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接起 “12340”,為臨安改革打 call!

辦事速度更快,服務環境一流,新的行政服務中心讓人眼前一亮;去民政局扯個結婚證,生育登記申請、戶籍信息變更順便就能辦了;停車場“先離場後付費”;景區20秒內便捷入園……

這些與您生活息息相關的變化

是臨安全面深化改革的結果

最近兩年來,我們臨安已經有

近40項改革經驗被國家、省、市複製推廣

11月

浙江省將通過0571-12340電話熱線

對臨安改革獲得感進行抽樣調查

這是什麼電話?

它是省統計局民生民意調查中心的號碼,這次調查的內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獲得感。如果您到各級服務中心或在網上、手機上辦過有關事項,請積極填寫重點領域改革網絡調查問卷,一起為臨安的改革事業添磚加瓦。

當您接到電話時

您就成了臨安改革的代言人

改革改得好不好?您滿不滿意?

懇請您為家鄉代言,為改革發聲!

我們也誠邀您能一直關注臨安改革動向、獻計改革決策、助推改革落實。臨安區的改革工作情況如何?這裡有一份改革成績單,我們一起來看看。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群眾和企業辦事更方便

進駐部門 54個,集中審批服務事項 1528 項的行政服務中心新大樓啟用,真正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出生、入學等 36 件群眾“一件事”及企業開辦等20 件企業“一件事”實現線上線下運行。

全區佈設 60 臺綜合自助服務機,228 個事項實行“就近辦”。“一窗受理”在鎮街行政服務中心全面推行,134 個事項全區通辦。

推進城市大腦建設

群眾生活更有品質

今年重點推進的衛生健康、交通、旅遊、警務、城管、住建等應用場景已投入使用。

主城區 19個停車場 4334 個泊位實現“先離場後付費”。“遇見吳越國”旅遊數字專線已運行,13 家景區實現 20 秒便捷入園。房產交易登記一體化平臺和鄉村建房全程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已上線運行。

創新推進智慧醫療

讓就醫體驗更加舒心

大力推進智慧醫療,構建“診間結算”、統一結算平臺,全面打通支付途徑;全面取消自行發放的就診卡,實現看病只需醫保市民卡、自費健康卡“一卡到底”;開發健康 e 臨安 APP。

創新“舒心就醫·最多付一次”服務,“先看病後付費”,參保居民無須先付費,直接檢驗檢查取藥,待就診結束後 48 小時內一次性支付。

推進“無紙化報名”

老百姓足不出戶上好學

結合小學招生政策,開發“臨安區公辦小學一年級入學管理系統”,預招生情況發佈、報名信息遞交、佐證材料上傳、部門數據共享、戶籍信息比對,全部網上完成,實現家長從“至少跑兩次”到“只跑一次”甚至“零跑”蛻變。目前,共辦理小學一年級“無紙化報名”5602 件。

全國首創“陽光餐飲智慧共治系統”

升級“AI·三治” 讓群眾吃得更放心

首創“一中心三聯動”陽光餐飲智慧共治系統,實現食品加工、人員操作全程監控、自動預警和防控。目前,全區陽光餐飲共治系統導入餐飲單位 4515 家,試點建成並運行“AI 食安·三治”治理平臺5 家,建立物聯監測點 136 個,人民群眾餐飲消費滿意度和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農村飲用水全面提質

讓老百姓喝得更安全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營,強化資金統籌、工程統建和運維統管。在建設模式中,堅持“能擴則擴、能聯則聯”,以管網延伸、聯村供水工程為主,以單村單點工程為補充。在運維管護中,全面落實“縣級統管”責任。成立區農村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先行先試“公司統一管理+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分散維護”的運營模式。

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農飲水提標達標工程65處,提升受益人口8.65萬人。

打造垃圾分類“升級版”

讓生活環境更舒心

形成“政府 +”“黨建+”“專業 +”“商業 +”“村社 +”和定時、定點、定人、定責垃圾分類推進方案,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投放定時定點、中端收運專車專線、末端處置無害無廢的分類體系,創新制定“10+1”業態分類標準,推動實施150 噸 / 日易腐垃圾處置項目、88個可再生資源回收點和分揀中心建設。農村實現 270 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 100%覆蓋。

創建“無汙染鎮街”

生態環境更加美好

對建築工地和地塊實施裸土全面覆蓋、動土溼法作業、圍擋加設噴淋等防揚塵措施;無人機、軌道探測儀、鎮街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汙染源在線監控等“新式武器”迭代更新;16 個鎮街引進了第三方“天目藍”環保管家;全區 1234 家企業、850 家餐飲行業享受到了免費“體檢”服務和問題整改的技術指導。

搭建基層“四平臺”

助推基層治理轉型升級

做強“大腦”,打造高效智慧指揮體系,集成九大系統,建立三大機制,形成“互聯網 + 基層治理”格局。強健“肢體”,搭建規範暢通運行網絡,搭建四級工作架構,健全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基層治理綜合指揮體系。擦亮“眼睛”,打通基層治理網絡末梢,群眾生活更加安心。

設立“企業開辦服務專區”

“企業開辦”步入快車道

將企業開辦全流程涉及的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銀行賬戶開戶、發票申領四個環節按“一件事”標準整合,實現“一站服務、一次辦成”。

截至 9 月底,企業開辦服務專區共服務開辦企業1664 家,企業刻制公章 5860 枚,銀行開戶 25 家,領取發票 64 家。“四選二”企業開辦用時最短 25 分鐘,最長 51 分鐘;“四選四”企業開辦用時最短 2.5 小時。

“最多 90 天”

一般企業項目審批跑出新速度

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從賦碼到竣工驗收“最多 90天”;規劃許可、施工許可階段“一件事”,實現許可證限時 20 天辦結;竣工驗收階段“一件事”,限時 30天辦結。投資項目在線 3.0 平臺的建設,實現了減事項 10%以上、減材料 50%以上、減環節 20%以上、減費用 30%以上、減時間實現“最多 90 天”。

推進各類減負政策落實

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

減免各類稅費、返還社保費、減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 ,1-9月共減輕企業負擔34.86億元;出臺複合裝飾材料產業專項扶持政策,1-9月共兌現上級及區本級各類扶持資金 10874萬元;全面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確定 1466 家參評企業名單;深入開展“服務企業 360°”活動,共為企業辦結困難問題 786 個。

推進部門間和鎮街到部門

“最多報一次”改革

機關內部辦事更方便

對部門間和鎮街到部門辦事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編制形成規範化、標準化辦事指南和流程圖,部門間、鎮街到部門辦事運行更加順暢、辦事流程更加簡潔、辦事效率更加高效。截至 9 月底,共梳理彙總部門間辦事事項主項 154 項、子項 219項,鎮街到部門辦事事項主項 118項、子項 174 項。

供稿/區委改革辦 文字/潘鑫卉 編輯與版式/楊鵬

好看多一點

濱湖新城城市客廳、湖底隧道……今天正式開工

這個秋天,來臨安遇見最美的“新六景”

美翻了!在稻田裡喝茶、走秀、晚宴……這創意我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