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每天来我家蹭饭你好意思?5岁孙子霸气回怼,全家都乐翻了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由老人带大的,所以比起父母,孩子更和爷爷奶奶更加的亲近。孩子也往往成了整个家庭之中最有意思的那一个人,经常爆一些金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孩子“口无遮拦”,家长不但不会责骂,反倒会对他们进行夸奖。

就像是张女士这家人一样,永远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张女士和自己的丈夫都是农村人,他们为了养家,不得不到城内打工,只为了可以给家中多攒点钱。但是他们只有一岁的儿子,却无人照顾,但是又不能带着儿子出远门,所以不得不把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家中的老人也知道他们的难处,也没有说什么,就一直照顾孩子的。张女士也曾想过回家照顾孩子,但是想到丈夫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挣钱太不辛苦,也想到孩子长大以后会用到很多的钱,再加上家中的老人一直都劝张女士,按照女士不要太过操心,孩子在家中被照顾的很好。见到一家人极力的劝阻,所以张女士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继续和丈夫一起打工赚钱养家。

渐渐的,家中的生活也变好了,在城里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由于老人呆不惯城里,所以一直都住在乡下,孩子自然也跟随父母一起回到了城里。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孩子都已经五岁了,过年的时候全家人都聚集在老人的家中,经过老人已经70岁了,但仍旧做了一桌子好菜等着家人回来。

这天一家人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吃年夜饭,奶奶忍不住对孩子打趣起来:“你说你总在我家蹭吃蹭喝,丢不丢脸?”可谁知道小孩子反应能力这么快,笑嘻嘻的对奶奶说:“你儿子还老来我家吃饭呢,他都不丢脸我丢什么脸?”一家人见到孩子这么回答,都哄堂大笑,甚至对孩子进行夸奖,说孩子长大之后必定是一个优秀的人。

孩子之所以反应能力这么快,是因为孩子的交流能力很强,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他可以根据对方的话,快速的想好自己应该如何去和对方交流。想要让孩子交流能力强,那可就需要家长去引导了,没有任何一种能力是天生的,所以家长只有正确的教育孩子,孩子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的锻炼孩子的交流能力呢?

1.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并讲出自己的感受

其实有很多孩子,他们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但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很多时候他们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一种什么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向父母说明这一切。对父母,如果一旦遇到孩子这种情况,就要去引导孩子,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表达情绪的词语,譬如高兴,难过、沮丧,这些都是表达情绪的词语,而孩子一旦有了情绪,家长应该用语言来描述一种情绪,让孩子理解这种情绪究竟是什么感受。比如孩子现在表现的很不开心,家长可以这么对他们说:“你是不是很沮丧?”如果父母知道孩子沮丧的理由,也可以将他们的心情和理由联系起来,让孩子知道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引发一些情绪的。试着让孩子表达出这种情绪,表达出因为这些情绪而得到的感受是怎样的?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一方面是让孩子懂得更多表达自己感受的词语。

2.多多聆听孩子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孩子跟父母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打断他们,也不要阻止孩子向父母诉说自己的想法。即便孩子说的话,语无伦次,词语用的不恰当,甚至有的时候你不知道他们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那也不要去打断他们,更不要去打岔。你只需要在他们说完的时候,积极的回应他们,至于回应什么,你可以像孩子的说话方式一样,你只需要让孩子知道你有在听他们说话,然后再去纠正他们话语中的错误,只有这样他们下次才更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

3.鼓励孩子交友

很多家长都以为交朋友是一件很当误学业的事情,而且很浪费学习时间,那这类家长教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很优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那么交友就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在孩子交朋友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鼓励,而并非是阻止,交友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其实他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观察到,他们总是和一起玩的小伙伴相处的很融洽,很少会出现争吵打斗的情况。其实这就是孩子的交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