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為何被稱為狗肉將軍?

文史頻道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是這麼回事。


張宗昌有個外號叫做狗肉軍閥。


狗肉軍閥,非張宗昌是愛吃狗肉也,乃是喜推牌九、好賭的緣故(牌九俗稱“狗肉”)。

不過,在當時也有另一種說法!

張宗昌某次閱操時,一條野狗突然闖入陣中,嚇得他的戰馬狂跳,張差點跌下馬摔傷。

他的衛兵們一擁而上去打狗。

沒想到,這隻旺財很機靈,瞬間跑入長草消失了。

張宗昌被這麼一嚇,出了一身大汗,惱怒之極。

稍後,他知道衛兵沒有把肇事的狗打死,更是破口大罵:你們這群廢物,連狗都不如。

回到督軍署後,張宗昌驚魂未定,認為不能就這麼算了。

他下令將衛兵們每人鞭笞十下,還在濟南城內全員出動打狗。

此令一下,濟南的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手持大棒的警察士兵,他們見狗就打。數天之後,狗屍遍地,狗蹤全無。

老百姓不知道張宗昌為什麼打狗,都傳說是因為他喜歡吃狗肉。

因此,張宗昌也被人稱為狗肉將軍。


張宗昌這小子頭腦不清楚,搜刮老百姓倒是很有一套。

張宗昌執政期間, 山東光有名目的稅收即達六七十種之多。

除田賦外,還開徵了契稅、牙稅(對經紀人所徵之稅)、當稅、牲畜屠宰稅、菸酒稅、礦稅、鹽稅、奢侈稅、宴席稅、貨物落 地稅、印花稅、郵局包裹稅、牌照稅、禁菸稅、漁船稅、青菜稅,等等。

還有名目繁多的“捐款”,如鹽稅討赤捐、房鋪捐、菸酒特捐、茶葉特捐、富紳捐、駐軍給 養費、營房捐、軍鞋捐、軍械捐、集市攤捐、貨車特捐、食鹽加價、車票加價、娼妓捐、戲捐、人頭捐、鍋頭捐、狗捐、雞捐,等等。

基本所有人能想到稅,張宗昌都收了,老百姓連養條狗都要交錢。

最為荒唐的是,張宗昌還開徵了大糞捐和祝壽捐。

所謂大糞捐,就是對進城來挑大糞的農民要錢。

虧張宗昌能想得出來,一旦大糞能值幾個錢?

農民們為了一點可憐的肥料,不惜挑擔走好幾公里,都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就這樣也被刮一層皮,正是做絕了!

還有更狠的祝壽捐!1927年2月10日,為繼父賈某操辦76歲生日時,張宗昌就曾強令山東軍政各界人員扣薪3至5成作為賀禮。

普通山東公務員收入極低,也是勉強餬口。這一下扣了一半薪水,全家只能喝西北風去。

老百姓對其恨之入骨。

濟南老百姓就有歌謠流傳:也有蔥,也有蒜,鍋裡煮著張督辦;也有蒜,也有姜,鍋裡煮著張宗昌。

張宗昌橫徵暴斂,僅1927年一年濟南就有700餘家商號倒閉。

到 1928年冬天,就有100萬人通過濟南從山東移民東北。


薩沙


張宗昌被稱為狗肉將軍,但究其根源,還是因為林語堂先生一本1940年出版的《愛情與諷刺》一書中,寫了《狗肉將軍回憶記》。

因為這篇文章,使張宗昌有了狗肉將軍的名頭。現在我們誰也找不到林語堂先生,問他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

後面幾種說法,都是對林語堂先生寫這篇文章的一種猜測。

第一種,字面意思,最開始人們以為是喜歡吃狗肉,但張宗昌的家人反駁了這個說法,說他從不吃狗肉嫌棄狗肉腥氣。

第二種猜測,張宗昌好賭,喜歡推牌九,以前有一種說法,推牌九也叫吃狗肉,所以說叫他狗肉將軍。

第三種說法,說是在營地裡面訓練軍隊時,突然跑來一隻野狗,咬爛了他的靴子,他 生氣即下令殺光所有的野狗,所以被稱為狗肉將軍。

第四種說法,一種就是一種臆測了。說張宗昌在當山東督軍的時候,因為橫徵暴斂,人們對他怨氣沖天,正好有林語堂先生的這個由頭,他亂收苛捐雜稅,橫徵暴斂,像野狗搶食一樣,因此還稱他為狗肉將軍。

其實張宗昌並不僅僅有狗肉將軍這個稱號,還有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五毒將軍。所有的這些綽號,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人紅是非多”,因為張宗昌的一生在整個北洋軍閥體系,在整個閥混戰的年代,實在是太過傳奇了!

他從一個窮小子吃不起飯的人一直到掌管一省的督軍,人生經歷波盪起伏,如同傳奇演藝小說一樣!

就像我們現在對很多明星名人,都會八卦出很多故事一樣。

換句話來說,張宗昌應該是當時舊中國受軍閥中的一個“網紅”,他吃喝嫖賭抽,樣樣俱全;附庸風雅打油詩;姨太太數量在整個北洋軍閥體系中數一數二;能打仗,能帶兵,甚至統領外國僱傭軍(其他人看到帶外國兵,太稀奇);對錢不看重,有錢就花,大手大腳,沒錢了就想著辦法橫徵暴斂!

最出名的就是對山東省山東省內的大糞收稅。設立金汁局收稅。曾有文人。寫詩諷刺“自古未聞糞有稅,如今只得屁無聲”。

最後被韓復渠出賣,被人暗殺報仇,又合了演義小說的報仇情節。想想阮玲玉,陳寶蓮,可以想象,當一個人處於風頭浪尖的時候,突然死了,那麼這個話題的熱度,可以永遠留在後人的腦海裡。


所有的以上這些,還都是因為張宗昌,實在是個話題人物,無論好壞,總是有無窮多的可以八卦的地方。狗日將軍,只是他眾多綽號的一個!


老片爺


張宗昌有很多綽號,比如“三不知將軍”“混世魔王”“長腿將軍”最奇葩的是“狗肉將軍”!難不成非常愛吃狗肉的緣故?


人家的女兒在林語堂的《狗肉將軍回憶錄》裡澄清了,張宗昌不吃狗肉,嫌腥。有人說源自一條流浪狗:張宗昌檢閱軍隊時有一隻流浪狗竄出來咬他長腿上的靴子,氣的他要拔配槍打狗,結果流浪狗四腿一蹬,跑了!這還沒完,長腿將軍讓士兵到處去抓這隻狗,抓不著就下令見狗就殺!於是死了狗的百姓暗地給他起了“狗肉將軍”的綽號並流傳開了。其實這也是人們對張宗昌添油加醋的的段子,真正原因應該是人們對張宗昌魚肉百姓的一種不滿,才故意起這樣的綽號來發洩一下。

為什麼綽號如此無厘頭呢?因為這張將軍做事為人實在無厘頭。比如只上過三年學卻自命不凡愛作詩,雖然語句粗俗,倒也押韻,而且張口就來!比如姨太太太多,不知道哪個兒子娘是哪個,於是出口成章,還有有名的大風歌……

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張宗昌曾經為奉張立下汗馬功勞,但是畢竟不是嫡系,他的土匪習氣也不為人容,最後被韓復榘騙至濟南找人刺殺於火車站。

可憐狗肉將軍入殮時竟然因為腿太長個頭太大,找不到合適的棺材。


墨梅逸清寒


張宗昌之所以被稱為“狗肉將軍”,當然不是因為他愛吃狗肉。 張宗昌之所以有狗肉將軍的名號,不是因為他愛吃狗肉,是因為他喜歡玩骨牌,在廣東話中推牌九被稱為“吃狗肉”,也就因此他也就有了狗肉將軍的名號。



但除了狗肉將軍的名號外,他還有“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和“張三多”。

“三不知”指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錢和兵我們都不知道確切數字,但是姨太太有多少呢?據不完全統計,張宗昌有姨太太二十三位,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俄羅斯女人中的“五朵金花”。這還是有記錄的,沒記錄的更是數不勝數。話說他沒到一個地方,便會找當地的風塵女子,然後讓一個士兵在這個女人的房間門前站崗,對外說這是自己的女人。但是他一到一個新地方就把以前的給忘了,於是站崗的士兵也開小差溜了,沒了經濟來源,那些風塵女子只好重操舊業,於是每當這時當地人都會說,“走,睡張宗昌的老婆去。”除此之外,他趁著當時俄國內戰之際,收留了很多來到東北的俄羅斯的散兵遊勇,收編了一萬多白俄士兵。



除了女人外,張宗昌還喜歡寫詩,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



(一)《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要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二)《大大年夜風歌》

大大年夜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三)《遊泰山》

遠看泰山黑漆漆,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四)《詠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鐮,疑是玉皇要抽菸。

假如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鐮?

(五)《大大年夜明湖》

大大年夜明湖,明湖大大年夜。

大大年夜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

(六)《遊蓬萊閣》

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七)《遊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艱深粗,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青悠論史


你們還真以為張宗昌那堆外號是白來的啊?

“張三多”:張宗昌深知,要站穩腳跟,就必須有軍隊,因此毫無節制地擴大軍隊,軍隊編制完全處在失控狀態,雖然說是最盛時有30多個軍20多萬人,其實連張宗昌自 己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軍隊。他剛到山東,濟南人就發現“副官滿街走,差遣多似狗”;不久,民謠就變為“參謀滿街走,副官多似狗”;再過段時間,又變成 “司令滿街走,參謀多似狗”。因為他無節制擴軍,而部隊組織又亂七八糟,時人形容張宗昌的軍隊是“官比兵多”、“兵比槍多”、“槍比子彈多”,因此“三多”。

“五毒大將軍”:毫無節制的擴張軍隊,那麼最簡單的問題是錢從哪裡來?張宗昌搞起錢來毫無下限。他在東北混奉軍的時候,為了養活他那支由土匪和白俄拼湊起來的部隊,就種鴉片,販大煙,壞事做絕。他的部隊本來就是一幫土匪,再加上賣鴉片,很快鴉片氾濫,成為民國最早的“雙槍兵”。連同為土匪出身的其他奉軍部隊都恥為與之為伍。很快張宗昌吃貨嫖賭抽五毒俱全的名聲就傳遍天下,所以號稱“五毒大將軍”。

“混世魔王”:這個外號是說的張宗昌發家的事情。張宗昌原來是個乞丐二流子,他是怎麼發家的呢?當初他從山東闖關東,最後到了西伯利亞金礦給沙俄當苦力。幾年後,他憑著給白俄溜鬚拍馬,當上了中國礦工的總工頭,負責給工人發工錢。但是張宗昌好賭,幾下輸得血本無歸。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捲了所有中國工人的工錢跑回山東老家,拉隊伍參加辛亥革命當了革命軍。

“狗肉將軍”:在山東,張宗昌趕跑了省主席龔伯衡,大權獨攬,開始毫無節制地擴軍。他的軍隊待遇極差,欠餉欠物資是常事,活不下去的士兵就在 張宗昌的縱容下狼一樣撲向民間。在“剿匪”之類的名義下,部隊所到之處,搶劫燒殺,無惡不做:雞鴨豬羊被殺光,騾馬牛驢被拉光,門窗壁櫥被拆光,這叫“三 光”;翻查箱子櫃子,翻挖院內和室內磚地,看有沒有值錢東西,這叫“兩翻”;能拿走的拿走,不能拿走的扔出去,使家家戶戶屋裡空無一物,這叫“一空”。

  張宗昌的軍隊隨時搶劫、敲詐。軍人購物,從不付錢;軍人坐車,從不買票。如向其要錢,輕則被臭罵,重則被毒打,用士兵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媽拉巴子是免票,後腦勺子是護照!”

  張宗昌在山東收取的稅捐也是空前絕後。他設立的捐稅項目,有正式名稱的即有60多種,主要是:田賦,契稅,牙稅,當稅,牲畜屠宰稅,鹽稅,“討赤” 捐,房鋪捐,菸酒特捐,茶葉特捐,富紳捐,駐軍


中尉烏鴉


莫非是因為愛吃狗肉😝



Erma哲1


萊州歷史三大名人,張宗昌、李根、沈千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