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丨苍山洱海畔的爱情与青春

尘封的胶片,久远的回忆。

一段回望过去的旅程,就此开启。

电影是一种美,更是一种痛。美在光影绚烂,痛在只能怀念。

斗转星移,时光流转。当青春已去,年华不在,记忆中的甜美或痛楚,辛酸与感动,都一一融化进光影,回味悠长。

1959年,随着一部影片的横空出世,新中国电影终于告别了千篇一律的“新闻简报”,它用一个苍山洱海边浪漫的爱情故事,描绘出新中国欣欣向荣的边疆风情画卷。

妙趣横生的生活情景,如诗如画的娟秀风光,让三代中国人从此爱上了云南,爱上了大理,爱上了那泓象征着甜美爱情的蝴蝶泉水。

更换封面

视频尚未发布,暂时无法播放

清新的画面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糅合浓烈的时代气息,将苍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的奇山丽水融化进一片诗情画意。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菜花蜜哟,阿妹梳妆为哪桩。”

自1959年起,《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观众在感叹“大理三月好风光”之余,也许,也都在憧憬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浪漫爱情。

蝴蝶泉边

一年一度的“三月街”又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拉开了帷幕,前来欢度佳节的各民族同胞,身着盛装,熙熙攘攘。心地善良又多才多艺的白族少年阿鹏,在蝴蝶泉边与善良大方的金花姑娘情定三生,他们用清澈绵长、委婉悠扬的对歌互诉衷肠,并约定来年的“三月街”仍在这里相会。

“送把钢刀配妹身,钢刀就是好见证,苍山雪化洱海干,难折好钢刃。”

次年阿鹏携带金花定情之物——绣花荷包如期践约,展开了一段妙趣横生又百转千回的“寻爱历险记”。

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五朵金花》,那么这部影片更会显得特别。在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与《万紫千红总是春》、《钢铁世家》等同时期的影片相比,在全国的大银幕上,十分与众不同。

这部堪称一团和气的影片,所有人物都是正面形象,在寻找金花的过程中,通过好山好水好人,将边疆建设的风貌一一展现。

这部影片的戏剧冲突设计得尤其巧妙,它通过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冲击,传统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设计了一连串精彩的误会,让观众跟随主人公解决一个个误会的同时,享受电影汇聚的轻歌曼舞,感受男女主人公的点点相思,期待着下一刻的柳暗花明,结局的终成眷属。

正是影片中那些伴随着山水自然流淌的误会,成就了《五朵金花》,让它不仅没有随着岁月渐渐风化,反而让一代代观众记住了那个时代的纯真,那个时代的甜美,那个时代热烈奔放,还有那份植根于每个普通人心中纯粹的信念。

《五朵金花》是足以名留青史的,它不仅弘扬了主旋律,高超的艺术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效益,也感染了一大批后来人。旖旎的大理风光,奔放的民族风情,一段段如山泉般澈冽山歌情意绵绵,让观众醉心其间,从此认识了苍山,认识了洱海,认识了大理,认识了杨丽坤,也认识了梦想中的彩云之南。

五朵金花

从电影的内容上看,《五朵金花》取材于白族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看来,那个时代虽然物质匮乏,生产力与生活水平虽不高,但整个影片洋溢着的精神状态,还是让观众怀念不已。

与如今的大部分爱情电影——男女角色的相互追逐有所不同,《五朵金花》中的男女主角同时出镜的镜头不超过十分钟,但正是这种浅尝辄止,勾起了观众的无限遐想与憧憬。

电影中,阿鹏和金花的爱情,展示的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种全新关系,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家庭的幸福和舒适,更追求一份事业,追求在建设国家的大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鹏在寻找金花的旅途中始终不改自己乐于助人的品质:跳进水中帮积肥员捞钉耙;为老人拣回滚落山涧的草药;上山抢救被困青年......

而副社长金花更是新时代青年妇女的典型代表,她热爱生活,热爱事业,既怀着淳朴真诚的情感,又具有勇敢果断的工作作风。和所有少女一样,她也追求幸福甜蜜的爱情,但心中也不忘远大的工作目标。

除此之外,其他的如畜牧金花,拖拉机金花,探矿金花等虽然性格迥异,但都在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电影中关于几个主要人物的叙述,既有新时代下人们的新思想,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火热的纯真,也感染了后来的无数青年。

彩云之南

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个角落始终留给电影。

朦胧的背影,唯美的画面,若即若离的歌声,清澈淳朴的对白......如同磁场,把我们拉进情节,拉进画面;又如画笔,勾勒出憧憬,勾勒出梦境。从此,我们爱上了电影,也收获了一份记忆与感动。重看这些老电影,总会有种莫名的悸动,也许画面远远不如当下精致,光影交替间,却别有一番滋味。

它们就像年少时最爱翻阅的书,虽然陈旧,却记录着一段往事。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只言片语,如今散落在记忆中,等待着我们去采撷。

苍山脚下,洱海之畔,蝴蝶泉边,彩云之南。那份纯真年代的纯真往事,记载着浪漫的青春,记载着我们曾是少年。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喜欢请点击关注,我们将会用老电影带回更多回忆,让彼此的记忆,终不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