、協調多方面的能力。

比如,學生之間出現矛盾了、家校之間出現矛盾了,老師作為溝通家校之間的橋樑、作為學生信任敬仰的長者,需要顧全大局,考慮到各方面因素,統籌協調。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還有班隊會、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等。教育,既要教學,更要育人。

3.如果一位老師只會自己做題,無法把自己的知識讓學生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難以提高的。

中學,在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同時,還是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壓力。

教學質量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分數,影響到學生將來能夠去哪一層次的高校繼續學習。

教學質量差,換句話說,學生成績上不來甚至下滑,不光家長有意見、領導有意見,對學生來說可能還是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事情。

第二,學校因為該老師教學質量差,與他解聘相信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也許當年招教師招聘時,招老師進來想必也是出於欣賞他,特別是有名校畢業的背景。

有可能是這個老師,他自己的學生時代有很多能拿得出手的證書,例如頭腦奧林匹克、科技類競賽等,學校是期望他也許能夠在這些方面幫學校帶團隊、帶出成績來。

相信對於新教師的培養,學校也是很上心的,搭建很多平臺,比如像師徒帶教、新教師跟崗學習這些機會。如果這位老師他的能力不說是顯赫吧,只要認真踏實肯學,相信是能夠朝著一名合格教師的方向靠攏的。

但如果有其他原因,比如說交流能力、人際關係等等導致了教學質量比較差。相信學校也不會在第1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就直截了當地要求解聘。相信也是給過很多次機會,幫助這位教師去成長。

如果發現這位老師真的不適合教學,沒有踏實肯幹,學習怎樣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的話,那麼留在教師隊伍中也是不合適的。

~~~~~~~~~~~~~~~~~~~

我是Wunei媽媽,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教育知識。


Wunei媽媽說教育


這種現象可以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一個名牌大學生,教不好學,可謂是非常正常的。

教學,這個工作,很有一種獨特性,他是一種雙向的,老師教的好不好還是一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這個老師,肯不肯學下去,能不能學好,還是另一個問題。

有的名牌大學生,在教學方面,還不如一個師專畢業的專科生,這真的是“術業有專攻”。有的老師,學歷不高,可是教起學來,有滋有味,遊刃有餘,很多學生也很喜歡他,具有向師性。

有的老師,茶壺裡煮餃子,心裡有數,倒不出來,也有的是。

以前有一個老師,某名牌大學畢業的,搞計算機的,說起來,當時學歷最高,但是教起學來,乏味得很,學生聽不懂,後來學校跟他委婉的說了。

他一氣之下辭職了,去某外企搞計算機去了,據說,現在已經是那個行業的首席了。

就像陳景潤一樣,教不好學,人家反而成了偉大的數學家。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合適的位置上擺合適的磚頭啦!

所以,趁著年輕,趕緊去另謀高就去吧,這個行業不需要你,正好可以再看看其他行業。不必鑽牛角尖了。



Longsuixinyuan


這充分說明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迴避自己短處的重要性。就像我讀研究生時也從事過短暫的社會上的教學工作,還參加過高校教師工作的試講,但是通過這些實踐我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當老師,因為我的口才不是很好也不是很有耐心,對學問這種理論性的東西實在及無天賦也無興趣。通過工作和自我反省,我終於找到自己合適的道路,就是做實業。因為我有創造性,有銷售財務美術心理各方面的知識積累,所以我可以把一件具體的事做得很完美,也會在社會生活中去發現大趨勢,有準確的直覺。回顧過去,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我都選擇了正確的路,所以我現在很開心。無法想象我去當老師會怎樣,估計也會被開除……


App33


這不奇怪,教學不僅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較強的駕馭課堂及講授教材的能力。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具說就是這樣,教學一般不出色,但搞科研行。

我地在建國初期有這樣一個例子,由於當時農村有文化的人很少學校缺老師,後來上級派來一位師範畢業的來任教,人手不夠又在當地找了一位小學還沒畢業的跟著這位老師一起工作,凡不會的晚上學學問問,白天再教自己斑的學生,邊教邊學。一個學年過去經測試教學質量還高於那位師範畢業的教師,學生都反映聽得懂。

我想,教學是門藝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淺入淺出好,深入淺出更好。反之,淺入深出或深入深出更不好,故不可讓學生聽後感覺奧妙無窮,雲裡霧裡深不可測。

所以,不看對象在學生面前故弄玄虛賣乖這是老師講授的大忌。


俯首儒牛309


我是這樣想的,可能和大家有些出入。可能觀點不同,勿噴!

我認為老師的第一要素是他必須會他所教的科目(必須精通),他對知識必須能夠深刻理解,他必須有廣闊的知識面。很多人會認為我說的是廢話,不會你還能教別人!其實不然,會的程度很重要,皮毛還是內涵,還是入木八分!這絕對是不一樣的,很少有家長抱怨幼兒園和小學老師教學水平的,因為他們教的知識很簡單,到了初中開始深入,一些家長開始有微詞,到了高中出現很多學生和家長對一些老師的不滿,不滿的原因絕不是老師表達能力差,而是業務水平不敢恭維。正因為如此,有些地方的學校要求高中老師必須和學生一樣參加聯考,考自己本專業的試卷,最後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老師的一部分依據。我們這裡也經常開玩笑說某人說的比做的好,大家應該明白這個意思。我上學時很少有老師表達能力差的,但是教學效果可就千差萬別了。

老師是一項終身職業,要求他們在工作中也要不斷進步,但是他們的起點應該是越高越好!我承認有些人無論怎麼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就是不行(這樣的人確實不適合當老師),但是我敢說多數人給他們一年半載的時間就能夠鍛煉出來。可是一個人的知識面和對本專業的精通程度可不是三年五載可以鍛煉出來的,因為這和本人先天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智商。即便是千里馬也要跑上幾百米才能見分曉,而教師的成長怎麼也需要兩年以上。其實表達能力差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剛剛接手這項工作,有些老虎吃天——無處下口,只要是有一段時間適應就好了。很簡單的,通過考試測驗後的試卷批改,只要他是個有心人,完全可以通過試卷反饋回他的課堂,哪些當時強調得不夠;學生犯這樣的錯誤當時自己是怎麼給學生講的等等,經過一系列反思,這樣的老師肯定迅速成長,外加他本人名牌大學畢業,他對學習方法的理解和使用完全可以潛移默化給學生,他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灌輸在平時課堂,這樣的老師絕對是好老師,例如李永樂老師。

那些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應該是寶貴的人才,他們從事教育絕對是學生和家長的福音,我們應該本著包容和歡迎的態度對待他們,不要懷疑他們的水平,因為他們是當年高考大戰的勝利者,他們又是理工科大學艱苦學習的勝利者,我們應該認可他們。(這裡說一些,很多理工科大學課程比師範大學難度大,科目多,他們如果能夠從事教師行業,肯定受孩子們喜歡。)

萊特兄弟說“鳥類只有鸚鵡會說話,可惜它飛的不高”,李永樂老師講課的開場白總是那幾句話“大家好,我是李永樂老師,有小朋友問我……”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聽李永樂老師講課?因為他能夠講透,他非常精通高中階段和大本階段的數學和物理。喜歡聽他講課的人幾乎都是理工科大學生或者說畢業生,即便是這樣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聽,那些聽不懂的就不喜歡。很多家長以為只有師範大學的畢業生才會講課,這是誤會。家長要是不認可這位老師,孩子就會不認可,他們根本不會仔細聽,數理化到了高中可是很難的。


鋼鐵俠舅舅592


1.不奇怪!一點不奇怪!見過太多一肚子墨水水,就是倒不出兩滴滴來的文化人!

2.這類人,他們大多不善言語,張口閉口都是謝謝、您好!除此之外,似乎他們都不怎麼會說話似的!

3.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論做學問、寫文章,能驚天地、泣鬼神;但讓他們教學生當老師,恐怕比殺了他們還讓他們難受!

4.本人文革中後期正在上初中,有一位油田的勘探技術專家,被髮配到學校當物理老師。該老師屬於典型的老學究,溫文爾雅,人又特別的帥氣,所以特別受學生們的歡迎,尤其是女生!

5.記得老師第一次給我們上課,同學們以一種好久沒有過的“規格”歡迎老師——規規矩矩的端坐教室。要知道,當時正處文革時期,守規矩是被列為“四舊”和“封資修”之列時常被加以批判的!

6.因為是初次登講臺,老師明顯有些緊張,於是想極力掩飾自己,但越掩飾越緊張。而且,明顯的南方口音,加上及其微弱的聲調,一堂課我們幾乎是在靜默中度過了熬人的45分鐘……

7.九十年代初期,油田在新疆開啟新戰場,這個時候,我們再次見到教師時,他已經是我們新油田的總地質師了!

8.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只要能把合適的位置安排給合適的人,給他們揚長避短的機會,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一定會做出令人為之瞠目的成就的!


笑笑叔


第一,學校辭退行為是否恰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從上可以看出,學校辭退行為可能與第一種情形有關係。這就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如果教學質量差是屬“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結果,那麼,學校辭退行為顯然是合理合法的。二是如果教學質量差不屬“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結果,而是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夠所致,那麼,學校就沒有權利辭退該教師。正確的做法是,要麼為該教師調整崗位,讓他做適合做的事情,要麼讓其參加學習培訓,使其能夠達到勝任教學崗位的要求後再來上班。

第二,怎麼看畢業於名牌大學卻被學校辭退?

沒有必要神化名牌大學的畢業生。

可以肯定地說,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學問都不錯,知識學養當屬一流,可是知識並不完全代表能力。學習知識是純屬個人的事情,自己能把握自己就成。而教學工作涉及自己的工作對象,駕馭課堂是一種很複雜的活動,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缺乏人際溝通能力,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學質量。有很多教師都是這樣的,茶壺裡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另外,知識也並不完全代表人品。特別是現在的教育都重教書,輕育人,有些名牌學校更是如此。所以名牌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人格並不一定健全,走上社會肯定會格格不入。也許該教師學問很好,但缺乏健全的人格心理和職業道德,導致工作上出現嚴重問題,影響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