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美个别政客对暴乱活动视而不见 欲操作香港话题


QUESTION

直新闻:美国参议员克鲁兹最近表示说,“他在香港没有见到相关暴力行为”,你怎么看?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我想说的是,你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有办法让一个装作盲人的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眼见不一定为实,说的不一定就是真看到的,因为他根本不想看到自己不想看的东西,即使看见了,也可以信口开河。克鲁兹、卢比奥等参议员将反华作为自己的工作。克鲁兹在美国参众两院就所谓的“香港民主与人权法案”进行表决之前,跑到香港来,并不是为了了解香港的情况,而是与香港的激进暴力分子搞串联,来打气,为参众两院的表决提供弹药。无论外交部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发表了声明,驳斥克鲁兹的谎言,特区行政长官也取消了与克鲁兹的会面。像克鲁兹这样的干预中国国家主权和内政的参议员是不应该登上中国的领土的。

香港的街道集会活动,参与人员在减少,但是蒙面黑衣人的暴力活动却在不断升级,克鲁兹对于香港出现的暴乱活动视而不见,却与那些香港的极端分子会面。香港的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看到西方媒体也经常将香港的事态放到了头版头条,而克鲁兹身为参议员,难道没有读过这些报道?在香港期间,公然说谎,我想这不是关系到克鲁兹这个人人品和良心的问题,如果他是个普通人,即便说谎,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克鲁兹身为参议员,他代表着美国,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无非就是让美国国会通过所谓的法案,将香港变成美国制衡中国的一颗棋子。对于克鲁兹这样“不受欢迎的人”,还是应该让他离开香港。


QUESTION

直新闻:本周末,一名蒙面黑人以利器从背后袭击警察,这名警察被送往医院抢救,发生袭警这样的恶性事件,您怎么看?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香港曾经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安全的城市,黑衣蒙面人正在破坏香港这一形象。一座城市,如果连警察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那谁是安全的呢?如果连警察都敢袭击,那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对于特区政府推动的反蒙面条例,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有蒙面人就提出,为什么警察能够戴头盔呢?我想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已经暴露了所谓的抗议活动的本质并不是表达政治诉求,而是与警察部队对抗,而现在又出现了袭击警察这样的恶性犯罪事件。有人也在问,为什么警察没有开枪,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别说袭击警察,就是对警察安全构成威胁,就构成了开枪的条件。在过去四个月时间里,香港警察保持了高度的克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忍辱负重,但是港警秉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理念,没有人在这场激烈对撞中丧命。焚烧国旗、破坏地铁,打砸商店,再到袭击警察,我们可以看到,香港面临的挑战并不是抗议活动,而是一场不断升级的暴乱,那些在街头闹事的人,根本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而是要挑战“一国两制”、挑战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如果街头政治常态化,打砸抢常态化,那香港就失去了未来,香港警察的隐忍和克制并没有错,但是,不能让暴乱分子将警察的善意当成了懦弱。要知道警察代表的权力是法治的底线,一旦底线被突破了,将会花费更大的代价,才能恢复秩序。


QUESTION

直新闻:面对香港的局势,有香港学生投书媒体,反对暴力,你怎么看?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是一个学习知识和生产知识的场所,而现在校园里贴满了政治标语,教师在课堂上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校园越来越政治化,这种场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想要的。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不能成为政治的角斗场。一些年轻人对一些事情一时想不通,或者受到一些政治势力的蛊惑,走到街头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强迫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也参与到越来越暴力的活动中,那就是在犯罪。如果学生之间开始使用所谓的私刑,威胁他人的人身自由,我想最后的结果是人人自危,社会秩序的倒退和败坏。有女学生声称遭到警察性暴力,引起一片哗然,但是很快这名女生又改口,也提不出具体的证据,即便这样的指控,也会引起校园的波动,很多教师联名支持这位学生。这是香港当前面临的困境,立场优先于事实,这种撕裂的社会情绪是香港的一大挑战,也是特区政府和香港警察的挑战。事实和法律是社会秩序和正义的前提,如果谣言满天飞,是非曲直的标准没有了,那人心就乱了。特区政府呼吁香港民众与暴力分子割席,而投书媒体表达渴望校园回归宁静的学生,也代表了香港恢复秩序的民心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