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那些青春年华!

1919——2019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

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

凯歌前行的100年,

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1952——2019

建校以来的67年,

是北林青年一代又一代朝气蓬勃、

砥砺奋进的67年,

是北林青年践行“替山河装成锦绣,

把国土绘成丹青”铮铮誓言的67年。

谨以此片献给为青春奋斗的你

个人幸福是建立在我们国家民族大业的基础之上的。

从1956年苏联留学回国,

六十多年来扎根中国林业事业,

为中国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奉献了一生的青春,

虽到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年给研究生做学术论坛。

他用“理想主义”来描述自己的青春色彩。

一边参加教学工作,一边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实践,

挑着扁担,带着行李,组织民工从荒山变成绿化造林。

“一切希望都在前面,只要去努力,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一定能得到我希望得到的东西。”

他是沈国舫

一生或许只能做一件事,

但这唯一的一件事,

值得骄傲一生。

青春的梦想很重要,

但是怎样去实现这个梦想更重要,

我们既要高瞻远瞩,

也要脚踏实地。

29岁出国深造

改行从事木结构建筑

面对国内高校该领域教学科研的空白

37岁的她放弃国外的一切毅然选择回国,

将积蓄的能量投注于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一心要回国,这个地方才是我们的根”

“能够找到一种快乐,这是我回国以后最大的收获”

她是高颖

一生或许有很多种选择,

但只有一个选择,

会让你铭记一生。

坚持所爱,无怨无悔

故宫、颐和园、香山、植物园、承德、苏杭

几乎每一处风景名胜都有他的足迹

因为热爱,

从高一就开始关注、调查和研究皇家园林,

2015年组建北京林业大学三山五园研究团队,

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将经费用于团队研究

“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广泛地积累,

不仅要读万卷书,

还要行万里路,

对自己未知的领域保持好奇心”

——他这样概括自己正在进行中的青年时代

他是朱强

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

世上最好的保持进步的方式就是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青春

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用一年的时间

做一生难忘的事

三百多个支教日子,

每天循环往复却从不被辜负

从初入蒙校时的新鲜与陌生

到初为人师时的被需要式幸福

在观念碰撞中学会了尊重差异

在慢节奏中沉淀自我,感受生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

我看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蜕变,

我教给学生知识,

但他们教会我的却更多——去爱、去付出、去放手……”

她是刘康桥

爱与责任,

让人披坚执锐,

让人闪闪发光,

让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不走就永远停在原地

从专业学习到社会实践

奋斗才是青春的最好选择

她的身上有很多“标签”

“乒乓球国家一级运动员”

“宝钢优秀学生”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一路开挂”的人生背后,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和努力

她是张曜

这个时代最大的馈赠,

就是给青年人足够的底气去相信,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

就能创造美好的成功。

青春

是追逐梦想的奋发图强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无论是在运动场上还是实验室中

梦想因为拼搏才显得熠熠发光

大一时便加入“北京林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

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算法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该做的事情上”

他喜欢用计算机的方法思考

他是刘天禹

青年人是时代的希望,

祖国崛起强大会伴随无数青年人的前仆后继

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与梦想。

我心有猛虎

在细嗅芬芳

怀揣对基础学科的笃定

抱有对创新实践的热忱

不气馁,有召唤

敢想、敢做、敢付出

鱼和熊掌亦可兼得

不畏惧每一次挑战

发掘自己的长处与爱好,

一步步稳扎稳打,向目标靠近。

她是邓妍

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

最有生气的力量

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