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曆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君主——查理一世國王與他的盔甲武備

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是詹姆士一世次子,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國王,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自25歲登基之後,堅信天賦君權,獨斷專行,無論在政治還是宗教主張上都不得人心,同英國國會的關係日趨緊張。查理一世出生於蘇格蘭,有著濃厚蘇格蘭口音以及嚴重口吃,這更加深了英格蘭民眾對君主的不信任。他同國會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1642-1649年間的兩次英國內戰,國王兩度戰敗,超過8萬國民戰死(當時英格蘭總人口亦不過500萬)。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國會以叛國罪送上了斷頭臺。這是英國曆史上唯一一位被以國王身份被處死的君主。(雖然有人認為16世紀的“9日女王”簡·格雷才是首位被處決的英國國王,但通常歷史學家並不認可她的正統性)

很多西方歷史愛好者會情不自禁地將查理一世與海峽對岸境遇相仿的悲劇君主路易十六相提並論,不過在我看來,二人的執政風格與個人性格其實大相徑庭。路易十六心懷仁慈,當巴黎革命群眾衝擊王宮時制約麾下的瑞士衛隊不得過度使用暴力,最終束手就擒;而查理一世則信奉絕對王權和鐵腕治國,面對國會掣肘,甚至不惜對自己的人民開火。不過兩位君主均站在了歷史潮流的對立面,也難免被殘酷的浪潮所吞噬。

與相對軟弱的路易十六不同,查理一世自幼習武,對軍事頗為熱衷。作為詹姆士一世次子,他原本並無機會登上王座(或許也會因此而躲過一劫),然而造化弄人,其兄長亨利·弗雷德裡克王子18歲便染病英年早逝,12歲的查理不得不接過王儲的重擔(威爾士親王)。據說查理在童年時代曾患上過佝僂病(因缺乏維生素D而導致的骨骼發育不良與變形),身形瘦小甚至有些畸形。但查理爭強好勝,通過勤奮地軍事鍛鍊,成為了一名公認的優秀騎手、神槍手和劍客。英國皇家軍械博物館收藏了一套1610年為十歲的查理王子打造的兒童盔甲,見證了這段珍貴的歷史。

盔甲高90.67釐米,重5.27千克,以10歲男童標準,明顯有些發育不良。頭盔為經典的輕盔樣式,表面飾以鱗甲浮雕,盔頂則盤踞著龍形飾物,乖巧可愛。類似帽簷的部位做成小怪獸腦袋的上半部分形態,與盔面的鱗紋十分和諧,兩粒鉚釘做了眼睛,而怪獸的喙正好是帽簷尖端凸起的位置。可以想象,10歲的查理身披這套甲冑舞刀弄槍必然相當吃力,但他能夠克服身體缺陷,堅持以恆地練武,也堪稱難能可貴。

在亨利王子意外病逝後,查理繼承了哥哥的一套精美禮儀全身板甲,同樣幸運地保存至今。這套盔甲高169釐米,全重達33公斤,通體鎏金,並且雕刻了極為細膩的花紋圖案。它不僅僅是一套盔甲,也是象徵著皇家尊嚴的藝術品。

當然,查理一世對武器盔甲的熱愛並不僅僅是處於禮儀的需要。他自青少年時代起便一擲千金,瘋狂地收集各式精良的軍事裝備,本人擁有多套全身板甲(英格蘭在亨利八世統治時期建立了格林威治盔甲工廠,從歐洲各地引進人才,使英格蘭的盔甲製造技術終於達到了一流水平)。查理一世寵愛的佛蘭德偉大畫家、英國首席宮廷畫師安東尼·範戴克爵士(Sir Anthony van Dyck,1599年3月22日-1641年12月9日)曾經為國王繪製了許多肖像畫,其中相當一部分為戎裝像,由此可見查理一世對軍事的喜愛。

收藏於荷蘭的查理一世盔甲

查理一世的戎裝像

17世紀初,歐洲已經開始全面由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過渡。查理一世對新式火器也十分熱衷,本人經常練習射術,加上他酷愛打獵,經過多年訓練,也成為了一名優秀射手。英國皇家軍械博物館同樣珍藏了查理一世的御用手槍和獵槍。

查理一世的手槍

查理一世的獵槍

看到這裡,恐怕一些讀者難免心生疑惑:如此“武藝高強”的國王,為何會在英國內戰中一敗塗地,身首異處?

按照同時代一般標準,查理一世的確算得上知兵的國王,然而他在戰略上和政治上並不善於審時度勢,也未能收買人心,鞏固執政基礎,最關鍵的是,他有一位難以企及的對手——未來的“護國公”奧利弗·克倫威爾。克倫威爾在政治和軍事兩方面都極具天賦,他擔任“護國公”短短數年時間,便讓英國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強權,這都是查理一世難忘項背的。敗給這樣一個拿破崙式的梟雄,查理一世並不冤枉。

克倫威爾戎裝像

1649年1月30日,那位自幼苦練武藝的查理一世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倫敦白廳宴會廳前搭起了斷頭臺,倫敦市民萬人空巷,來圍觀國王的處決。據說查理一世臨行前特意穿了兩層襯衣,以免因寒冷發抖,最終被市民們誤以為貪生怕死。他留下的最後遺言只有一句:

“朕將從肉身轉變為不朽,不復蒙塵。”

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劊子手的身份一直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