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些年

写在前边

2018年7月9日上午9时30分,世界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小米科技公司CEO雷军,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30万大洋新定制的大锣,头顶着“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权股票”身份的小米正式挂牌上市了。

曾经,无数的媒体传出雷军暂时不打算让小米上市的消息,但是大众的心里,并不想让小米像华为那样,不选择上市。而小米选择今年,虽然在期待的时间上晚了一点,可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从2010年1月6日正式成立到2018年7月9日挂牌上市,仅仅八年零三个月,就从0发展成为一家市值543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回顾小米这些年,曲折而又艰难。

01.“三驾马车”只剩俩

2011年7月12日,小米创始团队正式亮相,宣布进军手机市场,揭秘旗下3款产品:MIUI、小米手机、米聊。这三款产品,被称为小米初期的“三驾马车”,而跑到现在却只剩下了俩。

MIUI: 从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变成小米手机的附赠品。

MIUI第一次内测开始时只有100个用户,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采访中将这100个用户称为‘梦想的赞助商。2013年1月9日,MIUI用户突破1000万,为了致敬他们,小米拍了一部微电影,就叫《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2017年12月,MIUI全球用户突破3亿。时至今日,MIUI已历经1–10十个大版本的开发、适配和完善,前四版的MIUI可以称为基础,MIUI V5则被称为最好用的MIUI,成为了很多人的怀念,以至于在当时有人说,799的红米手机里搭载的MIUI就值500块,显然,这句话是有点夸大事实,不过确实证明了MIUI V5在当时的价值,MIUI V5也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的存在。

到了MIUI6,MIUI不再使用拟物图标,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图标,这一次扁平,竟扁平了4代系统,就是最新的MIUI10也会附带一个名叫“经典”的扁平图标主题,可以说MIUI6是颠覆性的。而它的下两代——MIUI7和MIUI8,却因为“大量广告”让一向好评如潮的MIUI,跌入低谷,这个锅,小米要自己背,后果,也只能小米来担。

事件从MIUI7悄悄开始,到MIUI8被全网大骂,直到MIUI9的发布,才渐渐平息。这期间,加入大量广告且保留一些无关紧要功能的MIUI臃肿不堪,同行都在完善并优化自家UI,MIUI却在负优化,与此同时,小米手机的销量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刻,这对小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到MIUI10——一个专为全面屏适配的系统,小米仿佛又先人一步,MIUI还能不能回到当年的状态,是一个大家都期待,又担心的问题。

MIUI发布之初,是以第三方ROM的形式面向大众,当初的小米没有手机,用户基本上是一些发烧友。而小米手机销量高速增长以后,MIUI用户数量的可见增长基本来自于小米手机的销量了,MIUI已经从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沦落为小米手机的附赠品。可小米手机的状态就乐观吗?

02.小米手机:从一代王者虎落平阳到猥琐发育稳中变强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在北京798艺术中心D·PARK北京会所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1999元的小米手机,凭借着MIUI打响的热度、四五千元的配置和拦腰折断的价格让小米手机成功大卖。次年3月,小米手机达成了100万台的销量成就。

2012年8月16日,小米手机1S和小米手机2发布。小米2的出现几乎奠定了小米火遍大江南北的基础,因为2013年4月9日发布的一款以“性能怪兽”著称的小米手机2S的热卖,把“小米”这个名词,带到了全国各地。可以说,凡是经常上网的,没有不知道小米的,而知道小米的,往往一张口就是小米2S。

同年,小米发布了千元智能红米手机,这款手机帮助小米打开了千元机的市场,可谁也没想到,红米系列的千元机,却成了后来小米苟延残喘的救命神器。

2014年的秋天,小米4的4G版推出过慢、2015年小米新系列高端旗舰Note的失败(请参看前边的文章——小米有个高端梦)、数字系列位的空缺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换机潮导致了小米旗舰机在市场上的失利。2015和2016年,高端市场乏力的小米完全是靠红米活着的。小米2–4代,销量均远超千万级别,而小米5代,算上被骂得不成样子的5S和5S plus销量也仅仅一千万出头。

小米6,是一款成功的却又很失败的手机,说它成功,是因为它是一款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的手机,说它失败,是因为它的销量仅仅四百多万台。不能把消费者的钱赚到手里的产品都是失败的。

很多人说,小米手机买双不买单,今年的小米就直接跳过了小米7转而发布了小米8。小米8发布后却因为大刘海和后置指纹等槽点而骂声一片。可是小米8却成为了小米最近两年销量最好的旗舰手机。小米在10月份宣布小米8及8SE出货量已达600万台以上。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米8极强的供货能力——小米8在1个月时间做到了现货。在小米Note系列的后劲不足,小米MIX系列的昙花一现,让小米在旗舰手机市场显得黯淡无比,小米8大卖无疑成为了重振小米旗舰系列的关键一环,更为已经发布的MIX3鼓足勇气。

10月底,雷军发微博称2018年小米手机将在10月底全球出货量超过1亿台。经历过2011年的一炮而鸣,2012年的高速增长,2013年的火遍全国,2014年的登顶王者,2015年的举步维艰,2016年的苟延残喘,2017年的触底反弹,2018年的稳步回升。

现在的小米,成熟了不少,然而提出十个季度重回国内第一的任务显然是任重而道远。有数据显示,小米2018年销量提升还是依赖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整体略有下降。面对华为这样逆势增长的企业,不但小米危机重重,就连OPPO、VIVO也倍感吃力。重回第一的任务虽然可以鼓舞员工士气,找回粉丝信心,可是依目前的情况来看,也着实令人担忧。

小米手机的未来我们难以预知,而“米聊”的失败却早已成了定局。

03.米聊:先发,却输人

2010年,没有小米手机的雷军,除了MIUI,还做了一个叫“米聊”的东西。

提起雷军,我们会想起小米、金山,可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飞猪理论”。雷军经常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时,雷军也似乎找到了他的下一个风口——即时通讯。

早在2010年7月27日,雷军就曾发微博说:“ 再谈腾讯腾讯已经成就了一代霸业,马化腾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霸主。但强大如罗马帝国、强大如大秦王朝,都有衰落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关键点在腾讯会因为什么原因、会在什么时候衰落,这值得我们大家琢磨!这就是我们创业的机会。”不难看出,那时的雷军有扳倒中国即时通讯老大——腾迅的想法。而拥有8亿QQ用户的腾讯是雷军能够轻易扳倒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米聊的发展历程: 2010 年 12 月,小米发布了中国第一款模仿 Kik 的产品,先是 Android 版,而后是 iPhone 版。2011 年 4 月,米聊又借鉴一款名为Talkbox的同类产品,为米聊增加了对讲机功能,用户数量一下子猛增到 100 万。100万用户量,对于雷军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了,我不知道这样的成绩能否扳倒腾讯,不妨再看一下腾讯的动作。

马化腾的危机意识并不比雷军差,在米聊上线的同时腾讯也已经在广州研发本部张小龙的带领下秘密开发一个叫做“微信”的产品了。2011 年 1 月腾讯推出“微信”,同样与米聊站在即时通讯的风口上,微信这头猪以更快的速度“起飞”从而导致了米聊的坠落。微信依靠着腾讯8亿QQ用户的成熟关系链,仅仅1 年时间就获得1亿用户数量,将米聊扼杀在了摇篮中。

后来,雷军曾表示,米聊输给腾讯微信是情理之中的,创业型公司能在与腾讯正面竞争中生存下来已经创造了奇迹。或许下一个风口到来时,雷军还会拿起米聊对抗腾讯,这很有可能是小米依靠硬件和 MIUI 构建起一个足够强大的生态系统可以和腾讯叫板的时候,而在雷军的野心勃勃的规划中,这一天迟早会来。

三驾马车的故事告一段落,不妨借着小米创始人来聊聊其他故事。

04.野心勃勃的雷军:一个篱笆三个桩

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大做好,单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更何况,雷军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更懂得“帮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腾讯创始人有“五虎”;百度创始人有“七剑客”;阿里巴巴则是有他们的“十八罗汉”。创办小米,雷军却把他们几个联合创始人称为8个老男人(5个海龟+3个土鳖,平均年龄43岁)然而这种自黑式称呼并不能掩盖他们加入小米前那彪悍的人生。

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触底反弹的原因是小米手机部门的大换血。当时的周光平调任首席科学家,原小米手机副总裁郭俊也离开了小米,随后,紫米CEO张峰回小米担任小米手机副总裁,管理供应链,2017年年初,原小米手机研发总监颜克胜则被升为第二个小米手机副总裁,管理研发。

张峰和雷军的交情很特殊。2010年,张峰任高管的英华达是少数愿意为小米手机代工的代工厂,换句话说,在雷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张峰伸出过援手。而在2012年,张峰想离职创业时,雷军又是第一个投资的。2010年,张峰一手托起了小米的代工,2016年,张峰又解决了小米供应链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张峰,就不会存在今天的小米。

2011年9月,周受资安排了DST创始人米尔纳等人拜访小米,最终谈成了5亿美元投资小米7%的股份,按小米IPO上市市值500多亿美金来算,如今米尔纳手上的股份已经价值几十亿美金了。在随后的几年里米尔纳每年都要跟雷军见面十几次,周受资在其中的串联作用恐怕也无人能及。米尔纳后来吹牛说自己是第一个认为雷军能做出千亿市值公司的人,在我看来,周受咨才是背后那个独具慧眼的人。今天,年纪轻轻的周受咨仅加入小米三年就挤身小米高层,也确实证明了他的作用是不小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王翔。他在2015年前入小米前,就已经做到了高通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裁,说明了他不但有很好的拓展和深化市场能力,还有大把的人脉资源,而小米在全球市场的迅速扩张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在小米国内乏力的情况下,国外市场已然成为了小米战略转移的重地,而这一战略的实施,王翔功不可没。

05.生态链帝国

小米生态链,一个雷军从很早就开始布局的商业模式,一直由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负责,主要用来通过投资第三方企业涉足各个行业,打造独角兽公司。至今,投资近百家各行各业的公司,并且已经培养成了几个市值过十亿的“独角兽公司”。这,就是小米生态链。

小米生态链投资的第一个圈层是手机周边,这是刘德和他的团队最熟悉的,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做的。投资的第一家企业是紫米,当时刘德看到移动电源的潜力,并且又找到张峰来做这个项目,而紫米现在的成就也是万众瞩目的。我记得,有句话叫“全球的充电宝只有两个牌子,小米和其他”。想建立生态帝国只培养紫米又怎么行?于是,做耳机的1MORE、做智能穿戴的华米、做净水器的云米、做平衡车的纳恩博,以熟人关系网为基础的初创团队陆陆续续加入进来,小米生态链又将手伸到了智能硬件、生活耗材领域。

2016年3月29日,小米在北京发布全新的生态链品牌,mijia,中文名为"米家"。这个品牌用于专门承载小米供应链产品,而之前的小米品牌则只限于小米自有产品。然而不知什么原因,米家这个品牌并没有被做成一个响亮的品牌,从后来的小米生态链商城“米家有品”更名“有品”并且再度更名“小米有品”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端倪。而APP的两次更名,也透露了另一个信息——产品重心在转移。

当初命名“米家有品”的那段时期,小米生态链还处于发展初期,米家产品比重较多,接入米家的也以“X米”为名的品牌为主,而更名“有品”时,则说明了经过发展以后,商城里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三方居多,米家较少。这种结构变化对小米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而小米仿佛是为了让有品商城更容易进入广大用户视野,又将“有品”二次更名为“小米有品”。

2016年,小米宣布,小米生态链全年销售额达150亿元;2017年,小米又宣布,小米生态链全年销售额200多亿元;在小米CFO周受咨发的2018年中期业绩中,小米IOT收入更是达到了单季度破100亿的成绩,如果照此推算,小米生态链全年收入可达到400亿。现在,小米已经做成了全球最大的IOT平台,未来可期。曾经,小米以手机为切入口接入生态链,未来,可能是生态链为支柱,撑起小米。

后话

我记得有个微博ID叫“该死的小米怎么还不倒闭”的用户,我们不知道小米什么时候会倒闭,不过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小米倒闭了会怎么样?雷军曾说,如果有一天小米不行了,米粉会让它活下去。往事,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谈,未来才是需要思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