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形式主义“顽疾”需用苦口的“猛药”

前几天,南永顺县乡村女教师李田田发文披露其所在学校存在形式主义,几乎每周都有检查,凡检查前必有“大扫除”,还要准备迎检资料,完成各类表册,然而,此文一出,有人竟然认为其所发文章让“县里损失大、局长很生气”,要其“火速来汇报、签下检讨书”等等。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刺耳的话往往意味着问题、矛盾,意味着揭人的短、得罪别人,确实没有表扬赞赏之类的话那么动听,让人感到舒服,也许还带着一些辛辣味,甚至火药味。虽然如此,但却能让人在成功和得意之时恢复理智,看到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更加理性地看待每件事情。当前,形式主义在少数地方依然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医治形式主义“顽疾”,就需要刺耳的忠言和苦口的“猛药”。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刺耳”的批评意见虽然不好听,但能让人改正错误,使人更加清醒。唐太宗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之理,齐王有“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之明。今天,作为现代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不管你是局长,还是办事员,也不管你是干部,还是教师,都要有能容纳批评意见的坦荡胸襟和气量,要有能包容不同意见的思想境界和高度。只有首先做到能容纳批评意见,并且知错能改,才能做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才能实现既定目标,推进社会发展。

事实上,那些听不进不同声音、不同意见,只习惯听奉承话、顺耳话的人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动听的甜言蜜语堵塞了自己的耳朵,被势利小人左右了自己的言行,即使已到了悬崖边,仍感觉良好,最终只会摔得粉身碎骨。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按你的意见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应该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批评意见,及时纠正偏差和失误。就要加强修养,努力提升个人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全局观念,树牢宗旨意识,达到“我将无我”的境界,勇于为了信仰去斗争、去奋斗。(杨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