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富士康以来所经历过的专案,一个字“悲催”形容

转眼进富士康已经三年,进富士康之前,本来以为是大公司会非常稳定,进来之后才知道错的有多大,富士康有一句话叫最大的变就是变。

刚进入富士康的时候,正是16、17年机器人概念正火的时候,市场上几乎每家公司都在做机器人,富士康当然也不例外,富士康很早之前和软银合作就在制造Pepper机器人,可以说富士康是世界上第一家有生产机器人车间的公司,虽然和我们不是一个团队,但是也曾经去拜访学习过。富士康要做自己的机器人,然后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这个团队,开始这个团队还是很被老郭重视的,我们也有幸跟着主管可以经常去董办参加一些老郭的会议。做了大概一年,期间的课题换了很多,最终没有做出成熟的产品,然后我们组织就被调动了。期间也接触一些世界级的公司洽谈代工,比如波斯顿动力,亚马逊等。

第二年因为在建增城厂区,公司又把方向订到建筑机器人方面,当时整个公司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因为在整个世界上真正做建筑机器人的公司很少,这个概念很新,也有碧桂园或者万科讲过发展建筑机器人,我们又努力了一年,期间也参观过很多公司的建筑机器人,但是终归是概念方面的,我们以富士康场景为基础,以实用为考量,最后真的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总归没有能够实现盈利,但是目前还有人正在继续努力。

第三年开始往无人车方面去做,这也是老郭当董事长最后推动的一个项目,其实我们的目标也是很明确,利用富士康的场景,发展无人物流车平台,利用外部的无人车及自己研发的无人车,进行测试运营,项目还在进行,也正和一些有需求单位正在对接,这是目前感觉富士康最有落地场景的项目,并且比较实际,富士康有很多厂区物流需求,并且引进的几家无人物流车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在园区内跑的还不错,也得到一些用户的认同。其实在5G落地后,大批量推动无人物流车在园区的运行已经不是很遥远。

其实富士康一些概念都是很新的,但是富士康主要问题就是代工思维来考虑一切问题,急于实现盈利。虽然这几年工作不是很稳定,效益也不好,自然没什么奖金,但是抛开不好的,这几年接触了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也学到很多处理事情的逻辑能力,总归有好有坏,在此希望我们的项目可以成功,悲催的过去可以结束,有个好的结果,也希望今年年底可以拿到能让人笑起来的年终奖,至于能不能实现,一部分就靠祈祷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