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茅田:亮黨員身份 當“六員”標兵

記者 劉波 通訊員 張鑫雨 杜永平 譚晶

“六員”標兵組織刺繡技能培訓活動。

“你憑什麼管我們的事?”“我是黨員!”“我們是鄰居,最清楚你們兩家的山林界線,應該站出來說直話!”前不久,建始縣茅田鄉三道巖村76歲黨員餘傳道主動上門處理鄰里糾紛時,面對質疑,回答堅定。1108名農村黨員深入群眾中,亮出“我是黨員”身份,人人爭當黨的聲音傳遞員、鄰里糾紛調解員、產業發展示範員、大小事務監督員、鄉風文明倡導員、脫貧攻堅戰鬥員“六員”標兵,黨徽閃耀照亮山鄉,黨旗高高飄揚在百姓心中。

敢於亮身份

前些年,在茅田鄉,像餘傳道一樣,許多農村黨員在主動自覺服務群眾時難免會遇到類似“你憑什麼管我們的事”之類的尷尬事,這一普遍關注的“痛點”如何破題?

“辦好農村的事,關鍵在黨。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強起來,黨員隊伍必須硬起來!”鄉黨委書記馮成碧說。

去年以來,該鄉黨委在深入開展“支部授旗、黨員授星、文明戶授牌,推動精準扶貧”活動中,把激活農村黨員隊伍作為重中之重工作來抓,要求全鄉農村黨員佩戴黨徽,理直氣壯亮出“我是黨員”身份,出臺《茅田鄉發揮農村無職黨員等作用爭做“六員”標兵實施方案》,毫不吝嗇給農村黨員位子,高位推進,真正讓廣大農村黨員無職有為。

群雁高飛頭雁領。該鄉黨委要求各村黨支部致力創建“一條板凳”機制,發揮“六員”作用,主動走到身邊群眾中,不管大小事,到群眾家裡坐一坐,面對面宣傳黨的好政策,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心與心交流,讓農村黨員與身邊群眾更貼近,有效改善和提升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指數,群眾的幸福指數和基層自治能力指數。

“針對我們農村黨員出臺專門綱領性文件,給我們亮身份、給位子,真正使我們從過去幕後到自覺服務群眾,理直氣壯站在前臺,變成一種義務,一種責任!”採訪中,該鄉農村黨員說出掏心窩子話。

措施大突破

“千措施,萬措施,一定要大膽突破常規,含金量高,真正讓農村無職黨員看到希望!”專題會上,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範妮及班子成員態度鮮明。

組織強有力調研專班,深入走訪座談、走訪調查,力度前所未有,大膽突破,出臺的《茅田鄉無職黨員“六員”積分管理辦法》,極具吸引力。

首先,凸顯“有為有位”,精準設崗,細化實化農村無職黨員爭做“六員”標兵活動,進一步明確“六員”標準,設定崗位,用崗位責任增強無職黨員工作推進落實。

其次,實行含金量極高的“履職計分、失職扣分”雙向積分管理制度,嚴格獎懲,規定所有“六員”基礎分為80分,採取一年度一清算辦法。

建立臺賬,並利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對“六員”發揮作用情況進行跟蹤考核和情況通報,並接受黨員、群眾質詢評價。同時嚴格考核並充分運用考核結果,鄉黨委根據各村(社區)支部的積分排名和工作成效進行雙向考核,對工作積極、表現優秀、成效良好的評選為“六員”標兵,進行表彰;對錶現差、低於60分的“六員”由村黨支部進行體現教育,並責令限期改正,督促本人積極履行“六員”職責。

特別是由鄉政府安排經費到村,對考核合格的“六員”標兵按照每年一定的標準發放誤工補助,進一步激發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確保“六員”標兵勞有所得。

第三,大力實施組織人文關懷“成長工程”,練就農村黨員服務群眾本領。要求必須發揮村支部引領作用,確保工作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推進。特別規定,“六員”中優秀人員有志參與村級事務的,在具備年齡、學歷等基本條件下,優先納入村級後備幹部,在村幹部換屆、調整過程中予以優先考慮。

條條措施,樣樣乾貨,讓許多農村黨員眼前一亮,評價為“含金又含情”。

幹出好模樣

“你一個吃皇糧的退休幹部,村民修路關你什麼事?”“因為我是共產黨員,黨員沒有退休時。換句話說,假如你們住在十一組,至今不通公路,心裡是什麼滋味?”前不久,餘傳道調解修路矛盾時,一席話說得村民再也沒吱聲。

“黨的政策好,這麼好的路我們要珍惜!”如今,在夢花嶺村,退休的老支書袁典緒常常帶領村民上路打掃衛生,發揮餘熱。

黨員王德賢是一個愛琢磨“鑽”發展的人。4年前,他從電視上捕捉到種天麻致富的信息,聯想到雪巖頂土壤、氣候非常適宜種植天麻,於是到附近山裡挖野生天麻,自制種子、買菌苗、授花粉,試種成功。周邊村民想種植天麻,他無償指導技術,如今天麻已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把戲砣,砣把戲,把戲砣裡唱把戲!”這是昔日把戲砣村窮吵惡鬧的真實寫照。如今在農村老黨員楊運階等人帶領下,積極投身矛盾糾紛化解、鄉風文明建設和產業發展中。

沐浴黨的好政策,為了鄉親們吃上水,鐵廠村農村黨員帶領鄉親簽下生死契約,按下鮮紅手印,絕壁天地引甘泉,感天動地。組與組、村與村的農村黨員比,爭當“六員”標兵,你追我趕,在茅田大地上,書寫無愧新時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