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今昔一别成绝唱,道一声珍重

文 | 美物计

费玉清正式封麦了。

11月7日晚,小哥在台北

唱了告别演唱会的最后一场,

为47年演艺人生画下句点。

当晚,费玉清吐露真心,

“我也是一般人,总是会情绪起伏,

身为一个歌者,就是在寻觅他的知音,

一路相伴的人,早已哭成一团,

不敢轻易提起“封麦”二字。

费玉清这个告别,太长了,

从上半年唱到下半年,

从江南唱回台北,

但依然令人不舍,

只盼“愿你我有机会道一句珍重再见。”

一位‘果子—姑娘阿肆’的网友说:

“没有一种告别是完美的,

我们生命中所有重要的告别,

都是突如其来的,

幸运的是他能给全世界的我们一次完美的告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费叔叔,我们永远祝福你。”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

费玉清四十年一成不变的穿着

那七八十年代的西装,

唱着那七八十年代风格的歌曲,

奇怪的是他的歌放在哪个时代听

都有种“小清新”的感觉,

毫无违和感。

01 人这一辈子,要经历一场告别

六十一甲子,九转一轮回。

从2018年最后一天的南京,

他就开始了将持续一整年的告别演出。

63岁的他,

这一年的巡演满载着他一生的音乐故事。

他于去年9月27日发布了告别公开信,

他的告别信没有煽情,没有修饰,

仅仅是以“两张手写纸”的照片发布出来,

足见朴实无华,情真意切,

一如他每次演唱会的现场一样朴素。

多年以来,他所有的演唱会场

几乎找不到任何宣传海报,

他在世界各地举办演唱会,

每次他都特意招呼主办方

“不要涨票价,不要排场,简单朴素就好”,

这是他一贯的低调作风。

2019年的2月8日,

费玉清在台北的告别演唱会上,

他仍然几度哽咽。

他说:“放下这只麦克风,我可能会彷徨。

但是一旦决定要退出演艺圈,

我就会退得干干净净,

像路人甲和路人乙一样。”

从十七岁开始唱歌的他,

几乎是马不停蹄。

歌坛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他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有点“呆板”。

但是有很多的人,

却喜欢进入到他这种抒情的情绪当中,

同他共悲喜。

以后的演艺舞台上,

他也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这每一个巡回演出的舞台,

都将是一个永别。

02 女有邓丽君,男有费玉青

1973年,

他还是那个叫张彦亭的少年,

在台北的狄斯角西餐厅驻唱了一个月之后,

便服兵役去了。

2年后,他结束兵役后,

再次回到台湾,重拾夕日爱好,

他参加了台湾中视的“星对星”歌唱比赛,

摘取了冠军,清丽的嗓音,

脱俗的唱风,立刻获得了注目。

当时“海山唱片”的总导演刘家昌听完他的演唱后,

便立即签下了他做基本歌手,

此时他也从了姐姐的艺名费玉绫,

叫费玉青。刘家昌大胆预测:

台湾歌坛抒情歌曲,

女有邓丽君,男有费玉青。

两年后,他又更改艺名为“费玉清”,

意思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此后他的演艺之路走得可算是顺风顺水。

他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

傲立寒雪,自成一派,

成为中国风的代表唱将。

他在1980年发行的中国风专辑

《变色的长城》和《梦驼铃》

都被纳入台湾流行音乐100张最佳专辑中。

也是在那一年他击败了

连续三届垄断台湾“金钟奖”的刘文正,

斩获了“金钟奖”。

自此连续6年,

他成为台湾“金嗓奖”十大最受欢迎歌星,

与蔡琴、叶佳修、刘文正等巨星分庭抗礼,

成为整个七十年代台湾最著名的“金嗓歌王”。

如果说演艺圈里十年一次浪淘沙,

他是一个经历了四次浪淘沙,

却依然在舞台上屹立不倒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这便是他的难得之处。

03 一生未婚,是一生的伤痛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他又有颜值又多金,为什么一生未婚?

正值事业的黄金期,

他便遇到了一生挚爱。

这是他一生的伤痛,

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艺术之路。

费玉清和日本女星安井千惠双双坠入爱河。

然而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

结婚永远都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他们在台湾举行了订婚宴,

可就在订婚宴上,

安井千惠的家人忽然提出让费玉清放弃国藉,

入赘到日本的女方家。

这个提议在费玉清这里是不可能的,

不能入日本国藉,

似乎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他心灰意冷而又决绝地离开了订婚的宴席。

既然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那就给彼此自由。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宁愿用余生望着她,

也不会忘记她。

他所有的歌中,

不乏“思念、等待、送别、真情·····”的字眼。

如舒婷的《致橡树》所说: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既然枝高就不攀了,

给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

选择放弃挚爱后的他,一直保持单身至今。

他也曾说过:“说出口的爱,

哪怕在错过之后,也无法轻易改变。”

看来只有心怀深情才能唱出深情的歌。

04 《千里之外》永不过时的声音

大陆歌迷第一次领略到费玉清的风采,

《一剪梅》在大陆开始播放的时候。

其中费玉清就有一批妈妈级歌迷。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听他的《一剪梅》,

你仿佛置身于雪花飘飘的冬日,

看见伊人站立雪中,

还有缕缕梅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那种广阔的真情,那种自由的心灵。

迷恋费玉清的妈妈级歌迷中,

有一位叫叶惠美的台湾本地人。

她是一位单亲妈妈,艰难地独自抚养儿子,

坚持让他练习弹钢琴,

最终儿子成为华语音乐在21世纪的

第一个自己唱歌自己谱曲的偶像级歌手

——周杰伦。

周杰伦的妈妈就是费玉清的忠粉,

因此周杰伦一直期望能和费玉清合作,

以完成妈妈的夙愿。2008年春晚上,

周杰伦费玉清合唱了《千里之外》,

R&B的流行风与中国风的巨大反差融合在一起,

竟然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催生出一种叫做“混搭”的时尚风。

有网友打趣说:

“听了费玉清和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耳朵都会怀孕十个月。”

而成名于上个世纪70年代红于80年代的费玉清,

竟然通过这首歌又迅速地吸引了大量年轻歌迷。

新生代的歌迷这才发现

他们本以为过时的上世纪的那个声音,

现在听起来竟然有种强烈的震撼,

纯粹且美好。

05 顽童小哥,一本正经的搞笑

费玉清总是如他的歌声一般,

不紧不慢,不慌不张。

却可以一本正经的“骚包”逗翻全场。

费玉清刚开始跨行做主持人就很成功,

这可能与他的主持人哥哥的耳濡目染有关,

他主持《龙兄虎弟》中头炮就模仿陈小云的《爱情恰恰》,

整个爆笑全场。

他略带夸张地生动表演,

直接带动了节目收视率的节节攀升。

他模仿周华健唱歌,

再加上那如“大猩猩”一样的动作,

在舞台走来走去,

连周华健本人都捧腹大笑。

模仿蔡琴,

他也能抓住蔡琴的典型动作,

提着裙子从台阶走上来,

唱歌时的眼神非常自信,

像学校的教员一样。

在场的蔡琴笑到“崩溃”。

当然他在模仿别人的时候,

他自己也在被模仿。

他唱歌时的精典POSE是:

立正,站好,仰着脖子,看着屋顶,

脖子扭来扭去,活像一只长颈鹿。

在参加《天籁之音》节目时,

杨坤说:“小哥,你要是唱歌的时候,

能把你的头低下来就是最大的突破。”

费玉清坚决的说:“那就突不了破了。”

似乎观众不觉得他

那一套保持了几十年的动作就是缺点,

反而是优点,是专属于他的特征。

其实细细想来,他的歌没有年代感,

而且和哪个年代的歌曲都能搭在一起唱,

还能唱出别一番风味。

这也许与他不仅是一个闷骚男,

还是一个毫无代际感的顽童小哥有关。

06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当然繁华背后,

当费玉清亲手写下“退出”声明的时候,

我们才发现,

这个舞台上能口吐莲花的小哥,

内心有着难以逾越的坎儿。

2010年母亲的逝世,

他很久都没法从伤痛的情绪中走出来,

2014年演唱会他因思念母亲而泪洒舞台,

演唱会的前排座位上

也特地留了一张空位给天堂的母亲。

2017年他因演出再一次错过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他的余生不止是伤痛,

还有将要伴随他终生的遗憾。

在那封亲笔信里,费玉清这样写道:

“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我知道是我该停下来的时候了,停下来我才能学习从容品味人生。

在这许多年的歌唱岁月当中,

费玉清对歌唱始终乐此不疲、一往情深,

巡演结束后他的理想生活就是放慢脚步,

拾拾花、弄弄草,恢复到从前,

他还没有踏入到演艺圈的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

此时此刻的费玉清,

已为他的歌唱生涯

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让人不觉心生敬佩。

07 愿万千梅花,只为你一人飘香

也许诗人艾青的

《我爱这片土地》

最能表达费玉清在演艺圈的这段心路: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每一个地方,每一场巡演,

他都深情哽咽,

只因他深深爱着他这份

坚持了四十年的艺术沃土。

重拾往日的感动,蓦然回首,

大家惊喜地发现歌坛还有一位历经

几度世代交替而不会陨落的“老歌之星”。

致敬费玉清:

愿万千梅花,只为你一人飘香。

愿在告别费玉清的时候,

我们也能充实的独处,放下浮躁,

安静的做喜欢的事,

坚守心灵的那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