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我们都是既背井离乡,而又注定没有远方的漂泊流浪人

这是一幅人世间的众生相,形形色色的皮囊下包裹着各异的灵魂。和我们一样,那些灵魂大多都在为皮囊而艰难地挣扎,有为自己的,也有为别人的,总之,他们都很在意。只有神婆阿太,她的皮囊“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伺候的”,活到九十九。

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场修行,有深山老林,有青灯古佛,也有云游四方。我们许多人都是在外云游,灵魂支撑着肉体,或者说是肉体承载着灵魂,游走。“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没错,就是因为这些欲望。

我在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活着就是在一点点地衰老,走向死亡;人拼命地活着,就是为了能够体面地死去。

为了这皮囊,一个又一个的灵魂在做着不同的事。

父亲一辈子的承诺,就是给母亲盖一座大房子,大房子就是父亲的皮囊。这副皮囊过于沉重,压倒了父亲。父亲没有放弃,他与疾病进行着艰难的抗争,即使在重症病房,也还有希望,但终究还是被彻底击垮了。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重病的折磨是永远都体会不到的。

父亲去世,母亲又接过去,把房子和父亲双双套在自己的身上,她要完成这座大房子,就是要照顾好父亲的皮囊。直到给父亲的骨灰安顿好了,母亲的脸上才绽放了笑容。

张美丽,香港阿小,文展,厚朴,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经历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洗礼。TA们都曾经恣意地挥洒过人生,曾经无比快乐地享受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现实无情且沉重的打击,沉重到一辈子也无法翻身,甚至有人沉重到绝望,到死亡。

TA们都没有错,他们都没有诅咒生活,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人。

阿达记录的是苦难,但生活中终是快乐更多,苦难是能够被铭记,那一定是因为它可以计数,而且都已经过去。而快乐和希望充满整个生命,越多苦楚的过去,就会有越多的快乐和希望。

就像老家的阿小,他没有太多的欲望,当现实有意无意地将他幻想的肥皂泡戳破之后,他投入到了平静而踏实的生活,到处都是小确幸。他和皮囊相处得十分和谐。

阿达貌似不经意地提了一笔,回家养病,于我却是十分的震撼,人漂泊久了,是会生病,是要回家休养的。这副皮囊终究是生于斯长于斯,在家最放松。

在我看来,阿太的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伺候的”,并不是让人不爱惜身体,而是针对着无止境的欲望。

还是要精心呵护生命中唯一的这副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