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進行時】加大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宣傳力度 推動創建“無黑”城區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市委、區委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決策部署,今年以來,區金融局將掃黑除惡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主動擔當作為,聚焦“套路貸””校園貸”等金融領域典型黑惡犯罪,廣泛開展宣傳發動,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精神進社區、進公園、進高校、進企業、進樓宇……引導廣大居民群眾自覺抵制非法金融活動,讓黑惡勢力無處遁形。

宣傳活動“進社區”

宣傳活動“進公園”

宣傳活動“進高校”

宣傳活動“進企業”

宣傳活動“進樓宇”

宣傳活動“進廣場”

宣傳活動“進機構”

結合群眾生活工作實際情況,區金融局重點宣傳講解了以“套路貸”、虛擬貨幣、消費返利、養老服務等名義進行的涉黑涉惡非法金融活動及其防範方法,並對掃黑除惡舉報辦法進行了推廣普及。年內累計組織宣傳活動17次,發放宣傳資料16000餘份,20000餘名群眾參與。

擦亮!眼睛!警惕三種“套路貸”

第一種是“房貸”類“套路貸”。犯罪嫌疑人針對名下有房產的客戶,誘騙其貸款,層層設置違約陷阱,製造銀行流水痕跡,通過暴力討債或法律訴訟,達到強佔受害人房產的目的。

第二種是“車貸”類“套路貸”。犯罪嫌疑人針對抵押機動車的客戶,故意設置各類陷阱,以沒有按期還款或者車輛GPS信號失聯為理由,惡意造成受害人“違約”,將車輛強行“拖走”或者使用備用鑰匙悄悄開走,迫使車主支付高額的“違約金”和“拖車費”。

第三種是“現金貸”類“套路貸”。犯罪嫌疑人以網絡借貸平臺和借貸APP應用為依託,以有消費需求又無經濟實力的年輕人、在校大學生、無業人員等群體為主要侵害對象,以“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進行虛假的宣傳,引誘其落入“套路貸”陷阱。受害人簽訂借款合同的時候,除了要提供正常借款需要收集的姓名、身份證、住址、銀行卡、社保、公積金等財產信息以外,一般還被要求提供超出正常收集範圍的個人信息,比如微博認證、手機裡面的通訊錄、微信通訊錄,甚至手機服務密碼。一旦發生他們認定的所謂“違約”情形,犯罪團伙就通過微信、電話對受害人的近親屬、好友,以及所有的社會關係人進行騷擾、辱罵、威脅、恐嚇,採用發受害人頭像PS的喪葬、低俗、淫穢照片等手段進行催收。

公安機關提醒


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理性借貸


二要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貸款,莫為“無抵押”、“低門檻”、“秒放款”等虛假借貸廣告所惑。

三是一旦發現遭遇“套路貸”,要注意收集證據與線索,及時向警方報案,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掃黑除惡 淨化社會

構建和諧 創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