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只是价格战!还有更为激励的“猛药”

俗话说,守不住利润只有死路一条!

近年来,各行业企业“倒闭”、“关停”、“破产”、“拖欠工资”、“业绩下滑”、“亏损”等消息动摇人心。于此,在国内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要么没生意,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甚至一些企业不惜以“保本”姿态卖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厂倒闭风险。

2020年,不只是价格战!还有更为激励的“猛药”

对于渠道终端买卖市场而言,“价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所以,比“倒闭潮”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尤其是2019年三轮车行业渠道终端,据部分燃油经销商反映,销量下滑约20%,利润下滑约30-50%。

于此,价格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在客户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的情况下,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扰乱了市场,出现了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的错误现象。

2020年,不只是价格战!还有更为激励的“猛药”

对于电动车,以量为则纲成为众多品牌2020的指导思想。

2019随着新国标政策的落地,产业门槛瞬间垒高,众多区域小微品牌相继退出市场,头部品牌依托品牌和产品的综合实力,争相收编腾出的市场。

对于这些已经充分上量的企业而言,新国标的门槛效应已经成为其加速发展的强大助力。对其而言,基于规模效应,任何行业普遍性的成本增加都是其竞争优势的积累。既然如此,那是否脱光衣服,不求利润,平进平出甚至略微亏损就可以一决高下分庭抗礼了呢?答案肯定是“否”。

2020年,不只是价格战!还有更为激励的“猛药”

图为:行业媒体对2019电动车品牌业绩评估、品牌分级,仅供参考

首先,竞争的维度是动态的,说的通俗些,要想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就得做到“12字诀”,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在动态中时刻保持相对的竞争优势,方能取得竞争的主导权和压制力。

对于2020年的电动车行业,最明显的是明星代言人的资金投入。但行业资深人士对此认为这只是冰山浮在水面的部分,更核心的是水面下的基础建设,即渠道和门店建设,没有基本的销售网络,明星代言便是极大的浪费,无法在广度上实现最终的销售闭环。

2020年,不只是价格战!还有更为激励的“猛药”

故2020若以量为纲,工作核心还是在渠道和门店建设,辅之以成列规范和导购培训!

若不走以量为纲的独木桥?

也可,放弃广度,做深度,做细分市场,可以是品类细分,也可以是人群细分,绕过与现已过河品牌的正面竞争,以空间换时间,与强势竞品的遭遇战延后到了下个洗牌期。

当然,做细分市场说的简单,做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首先是产品的差异化,再来是差异化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换句话来说,你得有那么多产品能够撑起个店面,养活一个店。

2020年,不只是价格战!还有更为激励的“猛药”

诚然,以上只是基于标准企业状况的固化模式分析,不尽100%的准确。但现实中的企业状况也没有哪一家是等同标准定义的,所以很多时候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操作。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2020,不只是价格战;还有基础建设之渠道和门店建设,以及成列规范和导购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