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深藏40年小店,食客来自天南海北,唯一美食却讲出一段历史


“来了!老样子,大份不放辣?”未到中午,小店内已经由老主顾陆续上门,原本冷清的店里逐渐热闹起来。这家店不大,只有几十个平方,而且藏身油田大院内,但熟悉的人却知道,这家店已经有些年头,很多老主顾,也已经从年轻变成如今儿孙满堂的老头老太太。


在这里吃饭,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凉皮,但就是这样一家单一的店,却足足开了近40年。一张张晶莹剔透的面皮被吴秀梅揭下,手起刀落,一张完整的面皮被切成了长条放入碗中。
小店的一个角落,是店主吴秀梅为了应对中午的高峰期,而早早准备好的凉皮,碗里只有刚切好的面皮跟黄瓜丝,摞了足足有数层之高。
凉皮源于陕西,为啥却被不远千里带到了这座小城?其实,这背后还有一段历史,那就是当年油田工人援建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汇聚小城,带来的除了是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那不同的文化以及各色的美食。
一碗凉皮承载了一段历史,吴秀梅的小店中很大一部分老主顾就是当年的石油工人,以及如今的石油子弟,可以这样说,她的食客来自于天南海北。“好吃,吃了几十年了,那时候的俊闺女都变成老太婆了。”店里,退休已多年的老人打趣了起来。
“我也是,吃第一口就迷上了,以前别说吃了,就是见都没见过。”吴秀梅说,自己的这门手艺是跟陕西老家的婆婆所学,也跟随丈夫把凉皮带到了这里,从一个小摊开成了这家远近皆知的小店。
吴秀梅的这家店起名“姐妹凉皮”,如今却只剩下了妹妹。“姐年龄大了,干不动了,除了偶尔来过转转,其他时间都是我自己在这忙。”吴秀梅沉声说道,她说时间咋就过得这么快,转眼就快40年了,自己都老了。
案板上几桶配料,是吴秀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并结合顾客的习惯进行调制,葱油、辣泡菜、花生碎,这是许多地方的凉皮中所没有的。
这是吴秀梅精心调制的葱油,葱已炸的焦酥,葱香味格外诱人。
这是吴秀梅自己腌制的辣泡菜,让人食欲倍增。
抓一把弹性十足的面筋,淋几勺香气四溢的麻酱,撒一层脆爽清口的黄瓜丝,最后喜辣的的再舀上一勺精心调制的辣椒油,一碗凉皮就此做好。
鲜、酥、酸、辣、脆、爽,一碗凉皮将这些味道全部包含,加上白滑的面皮与充满较劲的面筋,这样一碗凉皮,怎能不叫人流口水。
“现在一天也就能做四百来碗,六块钱一碗,比一些地摊贵一块,但这一碗绝对也不会让人吃亏!”又调配完一份凉皮,吴秀梅介绍起来。“哎!真是老喽,站这俩钟头腿和胳膊就不住的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