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的藥品,70%是假藥?

前幾天,一條題為:“網上買的藥,70%是假藥”的文章,在朋友圈轉載。

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現在造謠是否犯法。

食品藥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心和擔心的熱門話題。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怎麼去判別真假,加上一直都負面的消息被報道出來,導致我們在接待網上顧客的時候,發現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慮。

從事醫藥電商5年的經驗,也時常客服在線,遇到過很多類似的問題,現在整理起來,現在看起來甚至很像是段子。

下面是跟某個買阿膠補血口服液顧客的聊天記錄

顧客:你這個藥是假的

客服:您是服用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了嗎?

顧客:跟我上次吃的不一樣

客服:具體那裡不一樣呢?

顧客:在藥店買的沒有你的這個甜。你這個肯定兌的糖水。

關於藥品的味道的問題:其實藥的口感是肯定有不同的,不同批次生產的藥品可能會稍許有些差異的,但是一般是嘗不出來的。除非廠家更換了產品成分的配比,這個都是可以去看下產品包裝盒上或者說明書上的產品成分的。

還有一點就是,能在網上賣藥的商家,都是連鎖藥房的,他們都是有實體店的,不然是沒有經營資格的,平臺審核的比較嚴格。而且網上藥品的流通更加透明化,如果有售假的情況的話,更容易被抓的。

那麼藥品怎麼去驗證真假呢?

1:直接掃盒子上的追溯碼:現在查詢方式已經很簡單了,大部份藥品上面都是有藥品的追溯碼了,直接掃碼就能知道這個藥品的所有的信息,一藥一碼,掃了之後也可以知道這個碼有沒有被掃過。

2:直接撥打盒子上面的廠家電話,跟廠家核實批次號。

3:直接去當地的質檢部去檢查,這個是最準確,最放心的,但是是需要費用的。

就算有方式可以驗證,但是也是不能完全打消疑慮的。、

下面是某個買紅黴素藥膏的顧客,懷疑藥品的真偽,一番交涉和解釋之後

顧客:就算這個追溯碼是真的,那也有可能是你們換了盒子的。

客服:這個不會的,我們就算換,也沒有這麼多盒子好換啊。

顧客:你們可以自己印刷啊。

客服:這個產品才1塊錢,我覺得老闆不至於造假造的這麼傻吧

追溯碼大家可以放心的,這個都是廠家生產的時候就直接印刷,直接錄入的,可以印刷盒子,也不知道碼。知道碼,也沒法錄入的,這個造假的路是走不通的。

關於這一點先前還有顧客提出過顧慮

顧客:我不打廠家電話,你們都是一夥的,都是串通好的。

客服:這個是沒法串通的,廠家也沒必要跟我們串通啊。

其實這個很難串通的,但是要是實在不放心的話,那隻能第3種方法,去當地質檢部去檢測的。

但是很多這個顧客覺得是在扯淡,是在推卸責任。但是對於我們客服來說,能解釋的也只有這些了,還有就是可以提供廠家的拿貨憑證和隨貨的質檢報告。

因為角度不同,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對我的觀點可能會有很多不認同點。

其實我個人,還是沒有遇到過,網上有售假藥的情況,網上售假藥的話,很多藥品出現問題,都是源頭出現了問題,這個的確是個很恐怖的事情。

網上售假不僅僅是假一賠十那麼簡單,證實真的售假的話,是要關店的。相關負責人根據情節嚴重情況,要負法律責任的。

如果真的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去當地實體藥店或者醫院去購買的。花了錢,帶來的還是不愉快的購物體驗就不值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