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中國的Netflix,鉅虧90億背後的財務密碼

愛奇藝—中國的Netflix,鉅虧90億背後的財務密碼,今天我帶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瞭解愛奇藝:

1、中國視頻網站三劍客

2、中國的Netflix實控人:百度

3、自制網劇成爆款,盈利結構正在慢慢發生變化

4、愛奇藝—鉅虧90背後的財務密碼

(1) 財報密碼:無形資產與版權攤銷

(2) 財報密碼:關於攤銷方法,與同行不同的攤銷方式

(3) 財報密碼:遞延收入

中國視頻網站三劍客

中國最土豪的三家公司——BAT,

阿里巴巴——優酷、

騰訊——騰訊視頻。

依靠三大巨頭的 力量(資金、流量、技術、生態),給三家公司源源不斷地輸血。

如今,三巨頭中最大的一家,愛奇藝,已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證券代碼 為“IQ”。 當年選擇美股上市是因為因國內無法滿足“同股同權”上市條件,所以,上市地 點只能選擇美股。

從2010年4月正式上線至今,整整8年。

愛奇藝創始人龔宇,曾於在演講中介紹,中國移動互聯網全部的APP中,月度覆蓋設備數愛奇藝排名第三,僅次於微信和QQ。

事實上,愛奇藝APP的月使用時長,早已實現了對QQ的趕超,成為中國第二大APP。在它面前只有一座大山:微信。

打開愛奇藝的財報你會吃驚的發現,這位中國最大的在線視頻巨頭,直到上市,一年鉅虧37億,2018年更是虧損91億。但估值卻有600 多億(約100億美元),現近市值140億美元。

細細研究財務報表,把你會發現視頻類公司的財報與其他行業財報完全不同的特徵,如果只通過應收和利潤對公司做出判斷,可能會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

這是因為商業模式導致的,我們重點關注兩個方面:

2、視頻網站會員收入的確認。

愛奇藝中國的Netflix實控人為百度

愛奇藝,成立於2010年。它成立那年,在線視頻這個江湖已經是巨頭林立。那時的它,就像剛剛註冊進入遊戲界面的菜鳥,全身上下幾乎只有一條褲衩。在這個遊戲裡,其他的對手,已經各種頂級裝備。

在2005年的行業格局形成。在線視頻行業的老大應該是優酷(古永鏘)、土豆(王微)、六間房(劉巖)。

2008年進入在線視頻行業寒冬,六間房資本短缺,險些倒閉。直到2015年,六間房被上市公司宋城演藝以26億對價收購。

愛奇藝2010年進場,其背景依靠百度,只是進入晚了些。

2010年1月,百度投資組建視頻網站“奇藝”,龔宇出任CEO(龔宇,1968年出生,在清華度過了本碩博9年時間,工科學霸出身。他曾創立焦點網,先後擔任過無限訊奇、搜狐的CEO。 )如今,愛奇藝最大股東為百度,持股69.9%,第二大 股東為小米,持股8.4%,龔宇持股1.8%。

愛奇藝第二輪進場已無權參與第一輪遊戲,只能與優酷、土豆、樂視進入第二場更猛烈的廝殺之中。

樂視網2004年誕生,2010年登陸創業板,被追捧為A股視頻第一股(如今下場可見廝殺猛烈);

同期成立的,還有PPLive,後賣給蘇寧。

土豆2005年開播,搜狐視頻和優酷在2006年上線,2012年,優酷土豆合併,引起整個市場轟動。很多人認為,在線視頻的競爭,要結束了。

另一大佬酷6,在2009年被盛大收購,登上納斯達克,但此後鉅額虧損,甚至拖累盛大。

愛奇藝進入的2010年,正是混戰期間。

2011年,“奇藝”改名為“愛奇藝”,主攻正版長視頻。從成立第二年起,愛奇藝便開始了付費會員制,直到2015年移動支付普及,付費會員制終於開始爆發。

2013年,百度收購PPS,並將視頻業務與愛 奇藝合併。

愛奇藝發生第二次重大轉折,開始主攻獨家版權,瞄準了綜藝節目的獨家版權,包攬了當年綜藝節目風雲榜前十的綜藝節目中6家的獨家版權。

2013年底,愛奇藝斥資2億元,購買了2014年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 等5檔綜藝節目網絡獨播版權。 此外,《太陽的後裔》、《來自星星的你》爆火,讓愛奇藝脫穎而出。 《盜墓筆記》、《老九門》、《奇葩說》、《中國有嘻哈》……都給它帶來巨大商業價值,用戶付費數量激增。

2015年,優酷土豆退市,被阿里收購。

在線視頻市場,就像一個麻將桌。據互聯網觀察者錢德虎在虎嗅網的描述,伴隨著土豆、酷6、56、迅雷、PPTV的衰弱、轉型或賣身,搜狐視頻的掉隊、樂視遭遇資金危機,後來者愛奇藝與優酷、騰訊視頻一同搶佔了超70%的市場份額,坐穩在了第一陣營牌桌。

這,就是在線視頻行業的故事。梳理整個行業發展脈絡,你會發現,愛奇藝做對了四件事:

1)付費會員。

3)自制熱播劇。

4)技術投入。

可見視頻行業的兩大核心,分別是內容和技術產品。

自制網劇成爆款,盈利結構正在慢慢發生變化

愛奇藝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三塊:上廣告費、會員費、內容分發。

1)廣告收入

商業模式為視頻+廣告,即在視頻內容前插播廣告,下游客戶為廣告主。

2015年-2018年,在線廣告收入呈下降趨勢。

2)會員收入

商業模式為向上遊採購版權,供應商如影視製作公司、電視臺等,話語權取決於內容質量。

下游為視頻觀看用戶。

其中典型就是,2015年6月,愛奇藝推出的自制網劇《盜墓筆記》,由於會員可以提前觀看全部內容,而非會員則每週收看一集,該劇推出後,直接吸引了300萬新付費會員。2015年-2018年,會員收入呈 上升趨勢。

同期騰訊視頻付費會員4300萬,優酷付費會員3000萬,突破5000萬付費會員人數的愛奇藝,位列第一。

3)內容收入

商業模式為向其他視頻網站轉賣獨家內容,或銷售自制劇版權,下游客戶為其他視頻網站。

2015年-2018年,內容收入呈下降趨 勢。

注意,愛奇藝營收結構中,會員費收入從2015年的18.7%佔比,增長到2017年的37.6%。付費會員人數從2015年的1070萬,增長到2017年的5080萬,增加4.75倍。這就是收入結構上的變動。

愛奇藝—鉅虧90背後的財務密碼

至今鉅虧的愛奇藝,現金流缺異常彪悍,原因有二:

2)遞延收入。

當前,視頻三巨頭競爭非常激烈,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等視頻巨頭對比,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內容。

2015年-2017年,愛奇藝的版權資產主要包括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等,金額高達29.43億、53.77億、53.80億,三年複合增速為35.2%。累計攤銷為53.8億。對於視頻網站來說,這個會計科目中,藏著很大的智慧。對它的處理,只需要稍稍變 更攤銷方法、攤銷年限,就能影響上億利潤。因此,作為投資機構,必須關注版權的攤銷政策。

愛奇藝,按照屬性將版權分為獨家版權和授權版權。兩者在權限上有一個明顯區別,獨家版權可以再次出售給第三方,而授權的不可以。

對於獨家版權,愛奇藝採用基於歷史播放數據來攤銷,而對於授權版權,則按照直線法攤銷,未披露攤銷年限。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愛奇藝累計攤銷55.05億。而這,才是它賬面巨幅虧損的密碼。

2、財報密碼:關於攤銷方法,與同行不同的攤銷方式

我們找來幾家同業可比公司的攤銷政策,進行對比,來看愛奇藝的版權攤銷方法是否謹慎合理。

優酷土豆——對於獨家版權中的產生非直接廣告收入的,使用加速攤銷法,而對於特定的視頻內容,使用直線攤銷法。

Netflix——

90%的版權按直線法攤銷,最長攤銷年限為4年。

樂視網——

注意,對比幾大巨頭,能夠發現,版權類無形資產的攤銷,並無一定之規。巨頭NetFlix採取直線法攤銷,而愛奇藝採取分類攤銷。

仔細衡量,Netflix的折舊方式看似最簡單粗暴,但其實最為謹慎。

3、財報密碼:遞延收入

除了攤銷之外,遞延收入,也是視頻網站的特色會計科目,這個科目,主要來源於會員收入確認方式。

愛奇藝的收入確認會計準則下,收入確認需要滿足下列條件:

用戶在購買、支付完月度、年度會員後,才能開始獲得相應時長的會員服務,也就是說,雖然用戶充

值了會員,但愛奇藝並不能馬上確認為收入。

按照收入確認準則,則需要等到用戶的會員期結束後,愛奇藝才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確認收入。

以年度會員為例,假設我在2017年1月1日購買了愛奇藝的年度會員,那麼,要到2018年1月1日,會員到期,愛奇藝才能確認為收入。

而這部分會員費,則會進入遞延收入,相當於一般企業的預收款項。

據愛奇藝招股書,2016-2017年,愛奇藝的遞延收入為7.96億、16.35億,佔當期營收的比例為14.54%、9.41%。

但是,對於這部分金額,雖然愛奇藝不能確認收入,但實際上,用戶充值成為會員後,幾乎不會退款。

對於一家很火的視頻網站來說,會員收入會有兩個現象:

用戶偏向於購買長期會員服務;

而這兩個現象會對財報的直接影響就是,遞延收入的增加,因此,我們可以採用遞延收入變動這項指標,橫向對比哪家的會員業務更好。

2016-2017年,愛奇藝遞延收入的增長8.39億人民幣,佔會員收入的比例為21.16%、25.02%,增速為18.13%。

對比同業的netflix,2016\u001f2017年,遞延收入增長1.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8億),佔會員收入的5%、5.3%,增速為5.3%。

綜上研究邏輯,結論如下:

對比中美兩家互聯網視頻巨頭,Netflix和愛奇藝,都值得長期跟蹤研究。儘管愛奇藝目前鉅虧,但如果從現金流角度,以及過去的發展重要節點上的戰略決策來看,未來完全有可能對標Netflix。

而關注的重點,就是版權投入(內容產業的核心護城河),遞延收入(代表會員付費意願)。

在以視頻為代表的內容產業鏈上,無論產業鏈的哪個環節,上游IP製造商,還是下游的視頻分發平臺,其實,核心就是四個字:內容為王。專心深耕優質內容,必然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