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分数线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北京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我国媒体创新研究的重镇,开新闻传播跨学科建设之先河。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立足学界业界发展最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前瞻视野、宽厚学养和复合能力的全媒体高端创新人才。学院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确立了在未来媒体、传播效果测量、认知神经传播学、社交媒体分析、大数据舆情、用户体验、数字出版、复杂网络等诸多前沿交叉领域的领先优势。努力打造国家智库,积极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与咨询服务。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同时拥有院士和“长江学者”的新闻院系。“长江学者”喻国明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吾守尔·斯拉木任学院“新媒体传播实验室”首席专家。学院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一批学者在学界业界产生广泛影响,学院SCI/SSCI论文发表量位居全国兄弟院系前列。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建立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六所高校之一。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创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2014年11月,为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院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与光明日报社合作共建新闻传播学院。

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新闻传播学院

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招生人数:30人,拟推免15人

研究方向:01新闻与传播

考试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外语(口试), 新闻传播发展前沿, 面试

二、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1.段鹏主编:《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2.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

3.彭兰主编:《网络传播概论》

4.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概论》

5.宫承波主编:《媒介融合概论》

6.王军主编:《传媒法规与伦理》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郭庆光主编:《新闻理论教程》

2.刘明华、徐泓、张征主编:《新闻写作教程》

3.刘毓庆主编:《国学概论》

4.李彬主编:《传播学引论》

5.李磊主编:《外国新闻史教程》

6.雷跃捷主编:《新闻理论》

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

2018年:政治/外语:60专业课:90总分:385

2017年:政治/外语:55专业课:90总分:390

2016年:政治/外语:55专业课:90总分:315

新祥旭分析:

在北京众多热门新闻传播学院校里,北师大新闻传播学的难度并不是顶级的,原因在于:

1.北师大的专业课出题比较基础,无偏题怪题,考的是最常规的知识点和热点,也不会压分

2.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3.考察的题型比较基础,容易上手

但是,北师毕竟是985高校,而且文科学术氛围相当浓厚。加之喻国明大大坐镇,还是有很多同学慕名而来。不论是在学历(985)硬实力还是专业发展前景来说,难度都不容小觑。

北京师范大学官方从不公布报考人数,无法预测报录比,但是据我们所知,专硕近几年的报录比维持在1:15到1:20之间,学硕则稳定在1:20。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专硕复试线是315分,而2017年一下飙升到390分,这是因为专硕是北师大刚刚成立学院之后的第一次命题,而且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所以很多同学依然按照上一年的参考书目准备,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这样,2016级的初试分数普遍很低。

四、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真实

2.VR

3.官方舆论场

4.民间舆论场

二、论述题

1.直播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2.对互联网管理的看法及建议。

三、改写题

改写标题,140字简讯,600字以内评论。

材料:中青报关于AlphaGo zero击败AlphaGo人工智能的新闻。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议程设置

3.意见领袖

二、简答题

1.新闻实践在未来媒体语境有何尝试与突破。

2.社交媒体与门户网站的区别。

三、论述题

1.新技术形势下,麦克卢汉的理论有何意义和启发。

2.论社交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是否被削弱。

五、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

专业课分为:基础+热点+实务几大部分,从这两年的出题来看,基础理论分值占比逐步缩小,更多的是关注业界前沿,特别是人工智能,但是这不意味着基础不重要,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基础上逐步扩大的,除了基础外,还要更多地关注热点和前沿,单靠背书是无法取得高分的。正式复习前,先大致了解每一年的真题,分析报考学校的考察重点、研究的侧重方向,看专业书的时候就大概知道哪些是重点,勾画出来,再看书籍目录,整理出框架。

第一遍看书的时候(概览,可以看的不那么细致,要在暑假之前做完这项任务),你对内容理解到不到位放在次要位置,主要是看看每一章节底下说了什么,整理出层级标题,每一标题下的重点内容勾画出来(切记做笔记不是让你抄书)。

第二遍看书就是丰富完整的笔记,在有了框架,了解重点的基础上,将内容完善到每一个标题下面,有不理解的内容,查阅论文或资料或理论前沿等等,补充在旁边(任务艰巨,放在暑假完成)。

第三遍就是熟悉知识点,记忆知识点(热点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点是地基,追热点的前提是有牢固的知识基础,否则你只知道热点事件,却说不出一二三)。最后就是记忆背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