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那些不被祝福的婚姻,最后都怎么样了

朋友约我喝茶,一见面就向我哭诉:当妈太累,老公还不理解,心好累。

朋友和她丈夫结婚两年多,两个月前朋友终于光荣晋升宝妈一族,可是带娃的生活太苦了,她就想让老公帮忙分担一下,顺便出来喘一口气。

结果这事儿却被婆婆知道,婆婆跑过来指着她的鼻子大骂“不顾家”,而她的老公就站在一旁抱着孩子,一言不发。

正说着话呢,朋友的眼泪就有些抑制不住了:“当初我听我妈的好了,也不知道当初怎么就义无反顾的嫁了,现在离家这么远,都没法回娘家不说,还怕我妈担心,不能打电话。”

我叹了口气,将纸向她的方向推了推:“也许当初我们以为轰轰烈烈的才是爱情,却忘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组成的才是婚姻。而父母刚好经历了太多的鸡毛蒜皮,更懂得什么是合适吧。”

前几天张靓颖现身澳门时装周,一袭黑色高叉丝绒长裙冷艳动人,惹得网友惊呼:“曾经那个海豚公主又回来了!”

也有网友评论:离婚后的张靓颖有如浴火重生,王者归来!

而在去年的8月27号,张靓颖在深夜发博:个人经纪合约终止,明天起,一个人。

我不知道张靓颖是否真的和冯珂真的离了婚,但她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是她爱错了人。

张爱玲说:“在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又怎能分辨清你要的方向。”

四年前,张靓颖站在舞台上向冯珂求婚:“我已经三十岁了,我要做一件我原本20岁就想要做的事情,如果你要娶我,你就上来。”

一分钟,两分钟,全场从欢呼逐渐变得沉寂。

张靓颖在台上尴尬的站着,泪流不止,近乎绝望,最后冯珂还是上台了,却始终未说一句,只给了张靓颖一个轻轻的拥抱。

这段视频在网上一经流传,就被看见的网友大呼:“他根本不爱你。”

就连圈里的朋友也一直劝她,可她坚定无悔。

最后她妈妈也忍无可忍,直言:“冯珂就是个骗子!欺骗我的女儿!”

可张靓颖还是嫁了,那场婚礼没有妈妈出席,所有人的提醒,多于祝福。

三年过去,如今的张靓颖孤身一人,她对自己说:“人不犯错,是不会成长的。”

可谁又能知道,无数次的午夜梦回,到底张靓颖可曾后悔——曾经没听妈妈的话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给嫁了,只是在节目上眼含泪水,唱了一首《短发》,和现在那头已经剪短的头发。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姆,在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实验的时候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如果干涉这段感情,那么这段感情的经历者则会越陷越深。

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干扰双方感情的外在力量,比如说偶像剧里的恶毒女配或者狠毒婆婆等,这些想要拆散感情的人或者事,那么恋爱双方的感情则会更加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

这也就是为什么,偶像剧里的男女主角一定要经历重重阻挠,最后才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种堪比偶像剧桥段的现象,就被称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更可怕的是,以这种开始的婚姻往往都会以悲剧收场。

据不完全统计,80%的儿女会冲破父母的阻挠,选择与真爱结婚,而后续的跟踪调查却说明,这种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至少有70%过得不是很幸福,其中还有75%特别后悔没听父母的话。

唉,还是听妈妈的话吧,好好再考虑下吧。

良心讲,父母的经历和阅历,让他们早早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识人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优异,否则他们的婚姻也不会这么四平八稳的走到今天。

看似强硬的反对,其实里面也有他们的道理。

可能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相比于爱情的风花雪月,结婚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和一片片忙不完的细致琐碎,无论多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最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作一地鸡毛,随风而去。

还不如多听听父母的意见,聊聊父母眼中的那个他和你眼中的有多大的差距,婚姻本身就是负重前行,感情更是得苦心经营,父母给的顶多是包裹着浓浓爱护的经验看法,而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