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疆 相隔五千公里的共振

天山西段南麓下,有一条名为“东莞路”的大道,南北走向,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简称“三师图市”)的医院、学校就在这一路段上,是这座城市的民生大动脉。从DG车牌、东莞路,东莞援疆工作,带动当地民生、经济、社会变化的同时,也留下一个个鲜明的东莞印记。“没有东莞援疆就没有我们现在”。三师图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建波用一句话来表达。

10月28日到11月3日,东莞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赴三师图市开展专题采访,南都记者随团采访,其间推出系列报道《走进“三师图市”,南都记者带你看东莞援疆新成果!》(南都App),今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两个城市,聚焦这场始于9年前,从多个维度进行,跨越5000公里的同频共振,如何从“输血”到“造血”,改变着彼此。

共振

1

援疆干部人才的到来

“我们来自岭南,扎根西北”、“木棉花的风骨,也有胡杨情味”、“天南和地北,手再握一回”……《一起飞》是一首献给支援三师图市建设的广东援疆干部人才的歌曲。

2017年2月,东莞市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正式进疆,用近3年时间,让“东莞奇迹”在三师图市落地生根,带来三师图市的进步。

广东驻师市工作队,也称东莞援疆工作队,是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下属工作队之一,负责广东省对口支援三师图市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目前,工作队共有128名队员,包括党政干部、教师、医生,其中来自东莞的有65名。援疆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智力支持,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本土实际,在这里打造出一系列的创新模式。

“在不折不扣完成对口援建 ‘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师市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系列援疆的 ‘自选动作’”。三师图市党委常委、副师长,驻师市工作队队长梁杰钊表示,其中共有5大品牌,分别为组团式合作、立体化招商、靶向式引进人口、多层次结对帮扶、浸润式教育引导。

兵团向南发展,特别是集聚人口的部署是援疆的一项关键工作。东莞援疆工作队,创造性地把对口援疆和扶贫协作有机结合,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推动专门政策、落实专人服务、成功促成三师图市与云南昭通开展劳务协作试点。

云南昭通是东莞对口帮扶对象,昭通的土地面积约是东莞的10倍,大山环绕,可用土地非常少,云南约有1/4的贫困人口在昭通。41岁的黄代洪,来自云南昭通彝良县,是靶向式引进人口模式下的案例。2017年年底,“县里领导到新疆考察后,回去后就开始动员”。黄代洪表示,他研究了政策,并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迁户”到三师图市的41团草湖镇。他和妻子成为2018年第一批从云南昭通到新疆东纯兴集团(简称“东纯兴”)务工的人员,如今他在东纯兴的前纺车间,负责机械维修工作。对比此前当村委1520元的工资,现在他每月到手有4000元(含1000元的月补助)。这样算下来,他和妻子一个月可以拿到8000元,远高于此前在昭通的收入。此外每年还有探亲费2000元,住员工公寓,两位孩子入读当地学校。黄代洪说,现在关键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未来有更好的竞争力走上更好的岗位。

援疆和扶贫协作,给予脱贫人员机会改变生活,而他们一定程度上也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不少来自昭通的人员曾经在沿海地区务工,他们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带来先进的工作理念”。图木舒克市副市长,驻师市工作队副队长宁康认为。

靶向式引进人口的创新,得到了中央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017年以来,东莞援疆工作队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400多万元,用于疆外转移人口的安置补贴、住房保障、就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一条龙配套政策保障。目前,云南昭通共有34户134人在41团草湖镇落户,60多名随迁子女安排在草湖镇中小学、幼儿园免费就读。

共振

2

莞企投下最大援疆项目

要说三师图市的变化体现在哪儿?这里有笔直的公路,宽敞的“三馆合一”综合体,还有与老百姓最贴近的柴米油盐。

“2017年我们来的时候,东纯兴一二期门外停的是自行车,2018年看到的是电动车,今年再过去看就是小汽车。”三师图市电视台副台长、工作队综合协调组组长廖唯方表示。老百姓的生活正一步步变好。

东纯兴,是广东援疆的标杆项目,也是援疆各省市中投资额最大的产业援疆项目,由东莞本土企业东实集团、东莞以纯参与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近40亿元,年生产能力设计为100万锭,目前一期、二期共计60万锭达产,三期的40万锭也有25万锭试产中,预计明年6月前,100万锭将全部达产,届时将可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截至2019年5月,共有员工4337人,其中汉族1184人、少数民族3153人。

东莞援疆工作队以“招商促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聚人口”的思路推进产业援疆工作,充分发挥广东产业的优势,先后为师市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这里健全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综合实力。2017年就有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领域。

关于招商,东莞援疆工作队人员坦言,关键是因地制宜,而东纯兴能够充分利用这里的棉花资源和人力资源。

另外一家看中三师图市资源的还有东莞上市公司岭南园林,在草湖镇投资建设的绿美南疆林业产业园(简称“绿美南疆”),从2016年10月启动建设到现在试运营,共为周边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产业项目的到来,远不止脱贫攻坚的作用。“周末来的人不少”。新疆绿美南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来军表示,是南疆少有的综合性园区,直接带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当前项目目标部分已达预期,其中一项是丰富南疆的园林绿化资源,本土的绿化植物只有五六十种,研究院经过研究注入了至少150种,这里将打造成为南疆地区最大苗木资源库,如今种植了2000余万株花卉苗木。

更多项目正在落地,将招商的目光扩展到全国。2019年上半年,三师图市产业援疆落地和签约项目共79个,计划总投资约99.24亿元,预计提供就业岗位约8800个。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恒丰集团草湖1000台喷气织机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师市与顺丰集团旗下丰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丰农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5000亩林果种植示范基地,打造南疆干鲜果集散基地。

经济效应也有望显现,2019年上半年,三师图市实现生产总值38.25亿元、同比增长8.7%;师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4元,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元;新引进人口11506人,拟脱贫4266人。

共振

3

用“师徒制”培育“带不走”的人才

都说东莞的教育很牛,东莞教育如何助力三师图市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较于产业援疆,教育援疆投入需持续性,又要耐得住寂寞,但是它的影响力又是惊人的。

当前,东莞支教团共有支教教师50人,分别由东莞市选派20名、广东省韶关市、阳江市、揭阳市各选派10名教师共同组成。

2017年以来,超过1.9亿元援疆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在前两批援疆项目投入建新学校的基础上,续建扩建学校5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三师图市部分学校的设备已与沿海一二线城市无异,关键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原以为这里的教育基础设施会很差,但到了三师图市之后发现,经过多年援建,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钟广春是东莞市大朗中学副校长,2018年8月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支教,现任广东援疆支教东莞团团长、粤兵中学挂职副校长。钟广春说,支教的重点是提升受援地教师教学教研的理念和方法,培养一支永不撤离的优秀教师团队。

钟广春本人就与粤兵中学的一名副校长形成师徒结对。“他在管理上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告诉我,我就想办法帮他解决。”钟广春说。有一次,这名副校长询问营养午餐的管理问题。钟广春就给他出方案,将旗语运用到午餐管理中,让学生根据旗语进行用餐,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除对青年教师“一对一帮扶”外,上学期还组织两批学校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赴东莞市中小学跟岗培训,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效果明显。粤兵中学2018年11月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这种帮扶办法正在三师图市更多学校推广。11月3日,南都记者从图木舒克唐王城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遇到了51团中学老师热米拉·热合曼,他们将到东莞市市委党校,开展一周的学习交流。热米拉·热合曼是九年级语文老师,她的结对师傅是江杰弟。热米拉·热合曼毕业于石河子大学,2016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考取教师资格证,2017年8月进入51团中学。刚开始,她模仿小时候的老师,过去怎么教就怎么教,很少让孩子参与到课程当中。自从2018年,江杰弟来了后,她拜了师,开始尝试新的办法,通过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年准备公开课,师傅天天来听我讲课,给我建议和磨课。前后持续了两周。”新方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教育的帮扶是全方位的,在图市职校,东莞职校教育组团式援疆,为这里培养出多个王牌专业。

2015年秋,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教研室主任李军受命援疆,挂任图市职校副校长,他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创办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一年半援疆期满后,李军的妻子兼同事张蕾老师接力来到图市职校,继续从事服装专业的教学工作。在他们之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老师黎敏又来到图木舒克接班,让这个专业更加枝繁叶茂。“在东莞老师的帮助下,无论是报读人数还是竞赛成绩,都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如今,这已经是当地职校最为热门的专业了。”本土老师郭青青说。随后2018年,东莞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图市职校校长章朝阳带着6人团队在这里耕耘,结合本地情况增开三个专业,分别为学前教育、无人机、旅游管理专业。

这里不仅有“不撤离”的教师团队,还有“带不走”的医疗团队,2017年以来从东莞、江门等地共选派援疆医护人员99人,有效缓解了边远地区医疗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受援地医疗机构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带出徒弟383人,援疆医生在三师图市成了技术的代名词。

共振

4

参加国语培训增加竞争力

“咚呛咚呛……”距离东莞5000公里外,第三师东风农场的办公大楼前,熟悉的锣鼓声响起,四只狮子踩着鼓点,做着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动作,周边是闻声而来的东风农场职工们,参与表演的是来自东风农场的农民和学生们。

南疆地区第一支农民(职工)舞狮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2018年4月,东风农场醒狮队在兵团援疆办和广东省援疆主要领导倡议和支持下组建起来,旨在深入推动三师图市开展“两先一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凝聚各民族群众大熔炉)示范创建工作。东莞华盖醒狮武术队的教练胡华盖获邀到东风农场授课。43岁的亚生·喀吾力是第一批的队员,他不断练习不断请教远在东莞的教练,成了东风农场的醒狮队队长,不仅带了15名队员,还应邀到多个地方交流表演。

今年6月,东风农场走出南疆,在对口援疆的东莞高埗镇,和50多名群众代表,携手汇演2019年高涉镇传统龙舟节龙舟趁景文艺活动,东风农场职工群众文艺队表演了《农场的春天》《喀什赛乃姆》《刀郎舞——民族团结手拉手》等文艺节目。

东风农场党委书记、政委李俊介绍,累计援助资金38万元,东莞市多次聘请专业教练到东风农场现场培训指导成立龙舟队、南疆地区第一支农民舞狮队、职工群众文艺队,丰富农场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岭南文化不仅在东风农场开花,在三师图市的幼儿园、中学都兴起了醒狮潮流。为期一周的采访,从幼儿园到中学、民间,岭南醒狮文化得到良好的普及。莞援疆工作队介绍,从东莞邀请的专业舞狮教练进疆,对民族同胞学习舞狮技能进行培训和指导,并组织三师图市学校、幼儿园舞狮队在暑假期间赴粤开展舞狮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传播讲授、套路动作示范和视频演播讲解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文化润疆,还有在援疆企业和民族聚居团场中推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和技能培训。东纯兴是典型的代表,有约7成的少数民族员工,国语能力较弱,东纯兴办起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课,学员超过3800人,成为南疆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美合日古丽·阿卜力米提今年21岁,是东纯兴细沙车间代理班长,学国语2年,现在已经能用国语进行基本交流,“以前不会国语,找工作有点难,现在学会了找工作容易了”。

民族员工通过参加学习培训,提高了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更好地实现了“一人增收,全家脱贫”。

共振

5

镇街与当地结对子

在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文化润疆的过程中,东莞援疆工作队调动了东莞本土镇街的力量,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援疆工作当中,推行镇团结对机制,多层次结对帮扶。

关于镇团结对,要从2011年说起,源于东莞市独力承担支援任务压力较大,同时东莞虽不辖县(市、区),但各镇街普遍具有较强综合实力,有关领导人提议东莞市在统筹市级力量支援三师图市的同时,有效动员各镇街力量参与,以“一对一”方式结对帮扶三师图市各农牧团场。

从2011年起,即组织东莞市有关镇街与三师图市农牧团场进行结对帮扶,重点在基础设施、文教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截至2018年底,东莞市各镇街累计为三师图市各团场捐款捐物1亿多元。

如东风农场就先后与东莞三个镇结对子,2011年-2013年与东莞市大岭山镇街结对帮扶,2014年-2016年与横沥镇结对帮扶、2017年-2019年与高埗镇结对帮扶,结对镇每年派出党政代表团来场考察调研,为东风农场的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社会管理、人才培养、民生改善献计献策,提供了大量援助资金。醒狮队就是在高埗镇的努力下完成组建的。

在41团军垦简史馆内,“探索推进镇团结对帮扶”的经验展区中,一幅幅图片记录着东莞多个镇街的帮扶情况,另外还有东莞率先开展的“村连结对”,如长安镇乌沙村支持41团8连创建旅游特色连队,石碣镇桔洲村支持44团18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建设。

结对帮扶的形式非常多样,除了文化交流,还有干部到东莞挂职锻炼,挂点地方包括松山湖、茶山等镇街园区。推动托云牧场与东莞市凤岗镇签署《农牧产品销售合作框架协议》,至今推动托云牧场15吨有机羊肉销往东莞,销售额约180万元,帮助牧民增收约30万元。2018年6月份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门报道了东莞市凤岗镇帮助三师托云牧场销售羊肉、增加牧民收入的做法。

2017年12月18日,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向南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发〔2017〕74号)专门提出要“鼓励一县(市、区)支持一团场模式”,东莞与师市联手探索的基层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目前已有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共10个村(社区)与三师9个连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东莞援疆工作的探索,在新疆当地得到复制推广。

从2011年至今,东莞对口帮扶三师图市,将近10个年头,多维度下功夫,让这一场相隔五千里的同频共振越来越朝着设定方向前进,从“输血”到“造血”,东莞速度、东莞奇迹、创新的理念,在三师图市落地开花,记录着东莞援建工作的努力,为当地带去先进的理念,增强经济竞争力,完善社会民生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提升当地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对于援疆工作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