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村改”提速 今年目标2万亩

顺德伦教北海工业区正复垦复绿。广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摄

大洋网讯 今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目前《方案》实施情况如何?近日,顺德区政协邀请相关部门、企业家代表,就“《方案》如何更好落地”召开协商讨论座谈会。

在4月29日召开的顺德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围绕建设好顺德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提出了七点要求,其中将2019年原定1.3万亩的“村改”目标提升到2万亩。这意味着,顺德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全力建设好顺德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

“村改”进度:105个项目启动改造

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顺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顺德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欧胜军介绍,顺德目前已经围绕“11条省级实验区村改政策”+“12项区村改新做法”形成了系列配套文件,在土规调整、新型产业用地、土地混合开发、土地一二级联动、单一主题归宗改造、违法用地处理等方面的措施已全面落地。其中,区内平衡调整土规已制定操作指引,并梳理潜力土地规模约8500亩,正着手全区一次性平衡调整土规,可有效解决急推项目土规挂起的问题。

去年顺德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政府“头号工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顺德探索出六种改造新模式。截至今年4月底,在顺德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中,已有80个园区105个项目启动改造,44个园区启动拆迁,累计完成土地整理5876亩、复垦复绿430亩、新建厂房258万平方米、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1676家。在已整理土地中,龙江仙塘项目地块4月9日摘牌,4月23日动工,9个工作日就办好建设审批手续,开创“村改”新纪录。

在座谈会上,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表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村改”将影响顺德发展20年,要坚持“产业为王”。他表示,相关配套细则的落地并不容易,顺德“村改”还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关键是引进项目。

梁伟沛表示,顺德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还需要做好农村改革,做到利益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村改”进行时

整合20个3000亩以上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为实现今年2万亩的“村改”目标,顺德区村改办表示将充分激发镇街活力,引进社会资源做强做大做好“村改”工作,还将建立园区企业信用系统。为此,顺德将激发镇街推进“村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镇街真正成为“村改”的责任主体;出台科学可行的考核办法,严把“工改工”主导方向,大幅提高“村改”工作在全年绩效考核分值的比重;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建成顺德“村改”示范点。

顺德区村改办相关负责人提到,全区将一盘棋统筹推进“村改”工作,做好村级工业园改造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区整合20个3000亩以上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建设30个生态集约型现代主题产业园,实施减量规划,测算经济效益,研究成本平衡机制和产业空间容量指引,优化功能布局,建立产业用地评价体系。

此外,充分发挥区工商联、区镇总商会等的桥梁作用,调动顺德企业参与“村改”;借力顺德侨胞乡贤资源,调动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金融资本、招商合伙人等积极因素服务“村改”,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打造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进海内外优秀管理运营方和商业模式,打造招商、运营、发展水平一流的现代化园区。完善招商项目评估机制,强化项目风险评估,探索产业用地“先租后让”等各类开发模式,同步建立项目后续监管新模式,推动区镇联动的大招商格局。

明确“2+3”工作机制建立园区企业信用系统

针对“村改”项目推进遇到的问题,顺德区村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审批时间最大限度提速,按“先决策,后手续”的方式优化“村改”审批流程。落实“容缺受理”及“告知承诺”信任审批制度,多部门集中审批,实行“限期审批”“否定报备”刚性要求,重构“村改”项目行政审批体系。推行审批前“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事项由“政府统一打包买单”,降低企业投资和时间成本。向镇街充分放权,提高审批效率。

2018年以来,顺德已将30项国土管理、57项规划报建等权限下放至镇街实施。高效下拨“村改”扶持经费,明确“2+3”工作机制,即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3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拨付。部门提前介入项目策划、建设全过程,实现“项目供地之日,即所有手续完备之时”。

此外,将建立园区企业信用系统,开发完善“顺德区村级工业园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实时掌握顺德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基础信息。

建言:

招商引资的同时

支持本土企业发展

在座谈会上,不少顺德区政协委员对顺德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顺德区政协委员、容桂总商会会长孙志恒表示,在“村改”招商引资过程中,顺德不仅要“引来金凤凰”,还要把好的条件、政策留给多年来扎根顺德的企业,双管齐下助力高质量发展。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世界顺商联合总会会长罗维满。他表示,具有乡土情怀的本土企业是顺德产业的主力军,因此“村改”要给顺德本土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好空间。

除了落实好“村改”政策,高质量发展还要求顺德营造良好的环境。其中,人才就是重要一环。广东顺德华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斌和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蔡伟斌都分别提出,希望顺德在高技术人才引入上给予更多支持。

对于“村改”工作,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也提出了几点意见。他表示,从政协向村级工业园区派驻民主监督小组收集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对一些政策还是不够熟悉,因此今后“村改”要加强政策和项目的落地。“希望区委区政府继续积极对‘村改’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给基层更多指引,把这场‘攻坚战’打赢。”周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