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火已过半年,巴黎圣母院如今这个样


2019年4月15日傍晚6点50分,世界著名的艺术圣殿——法国巴黎圣母院主体建筑发生严重火灾,虽经相关部门尽力扑救,但它那标志性的尖顶,仍在无数围观群众的惊惋之中,轰然坍塌。就在当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重建巴黎圣母院。时隔半年,重新走近这座劫后余生的建筑,它又有哪些变化呢?


金秋十月,阴霾依然笼罩在巴黎上空,乳黄色的隔离栏和铁丝网在游客、市民与巴黎圣母院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隔栏凝望,萧瑟的秋意和残败的巴黎圣母院主体让人心生莫名的秋凉,唯有火红的枫叶如跳动的火焰点燃着人们内心的希望!
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它坐落在法国巴黎市区中心的塞纳河西堤岛上,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也是所有法国人的情感寄托,更是世界最璀璨的文化遗产之一。因此,火灾发生后,法国国民议会就重建巴黎圣母院迅速通过一份议案,加快审批重建工程中的诸多程序,以确保5年内完成重建工作。

大火摧残巴黎圣母院的震撼画面曾惊呆了全世界。走近圣母院,可以看到高耸的脚手架和塔吊以及防护网将其包围,阴晦的天空下,鸽子在低翔,这座超过850年历史的古老教堂显然遭受了严重损毁,而今像极了一位缠满绷带、上好石膏的危重病人,伤筋动骨,痛苦万状!
据说当火灾发生时,圣母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翻修工程,而得益于整个建筑的主体为石材结构,不过这些高达108英尺的石墙、拱形圆顶、上层窗户以及拱顶骨架,因为受到大火炙烤,专家们还需要进行全面勘测,确定其受损程度,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堂修复后的安全。
转到巴黎圣母院西端,同样是铁将军把门,由栅栏和围栏将人们与教堂隔开。巴黎警方则警告人们远离大教堂周围地区,因为在修复期间,整个教堂就是一个巨大而危险的建筑工地,政府不希望任何人在此遭遇风险。

在塞纳河南岸望去,在翠杉火枫的簇拥下,这座带有神秘色彩的大教堂尽管失去往昔塔尖耸入云天的壮观和辉煌,但是它那坚毅挺拔,庄严和谐,以及水平与竖直的黄金分割比例,依旧让人感到陶醉和美妙!
秋意已经席卷巴黎,当橙红金绿把这座浪漫之都渲染成一幅油画时,巴黎圣母院这位被法国人誉为千年瑰宝的“巴黎夫人”却如大病初愈。半年来的修复工作看来进展比较顺利,怵目惊心的残垣断壁和满地狼藉已清除殆尽,除了林立的脚手架和忙碌的塔吊,巴黎夫人依然风姿绰约地傲然挺立。
巴黎圣母院距今八百多年历史,它的建成与中国历史也可谓是巧合连连,它建造始于公元1163年,而这一年,恰好南宋孝宗皇帝即位一年,为莫须有罪名的岳飞平反雪冤;到了公元1345年建成之时,中国已到元朝末年,这一年刚好是十七岁的朱元璋到皇觉寺出家为僧。近200年的建成史也使得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摆脱以往笨拙的束缚,不断兼容并蓄,开拓创新,成为哥特式建筑的瑰宝和典范!

匀称和谐的巴黎圣母院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被模仿最多的样板,特别是在曾被法国殖民过的国家里都能看到它的影子。1430年,英王亨利四世在此加冕;1455年,圣女贞德在此平反;1804年,拿破仑在此加冕法兰西皇帝;183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以此为背景创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970年,戴高乐将军国葬仪式在此进行。可以说,巴黎圣母院承载了法国人太多太多的情感!
看着漫空飞舞的鸽子和正在修复的巴黎圣母院,不自觉的想到一百多年前被英法为首恶的八国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圆明园的被毁不只是中国人民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而同样作为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也令人痛心和惋惜。虽然心里五味杂陈,但是艺术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热爱和平!
巴黎圣母院全部采用大理石材建造,在火灾中幸存下来的主立面完好无损,古朴典雅的它在黛粉色的晚霞辉映下,依然卓立不凡、巍峨壮观。怪不得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称赞它为“石头的交响乐”。

来到圣米歇尔广场,站在法国公路原点之上,仰望历经劫难的巴黎圣母院,它是无数法国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更是无数民众的精神信仰!法国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古建筑修复技术,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完全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会以新的盛世容颜呈现于人们! 图片摄影:@巴黎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