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21世紀"超牛"技術:預計2020年,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元

膜分離是一種高效的新型分離過濾技術,在環保、醫療、化工、新材料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業內甚至有"誰掌握了膜技術,誰就掌握了21世紀"的說法。

預計到2020年,僅在我國的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元。近日,《陝西日報》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依託"膜分離"技術,將該成果作價3000萬元與企業共建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了報道。

為激勵團隊創新,學校將股份的90%獎勵給成果完成團隊。其後,成果完成團隊又通過現金入股,最終佔公司股份超過50%,實現對公司的絕對控股,最大程度保證成果完成人的權益。學校以該項目為示範,建立了"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資本運營"的成果轉化鏈,形成了"研究院+公司"的成果轉化新模式,並進行復制推廣,組建了一批研究和成果轉化平臺。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王磊教授及其團隊很早就開始對膜分離技術的應用研究。2015年,團隊與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先後在蘇州成立兩家公司,建成投產當年,就分別實現產值過億元和7000餘萬元。2016年4月,陝西一家媒體報道了王磊膜分離研發團隊技術成果催生蘇州兩家高產值企業的消息,引起時任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對陝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度關注,並作出重要批示。同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便以膜分離技術團隊為依託成立了"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陝西省膜分離重點實驗室",同時成立了"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創性地把基礎研究平臺、科學研究基地與成果轉化推上了快速通道。團隊的多項發明專利有了發揮作用的戰場,形成了"聯合研發平臺——眾創空間(專業孵化器)+校園種子天使基金"於一體的產學研創新模式,孵化的企業也正在健康發展。

近年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投資設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建築科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依託學校學科優勢特色,積極探索實踐"研究院+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先後組建了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大裝配式鋼結構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大靜態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業,搭建起了一批研究成果轉化平臺。通過這些平臺開展多學科協同創新,服務學校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形成了獨具建大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為陝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素材來源:陝西傳媒網、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官微、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