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房”不願住!農村貧困戶是咋說的?

易地扶貧是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並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這原本是為了讓貧困戶生活得更方便輕鬆。但實際上,在易地搬遷的過程中,貧困戶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住進新房後,很多人又萌生出“退房”的念頭。這是因為什麼呢?

1. 住扶貧房支出多了

住進樓房後,用電用氣增多,用水收費,甚至連廁所沖洗都要花費幾分錢,農民都接受不了。

單單是這種基本支出增加的花銷,就讓農民在心理上感受到了壓力。

2. 新的生活方式不適應

易地搬遷之前,燒柴火塘等方式很正常,住進樓房後就要用氣用電磁爐,居民樓裡不能養雞鴨等,缺少存放農具的附屬用房,新的生活方式對搬遷居民產生了巨大的挑戰。很多貧困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差,寧肯回到搬遷之前更自由散漫的生活狀態。

3. 失去原本土地收入

部分農民失去了土地,不能種植蔬菜,也失去了原有的收入渠道。而搬遷區的許多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要求,有的貧困戶覺得自己做不到也不願意做,直接導致部分貧困群眾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4. 不願意摘帽

因安全住房問題而致貧的貧困戶,在搬遷後不再享受住房方面的國家貧困戶政策優惠了。但有部分人缺乏自主脫貧的意識,只想享受政策優惠,不願意住進新房。

這幾年易地搬遷遇到了很多問題,但都在後期慢慢得到了解決。

搬遷後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就是在當地建設“扶貧車間”,讓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近就地打工,著力解決搬遷戶的收入問題。

搬遷工作目前已步入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的發展軌道,相信一定會給更多貧困群眾帶來更為便利實惠的生活。(如涉版權,請持證私信刪除。)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