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你希望由國家養老還是由子女養老?為什麼?

風中的星寧兒


國家養老?


這裡我們先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最為熟悉的養老口號:85年“只生一個人好,政府來養老”,95年“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05年“養老不能靠政府”,12年“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所以靠政府養老我個人感覺是行不通,別出現“再老也要養政府”就謝天謝地了。

子女養老?

1、獨生子女

現階段獨生子女的情況很多,以我為例,我和我老婆都是獨生子女,目前也面臨4老1小的情況,而且由於條件不太好,房子和車都是靠自己買的,現在每月面臨的鉅額房貸車貸,還有一個3歲小孩要撫養。再要面對撫養4老的情況下,壓力可想而知。好在雙方父母都有失地保(農村養老保險的一種),經濟上減輕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但是一旦有老人生病那就是顧得上照顧人的話,就顧不上工作。

2、非獨生子女

子女較多的情況下確實可以選擇子女養老,而且有兄弟姐妹的情況下,在養老問題上有明顯的優勢,無論是經濟上可以各自分擔一部分,還是老人生病的時候也可以輪流照顧,不像一個子女那麼幸苦。但是現在養育一個小孩的成本都那麼大,更別說2胎甚至更多。選擇老了的時候子女輕鬆點,那麼自己年輕的時候必然要更艱苦一些,當然這裡只針對普通收入家庭,對於土豪家庭來說啥都不是事。

所以我只會選擇一胎,而且我也不會選擇子女來養老,因為我深知獨生子女的艱難處境。養老的話我會選擇自己買社保,即使現在社保費用也不低。但老了以後起碼經濟上可以獨立,減輕兒女的負擔。


嘉佑tx


當我老了(很快了,已經奔六了),希望由國家來給補助,由兒女伺候養老。

中國目前人口老齡化,國家確實很難,這麼多的老人,都由國家來養老,人力物力加起來,沒有哪個國家能擔負的起。何況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

那麼由兒女來給養老可以嗎?我覺得也不現實,目前我們這一代,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兩個孩子四個老人,還有孩子的兩個孩子,加起來就是六個人。還要去工作吧,時間上不允許,精力上也不允許。

儘管當初提出計劃生育,。但現在的國情來看,國家好像真沒有能力兌現承諾了。

那麼就由國家和孩子聯手,共同來給養老吧。國家給發養老補助,孩子負責給聯繫養老事宜。這樣雙方面的壓力都減少了,可好?



鄉鎮炊煙


能選擇嗎?

如果能選擇的話當然首選是由國家來養老。

因為:

一,國家財大氣粗。

三,可靠。

三,省心。

但是這是不現實的!只有少數人才能享受得到。

退而求其次是靠白已養老。

指望子女養老?理想很美麗,現實很渺茫!

一,現在的年青夫妻已被教育,房子,醫療三坐大山壓的彎腰駝背,不啃老就是孝子了。有心無力。

二,中華孝道文化在淪陷,無心無力。

三,不婚,不育,丁克,剩女,光棍勝行,絕戶的家庭越來越多。無人給你養老了。

朋友還是早作打算,養老還是要靠自已的!


大亨永德


當我們老了需要養老的時候!是靠國家?還是靠子女?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是一個養老工作者,十年前就擔任醫養結合養老院長。今天,對這個問題,我接合自己十年來的養老所見所聞,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先來談談養老靠國家!確實,退回去十年左右,建國幾十年來,養老院是屬於社會福利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社會養老一詞!五保老人,三無老人基本上由國家辦的福利院,敬老院承擔!其他老人主要由幾個子女來輪流照顧,(我們的上一代是多子女時代)。而十年前,我國的老齡化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以平均每年800萬左右人口增長!目前已達二億四千萬!其中,八十歲以上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相加,己達4000萬人!這麼大的一個群體的老人養老問題,靠國家,靠政府已經無法解決了!需要全社會力量來共同承擔。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近年來,社會辦養老機構越來越多,短短几年時間,己全面超越幾十年建設的公辦養老院。

其次,養老靠子女,是越來越不現實了!甚至下一代根本無法做到。我的上一代,由於建國初期提倡光榮媽媽,為國爭光,每個家庭少者三個孩子,多的,五個孩子,甚至七、八個都有!這些老人現在基本上都在80至90歲之間,兒女,55歲至65歲之間,所以,子女養老還能勉強做到。但我們這一代養老是不能靠兒女(因為,無法靠)。我們這一代國家提倡獨生子女!所以,除了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城市中的家庭,基本上就是一個孩子!我們這一代現在基本上60左右,再過十年70歲,而孩子在40歲左右!他們上有4個老人,下有一至二個小孩!要讓他們去承擔我們養老的問題!根本無法做到,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

綜上所述!我以為,養老不是一個單純的個體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共同承擔責任的問題,需要國家、社會、子女來共同承擔,共同負責,各盡所能,各盡其職!只有這樣,我們這一代人的養老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謝謝大家的支持,如認為還可以,希望能給我點贊吧!謝謝


老玩童老趙


國家養老?本人老了,什麼優點也沒有,脾氣到是很大。雖然這輩子沒掙到什麼錢,但也還要點強。當我老的手無縛雞之力時讓我去受陌生人的氣,沒有哪個雅量。

子女養老?在孩子小時,天天教育他要好好學習,每天起早貪黑,接接送送,噓寒問暖的為什麼。不是為了他以後生活的好嗎?我老了,他也有孩子了,而且他們還有雙方的父母要照顧,他們忙的過來嗎?還顧得上工作嗎?錢是大風吹來的?

所以我老了就趁著還能動,自己又有退休金,去雲遊四方,年輕時忙工作,忙孩子,哪也去不了,老了,就四處走走轉轉,看看風景,放鬆心情。到哪不行了,就死在哪,骨灰隨便一撒,不給孩子添麻煩。人這一輩子,不就哪麼回事!


疤狒特


希望是美好的,可現實就是這樣。

當我們老了,如果僅靠國家來養老,我認為是不現實的。國家人口多,老齡化問題嚴重,雖然國家越來越富裕強大,但要真正解決全民養老問題困難仍然很大。那麼如果靠兒女養老,我看也未必可靠,目前情況看,兒女們生活壓力也很大,時間也有限,如果是孝敬父母的還算可以,有些還不甚盡孝,常常因父母的養老問題兄妹們鬧矛盾。

要說老了以後怎麼養老,我們要早作打算,年輕時多交養老保險,老了就多領一點養老金作保證,年輕時多出點力,經過奮鬥集攢點錢,為老了用線作好儲備。國家、兒女、自己,三者結合起來養老,相信養老不成問題,生活會越來越好。



用戶雙喜臨門


要是兒女多輪著請假,老大請幾天假,老二再請幾天假,老三再請幾天假,就不能被單位開除了,所以到老了一個孩子根本指不上。在這說來老了還的靠自己,但有個條件必須退休金開的多,用錢來解決一切了,顧個保姆,來看護老人,或者上養老院都可以,但沒錢那就委屈求全了,在家自生自滅了。也聽說過有很多老人死在家中好幾天了,甚至腐爛變臭,就是不願連累兒女,或者兒女不在身邊。不靠政府養老,但願政府能給那些獨生子女父母補助一點護工費。退休金開的少就會滿足了,到老了也不能人不知的死在家中了。


風吹不倒的秋草


養兒防老,這是千年以上流傳下來的老言古語。千年來也是這樣傳承的,亙古不變,社會在發展在進步,許多習俗在發生著變化,現在社會上湧現出許多的敬老院,養老院。不是民間大眾能接受的養老院,而是商家聽說中國已進入老年社會而設立的盈利機構,收費與現今社會大眾收入成逆差,不但不能養老,還要為兒女增加負擔,還積極為老人著想,所謂以房養老,把老人唯一能留存念想的物件也清除乾淨。現在兒孫偶爾能提起前輩最多的話,這房是我爸,我爺留下的。國家養老這概念應該算是社會福利,現在不敢奢望,但願能趕上。只盼著現在的養老院的收費,能在退休金能夠支付的範圍內,除去交院方外多少有點結餘,滿足一下個人愛好,給孫子買個生日禮物不至囊中羞澀。不是老人貪心,必經國內社會現今有這樣一個龐大群體,421家庭,或422家庭,二個孩子要顧及4位老人。並有一個或二個孩子要撫養。誰還忍心為後輩增加負擔呢。大夥說呢,是這道理嗎?


王大牛63486055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意思,幾乎每個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晚年怎麼過,尤其是養老問題無法迴避,題主問希望由國家養老還是由子女養老,這可不是單項選擇題喲,而應拓展思路多考慮一些因素。

第一,退休金足夠晚年生活所用,養老靠國家。但是養老並不單純是有錢就行了,當你的身體行動非常困難時,你的老伴無法攙扶你時,那時身邊或閒前有兒女盡孝,就顯出優勢了。所以,提到養老必須要考慮到兩點,錢和照料人,國家給你退休金,不可能再給你配照料人,這事得自己安排。

第二,退休金不足以保障生活,養老還需子女補足。有些老年人退休金很少,不足以保障正常生活,養老靠國家那肯定會有困難,因此,如果有女兒的話,需要子女給補足。但是這要看子女孝順否,如果孝順還好說,老人既能晚年有人照料,又不愁生活保障。但如果子女不孝,這老人就可憐了,那時真不知道後果是什麼。

第三,靠自己的積蓄安排好晚年養老事宜。現在有些人考慮的非常長遠,人到中年就開始儲備養老金。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不指望兒女,或不給兒女帶來負擔,一切靠自己豐衣足食。等到老了行動不便時,就去養老院安度晚年。這種做法,其實是將來的大趨勢,因為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當下已經逐漸顯露出來了。

我在想,當我老了時,我會選擇第三條,靠自己的積蓄來早早安排好養老事宜。正應了那句話,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


寒石冷月


我覺得我應該是希望由子女來養老,因為子女是自己的親人,他們的照顧才是有安全感的。年老以後,當你走不動了,身邊有個親人給你端茶倒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正如我現在給父母做的事情,是一種孝順,一種幸福的感覺。


人們都說家有一老猶如一寶,如果一個家庭都不感覺到老人是家中的一份子來養育,那何談幸福完整的家庭。養兒防老是我們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古人的智慧早已經知道這一道理。

由子女來養老,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這種順其自然的交接傳統,我們已經遵循了一代又一代,不能因為國家養老制度的改變就拋棄人倫道德,最基本的傳統我們還是應該保留和傳承下去。



當然,現在由國家來養老的制度是越來越完善了,老人可以自己選擇進養老院,也可以由子女根據條件讓老人進養老院讓人照顧,並定期去探望就可以。不過這種疏於親情的方式也會讓老人感到更多的孤獨和無奈,但總比一個人自力更生的好。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退休狀態,幾乎每個社區都有老年人活動的身影,他們的晚年生活幸福不幸福也關係著國家養老系統的方方面面變化。不管是誰來給他們養老,他們的晚年生活都應該是幸福而快樂的,他們的愛好都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比如唱歌、跳舞、書法、旅遊等等。作為子女或者代表國家的社會志願者或者義工們都要充分尊重老人們的生活,全力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