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走出轮回的魔咒?



可能不少人都曾陷入过一个怪圈:总是遇到渣男/渣女,天生“吸渣力”满格,每一段感情都伤痕累累;总是在晋升的关键时刻工作出现纰漏,眼睁睁将机会拱手让人;总是立下超高水准的flag,结果却一直在啪啪打脸。

似乎很神奇的是,命运总会在人生不同阶段,穿插着带来一些高度相似的“困境”,但更神奇的是,自以为聪明的我们,却总在重蹈覆辙。

如同罩在玻璃杯里的苍蝇,看见并憧憬着外面的一切美好,却只能被困在原地,无助而反复地横冲直撞。

于是,一种“轮回宿命感”油然而生。

也许,这就是我的命吧。

可能,我注定得不到吧。

或许,这辈子就这样了吧。

妥协之后的我们,暂时与自己和解了,借着时间的威力,努力试着去遗忘和消散心中隐隐的缺憾感,直至下一个转角又再遇见。

yesterday once more,轮回为啥总是突不破?


01

最近火起来的高分科幻动画《爱、死亡与机器人》第三集《目击证人》,就是一个关于轮回的故事。

一个朋克女生在窗口无意中目睹了对面酒店发生的一桩杀人案,她与杀人男子目光对视之后,意识到自己被发现了,惊恐异常,一路狂奔,试图报警或者请求朋友支援,但是无济于事。

男子步步紧追,看上去焦虑、愤怒却又无助,他似乎一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被恐惧逼入崩溃的女生,根本无法停下给他这个机会。

最后,女生慌乱之中藏进了一家酒店的房间,而男子也跟了进来。他竭力控制局面,试图争取解释的机会,女生却认定了男子是来灭口的,发疯一般地开枪自卫,一番混乱打斗之后,女生杀死了男人。

她如释重负地抬起头,那一刹那,与对面楼窗口中的一名男子四目相对,而这名男子与刚刚死去的男子长得一模一样。

她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神恐惧而焦虑起来,夺门而出想追上惊慌失措的男子。故事从此陷入无解的死循环。




评论区很多人说:如果两人中有一个人能克制内心的恐惧,停下来听对方解释,这个轮回就解开了。

确实如此,轮回如同一个精密运作的系统,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齿轮,整个系统的运作就会发生变化。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题思路:当意识到人生反复陷入同样的困境时,尝试着做一些改变,也许会带来不一样的结局。

可是,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在《目击证人》这个关于“轮回”的故事里,我们能够精准地找到改变点,是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视角,看见了“被卡住”的地方。

朋克女生和男子的能量,全部被卡在了恐惧的情绪里。周而复始的身份轮换,并没有真正释放这股能量,而是被压抑到了潜意识深处,成为了未竟事宜。

而这正是驱动轮回的终极动力。

停下、对质、解释,这一系列行为可以促成“未竟事宜”的完成,当这股能量被释放出来的时候,这个坎才算真正过去了,轮回也将不复存在。




02

然而,在当局者迷的人生中,寻找“未竟事宜”却非常困难。

咨询室里有个低头哭泣的大男孩,刚刚与深爱的女友分手。

在咨询过程中,他坦言自己谈过好几次恋爱,每一次都全情投入,但是都在谈婚论嫁的关头前功尽弃。

这一次,是因为女友生日,他提前到达约会餐厅,但却因为肚子饿,没忍住先吃上了。

他认为这是件小事,没想到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他疑惑、迷茫、委屈、不甘,所有的情绪都真切地让他备受煎熬。

可是,咨询师却说这是他潜意识主动选择的结果:他甚至能精准地捕捉到每一任女友的“怒点”,然后通过无价值的小事,让对方体验到成倍的“无价值感”,从而激怒对方、推开对方。

他是故意搞砸的,因为在他潜意识里,压根就不敢结婚。

他究竟卡在了哪里?




原来,在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由于母亲在异地工作,每年只有一次短暂的相聚。

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是美好而温暖的,妈妈浓烈、无条件地爱着他,想要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把所有欠他的爱都弥补回来。

然而,分离时刻到来时,俄狄浦斯期的小男孩却无法很好地处理分离焦虑,这种失去的痛苦席卷而来,将小小的他紧紧捆住,让他近乎窒息。

慢慢的,他发现痛苦总是紧随着亲密、幸福和美好而来,既然如此,我拒绝靠近,就不用再承受根本无力负荷的痛苦了吧?

于是,当妈妈再回家的时候,他开始调皮捣蛋,也不怎么和妈妈亲近,总是想方设法惹怒妈妈,最后搞得不欢而散。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真的——这样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小男孩被卡在了分离时刻,他无法好好地看见和处理那些痛苦情绪,也无法完成一次成熟而完整的分离,而是采用抗拒的防御模式来面对这一切。

直至成年后,他还一直在这个困境里轮回着:与深爱的人结婚,代表着进一步的亲密与融合,这些过于幸福和美好,也意味着会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我不能结婚,我得想办法搞砸它。

这些引子,埋藏在幽深而封闭的潜意识里,时间久远,让人无从寻觅,但是却在暗中操纵着、安排着一次次类似的经历,让他陷入轮回的魔咒不得而出。




03

“未竟事宜”的威力是巨大的。

就连《白蛇缘起》里,被戛然而止的爱情牢牢束缚住的小白,即使拥有千年道行,也始终无法冲破这层结界,修成正果。

她最终也还是要重返人间,重新完整地经历一次。

在这层结界里,有着被迫中止时刻奔涌而出的复杂情绪,有着想要改变和突破的强烈冲动,混混沌沌地交织在一起,无法辨识,因而也无从消解。

我们唯一的救赎之道,就是先找到“关卡”和“结界”,带着充分的觉察和提升后的能量去分辨、去体会、去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按下轮回的终止键。

(1)找到“关卡”

“关卡”也有现象和本质之别。

现象层面的“关卡”简单、易寻,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一些突破。比如,总是在蓬勃的野心之下给自己制定高目标却屡屡失败的人,只要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复盘和总结,就能比较轻松地发现自己的问题。

只要把目标调整到合乎实际,这个“关卡”就能突破,但是,这样“治标不治本”。

他还可能因为追求一段不可能的感情而受挫,可能因为扛上根本无力承担的房贷而惶惶不安,可能因为揽下了“瓷器活儿”却没有“金刚钻”而声誉一落千丈。

波云诡谲的命运背后,是更深层、更核心的“关卡”。

而这层“关卡”,通常与童年时代的经历有关系,往往需要借助专业咨询师的帮助才能找到。

咨询室的男孩也正是在咨询师的引导和分析之下,才发现了童年时代遗留在潜意识的“未竟事宜”。




(2)充分觉察与能量提升

命运安排了一次又一次机会,而我们始终无力掌控,在同一个陷阱里作着困兽之斗。这正是由于我们掉进了“意识盲区”,识别不到危险,或者说即使识别到了,潜意识却仍然没有足够的能量摆脱。

如果自己拥有较强的觉察能力,可以通过参加主题心理课程、线下成长团体,或者阅读哲学或心理学书籍的方式,来扩展自己的意识边界,提升心理能量,然后尝试通过“自我搀扶”去重新独立闯关,将“unfinished”变为“finished”。

但是,更稳妥的方式,是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来完成这趟不太容易的“逆袭之旅”。

咨询师作为稳定的客体,能够及时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专业的分析和智慧的引导,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提升觉察力和心理能量。

咨询室的男孩在完成治疗之后,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内心深处那个小男孩的“分离焦虑”,一年之后传来了他结婚的喜讯,结婚照片中的他幸福而又笃定地挽着新娘,再也不用与心爱的姑娘遗憾错过了。

(3)完成改变

在觉察的当下,随着能量的提升,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改变的发生,比如:

《爱、死亡与机器人》里的女孩和男人,能够在关键时刻克服内心的恐惧,听对方解释;

咨询室的男孩在亲密关系里,能够坦然接受融合与分离;

《白蛇缘起》里的小白在尘缘中,能够放下执念,参透情爱与人生;

那个因为过度自恋而总是受挫的人,能够安心喜悦地拥抱平凡的自己。

这些来自底层系统的改变,会释放被卡住的能量,让心智更成熟,也能让我们用更加慈悲、智慧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生命。

改变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也是轮回的突破口。命运之轮轨迹的改变,将会带来全新的人生,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介绍:MISS蔷薇,开森心理签约作者,社会工作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世界充满好奇,感性,也爱抽丝剥茧的本质。个人公众号:苏醒纪(sxj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