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品尝地道的徽州菜,看看人均300的美食都有啥


在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来到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徽州古城处处粉墙黛瓦、菜花飘香。李白说“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我觉得用这段话来形象眼前的景色是再合适不过了。


人间最美四月天,此刻的徽州大地春风和煦,绿草茵茵,好一派清新迷人田园风光。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也!像眼前这样的大美景色,当地美食自然是不能缺席的。第一次在这里美的环境中就餐,首先得感谢这个天公做美,还有当地厨师们的好手艺。
为了准备这顿大餐,这家饭店可谓是煞费苦心,据说光是选址就找了好几个地方,最后才确定在花山脚下新安江边的这块原野上,在这样山青水秀的景色品尝地道的徽菜,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首先上来的是一道凉菜拼盘,马兰拌花仁、香椿五城干和椒盐小猫鱼。

还有水果拼盘,也是来自当地歙县的三潭枇杷和生态草莓。还有点心绩溪野芛小挞,这些菜品全是小份的,每人一份,刚开始的时候还担心这顿饭能不能吃饱呢,吃到最后感觉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绝对能吃饱。
这份甜品叫冰糖银耳炖雪梨,这个也算是养生食品,据古代中医记载:银耳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止咳、提神补血、补气等功能。银耳之外、加了雪梨、都是清热润肺的、很适合在比较干燥的天气饮用。
一说到徽州美食,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臭鳜鱼,不过今天这个新安腌鲜小鳜鱼却一点都不臭,也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道菜。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粽香小米燕仔排,大多数人做这道菜用的都是糯米,今天这个用的是小米,也是这家饭店新改进的一道菜。这道菜是需要多两点耐心才能成就的美味。第一点,排骨的腌制和米的浸泡时间一定要够长,腌排骨时间越长越入味,小米浸泡的时候越长越软糯。
为了这顿午餐,饭店还特意做了一面背景墙,上面印着黄山的一些美景的照片。这样一来可以挡挡风,二来也可以点缀一下环境。这道菜的名字叫歙州问政刀板香,黄山本地很多徽菜馆都把刀板香作为自己的招牌菜之一,跟徽菜中的臭鳜鱼、红烧马蹄鳖、清炖石鸡这些“贵族”都平起平坐了。
厨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烧菜,估计感觉也很好,起码比在饭店的厨房里烧菜时的空气好多了。这个鸡汁柴把龙爪蕨,有哪位朋友熟悉吗?来说说是怎么做的?
葛粉圆子,也是徽州的经典美食之一,葛粉有“千年人参”之美誉。主要有解酒、降脂、降压、降火、清热解毒、有改善脑微循环等功效,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药品的重要原料,同时对女性美容健身等具有特殊功效。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说明徽州人会吃,更会做。其中葛粉圆子口感糯而不腻,非常好吃。
这道素炒鹅掌芹,也是很养颜美容的一道菜。 关于价格,席间我特意问了一下饭店的负责人,据她介绍,像这样的菜品,假如在饭店吃的话,一般在人均120-150之间,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均要300元,因为包括厨师和服务员,还有席间所用的这些餐具和菜品都是从十公里之外的市区拉过来的,成本太高了。想要感受这样的美景加美味的话,一定得提前预定,而且还要看天气,最后能不能享受到这待遇还要看运气了。

到黄山,一定要品尝一下这里的特色菜“黄山双石”,石蛙,又名石鸡,具有很高的美食、药用、保健价值,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黄山石耳”是一种药用山珍,属上等徽州名菜。“黄山石耳”形状和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长在悬岩绝壁阴湿处的石隙之中,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长成。烧这道菜一定要选用新鲜的龙王潭石鸡入菜,石耳要择洗干净。小火慢烧成菜,方能滋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