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x Arion SSD固態硬盤外接盒 具備 USB-C 3.2 Gen 2 傳輸能力

隨著 M.2 NVMe SSD 固態硬盤零組件普及,加上入手價格變得親民,讓不少消費者選擇作為計算機或筆電設備的升級首選之一,更有不少品牌廠商推出攜帶與實用性兼備的固態硬盤外接盒,讓使用者能夠享受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自由搭配的大容量儲存空間。ASUS 在今年 Computex 大展上推出了 ROG Strix Arion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這款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具備電競風格外觀設計,搭配鋁合金外殼還有我們熟悉的 RGB 燈光效果,並具備 USB-C 3.0 Gen 2 端口,支持最高每秒 10GB 數據讀寫速度,在潮流之下也有高速讀寫的性能表現。

外盒包裝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外接盒本體設計,搭配 RGB 燈光也是主打的特色之一,下方則印有產品型號,以及 M.2 NVMe SSD 外接盒,與配備 USB-C 3.2 Gen 2 的規格字樣。包裝盒後方則印有詳細規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外盒包裝正面

外盒包裝背面

外盒左右兩側則分別印有隨附配件,各位在開盒後可以搭配檢查,另外較傳統硬盤提升 10 倍讀寫速度、雙散熱片,以及支持 M.2 PCIe NVMe SSD 固態硬盤等功能特色,也都可在包裝上看到。

功能特色

隨附配件

將配件一字排開,可以看到兩條不同規格傳輸線、外接盒本體、使用說明文件、Sim 卡針、掛勾式保護框,以及 R 字樣的鉤環。

為了提供不同設備具備的不同規格傳輸端口,隨機附上 USB-C 對 USB-C 傳輸線,以及一條 USB-C 對 USB-A 傳輸線,貼心的配件配置。

隨附的 Sim 卡針,它就真的是 Sim 卡針...如果你也是 ROG Phone 或 ASUS ZenFone 智能手機的使用者,一定對它有很大的印象,因為這配件很重要但也很容易弄丟...在這款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產品中,它是用來開啟外接盒蓋的設備,當然要用它來打開手機的 Sim 卡插槽也沒有任何問題。

外接盒採用全鋁合金金屬打造而成,正面與背面則用了兩種不同紋路風格設計,藉此做出手感上的差異,也讓使用者更容易辨別。外接盒正面的 ROG 標誌與上方的透明飾板,則具備 RGB 燈光配置,背面則有紅色字樣的 ROG Strix Arion 品名文字。

外接盒背面

外接盒正面

外接盒下方可以看到 USB-C 3.2 Gen 2 端口,左側的小孔就是開啟外接盒蓋的孔位設計。

使用隨附的 Sim 卡針稍微出一點力就可以將斜紋路設計的盒蓋打開。

盒蓋上方則可以看到大小與型式不同的導熱膠配置,外接盒內則有電路板與固態硬盤插槽等硬件配置。

導熱膠

硬盤插槽

ROG Strix Arion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則支持 2230 / 2242 / 2260 / 2280 尺寸的 M.2 PCIe NVMe M Key 或 B+M Key 接口的 SSD 固態硬盤,最大儲存容量則可達 2TB,下方也有固定用螺絲配置。

PCIe 插頭

手轉螺絲

固定 SSD 的螺絲可以用手轉的方式放鬆或鎖緊,但如果擔心不牢固的情況,也可以使用 Sim 卡針背面來進行鎖緊的動作。

小編這次準備 Kingston 所出品的兩款 M.2 PCIe NVMe SSD 固態硬盤來進行試用,上方是 KC2000 2TB 容量,下方則為 A2000 1TB 容量產品,均為 M.2 2280 尺寸規格,並採用 NVMe PCIe Gen 3.0 x 4 信道傳輸接口。但兩款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則有所不同,KC2000 2TB 具備最高 3,200/2,200MB/s 連續讀寫速度,而 A2000 1TB 則具備 2,200/2,000MB/s 連續讀寫速度。
當然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好品牌的固態硬盤,只要規格尺寸有支持的產品都可以在這個外接盒上使用,像是網友口耳相傳的 Intel 660P SSD 固態硬盤等,都可以自由搭配。

首先小編先裝上 KC2000 2TB 的 SSD 固態硬盤,在安裝時請注意後方固定用的螺絲,要先卡在 SSD 固態硬盤的固定槽上,接著在依照正確方向進行安裝,最後將螺絲鎖緊即可完成,安裝與拆卸的方式真的相當簡單。
不過小編髮現採用雙面閃存配置的 KC2000 2TB 固態硬盤,由於產品厚度較厚的關係,雖然使用上是完全正常,但就是有種沒有蓋緊的感覺。

KC2000 安裝

盒蓋狀態

小編先用筆電先進行測試,SSD 固態硬盤為 Kingston A2000 1TB,為了適用於 macOS 與 Windows 兩種操作系統,小編將硬盤格式化成 exFAT 格式,磁盤大小則為默認的 4KB,以這樣的格式進行讀寫速度的測試,且均使用 USB-C 對 USB-C 傳輸線進行連接。首先在 macOS 10.15 操作系統下,使用 AJA System Test Lite 軟件進行測試,測得的連續讀寫速度為 963/944/MB/s。

至於 Windows 10 操作系統中環境中,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性能表現為 867.6 / 865.1 MB/s,TxBench 性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性能測試中,獲得 1015.266 / 992.350 MB/s 的性能表現,最後則是 AS SSD Benchmark 的循序讀寫性能為 925.63 / 917.65 MB/s。

在進行讀寫性能測試時,小編也實際測試一下外接硬盤盒的溫度,最高溫出現在中央的位置,溫度最高落在 30.1~30.3 度,實際用手感受一下是沒有燙手的情況,整體的散熱效果算是相當優異。

小編也用這款 ROG Strix Arion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來搭配 ROG Phone 來使用,不過直接用 USB-C 傳輸線進行連接,是無法讀取到固態硬盤的儲存空間信息,當然也是無法使用。

但如果是使用 ROG Phone 專用的 Mobile Desktop Dock 底座,通過 USB-C 對 USB-A 傳輸線來使用,就可以順利使用文件儲存與管理的功能,因此如果有想要同時擴充筆電或智能型手機的使用者,這也是個不錯的升級選項。
如果平常想要攜帶 ROG Strix Arion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出門,通過 R 型的掛鉤可以將產品吊掛在包包釦環上。

也因為這款外接盒採用散熱性較佳的鋁合金材質打造,再加上保護框跟 R 型掛勾的重量來到 119g,拿起來也算是頗具份量,但整體的攜帶性還算是相當足夠的。

整體來說,ROG Strix Arion SSD 固態硬盤外接盒,具備與市售同類型外接盒不同的造型設計,搭配電競感十足的 RGB 燈效,支持多款尺寸的 SSD 規格,此外,具備 USB-C 3.2 Gen 2 傳輸能力,同時也支持向下兼容的特點,小編特別去查詢一下目前市售的 M.2 外接盒,大多數僅支持到 USB-C 3.1 Gen 2 的規格,所以即便價格稍貴一些,且體積較大一些,但小編認為還算是很值得入手的一款隨身周邊設備。(via.mobil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