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接连放招 更多利好消息值得期待

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是军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军改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脖子以上的问题,重塑军队大脑;二是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改革,主要是解决脖子以下的问题,重塑军队躯干;三是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气血畅通的问题,重塑军队运行机制;四是军民融合改革,主要是解决军地结合部问题,重塑军事的社会支撑。

2015年后,经过努力,中国军改已经打完了两大战役,完成了对大脑和躯干的重构,并适时解决了一些与军民融合有关的问题,军队的总体框架、大的制度已经搭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军委于2018年11月启动了军事政策制度改革。适时启动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深化军事改革的必要,是切实把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和规模结构部队编成改革的红利进一步释放出来的需要,是及时构建起与新的组织体制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安排和新型运行机制的需要,也是回应军队人员关切进一步调动其投入到强军伟业积极性的需要。

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领导、管理、建设、运用各个领域,也事关基本制度、具体制度、运行机制等不同层级,需要统一筹划,系统设计,也需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还需要立足当下与兼顾长远相统一,需要突破重点与全面改革相结合。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取的,当然,观望坐等也是不可行的。

可喜的是,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会议结束不久,在进入2019年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军委先后两次出台了13个文件,对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政策制度调整优先进行了安排。总体来看,这13个调整改革的制度,主要涉及到士官、文职、军队内部的士兵制度等方面,涉及到执行重大任务等议题,聚焦了一些难点热点痛点,回应了军队人员的一些关切,努力提高全军人员的获得感,加速释放前两轮军改聚集的改革红利。

这些方面的改革,是军委作为军事法规制定者的职能所能解决的。其他一些政策制度,有的需要与国务院进行协调,有的如兵役制度、军官制度等需要全国人大来作出安排,相信军委有关部门已经作了大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择机按法定权限走完相关程序后才能全面实施。

另一方面引起大家关注的是,进入2019年,退役军人事务部就加强退役军人管理已经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进一步调整改革的计划已经公布。同时,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也积极推动涉及军队、军人、军属的政策制度改革,有的甚至推动相关领域的地方立法。这些方面的改革从军内军外形成合力,必将加快构建新型军事政策制度的步伐,形成引导全社会支持强军、调动军队全体人员从事强军的强大内生动力。

更多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举措的出台值得期待,更好关爱军事人员并激励其投身强军卫国的政策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