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辛苦了,我永远爱你”——惭愧,我至今没有亲口跟娘说过

一年一度母亲节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母爱无疆,歌颂母爱的词句脑海中翻腾,夜深了,睡意全无,干脆开灯看了看小女刚写的母亲节作业,见到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词句,略感欣慰;但更多的是“春风十里,不如你”“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之类新潮语句,这是说的母爱吗?我不懂了。

她作文结尾说,要问问爸爸“妈妈辛苦了,我永远爱你”用老家方言怎么说,倒是让我很感兴趣。

娘您受累了

俺农村长大,喊了一辈子“娘”。河北老家,妈妈喊“娘”;“爸爸”就是“爸爸”,没有“爹”一说。没喊过单字“爸”,都是“爸爸”,单字好像有点酸,会被笑话。再有,几乎没说过辛苦,那是书面语,土话都是“受累”这“受累”那。“你受累把那伙干完吧”,“你太受累了,歇会吧”……

俺娘受累是家常便饭。

俺兄弟姐妹六人,说来奇怪,相差最多的7岁,最小的3岁,一般间隔5岁。不夸张地说,俺娘直到快八十岁了,都是在带孩子中生活过来的。到四十多岁她还在带自己的孩子,再老些又带孩子们的孩子。现在年轻父母都在感叹带孩子太累,可对母亲勤劳一生而言,仅仅带带孩子已经是较轻松的时候了。

过去俺娘带孩子是“副业”,主业是下田劳动挣工分。一家八九张嘴,光靠父亲的十分工是堵不上的。娘作为村里妇女主任,跟男劳力一样一起下地劳作,男丁下工回家,可以炕上一躺,抽抽烟,迷瞪迷瞪一会儿,等着开饭,娘还要忙活这一大家人的饭菜汤水,还要洗碗刷锅,还要伺候那些等吃的小精灵,猪、鸡等都等着开饭呢;早早起来做早饭,再忙里偷闲伺候那些畜生家禽,晚上煤油灯下还要一针一线为全家老小缝制衣服鞋袜,没有一件是买现成的,全靠手工,现在的媳妇哪个能比?!

娘,我永远爱你

很惭愧,这个真没说过,虽然心里默念过无数次,但还是没有从口中说出来过。成家立业以后多年,更确切地说是父亲七十多岁突发脑溢血去世之后,俺才突然长大!过去也懂孝顺,但没那么上心,外地工作,回家一回也是经常被发小叫出去吃饭喝酒,直到那个晴天霹雳炸响,天塌下来以后,才真正幡然悔悟,确确实实地珍惜与老娘相聚的时光了。

一是尽可能地多回去,回去后给娘洗洗脚按按背,晚上一个炕上聊天到半夜,这个成为了习惯;二是回去后“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实在推脱不去的请到家里来吃饭喝酒,聚会坚决不去了,为此没少跟家乡同学解释。——俺娘已93岁高龄了!一般能谅解。

现在,俺娘耳不聋眼不花,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有预防针后一年到头连感冒都没得过,俺哥有话“都成仙”了,除俺身在千里之外(高德地图显示2031公里),子孙四十多人身边环绕其乐融融,马上五代同堂。俺一年最多回家四趟,最少两趟,再一年半载俺也退休了那就有时间了;现在天天可以视频聊天,娘也听的清,感谢高科技,感谢俺娘自己修来的福分!

一口气写完,不修改润色了,马上发,然后,不管多么的难为情,也一定跟娘视频,道一声久违的憋了多半辈子的那句,——娘,我永远爱你!

不知这个时间应该正玩着麻将小牌的娘听见会是什么表情……

(三张照片均来自今日头条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