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僅美貌驚為“天人”,書畫詞賦均卓爾不群

她是畫壇絕豔的三才女陸小曼、吳青霞、周煉霞之一,又有說她是滬上四大美女周煉霞、陸小曼、吳青霞、汪德祖之一,但書畫詞賦均卓爾不群者惟有周煉霞,配上她脫凡的美貌,實在驚為“天人”。

她是近代最優秀的女畫家、女詩人、女詞人之一。14歲始學畫,先後師從尹和白和鄭凝德,17歲起學詩,師從朱古微,後又從蔣梅笙學詞。詩詞多佳句,著有《學詩淺說》、《螺川韻語》等。

周煉霞:(1908-2000年)江西吉安人,生於湖南湘潭。原名紫宜,又名茝,字霱(音玉,祥雲之義),號螺川,室名螺川詩屋、懺紅軒,筆名煉霞、懺紅、娑紅、紫姑、秋棠等,後來以煉霞行世。

周煉霞首先是幸運的,她出生於湖南湘潭詩禮簪纓之族。從小生活富足,家裡傭工很多。她在《新年回憶》一文裡記載了童年時過新年的情景:

一早起來,頭髮梳得滴光,辮梢上墜一支紅絲須頭,瓜皮帽的前額,綴一塊紅寶石,黑緞團花馬褂,藍莊絨緞袍,最好玩不過的是:腳上那雙特製的繡花小靴,雪白的粉底,怪玲瓏,怪精緻的,真叫我永遠不會忘記啊!

尤其幸運的是,周煉霞有位開明的慈父。父親周鶴年精通詩畫,對兒女很是疼愛。周煉霞幼承庭訓,父親每年送給她的新春禮物中必有一枝毛筆,並寫下一句祝賀的韻語以茲鼓勵。周煉霞思維敏捷,常常與父親對詩。年稍長後,周鶴年又將女兒送去學詩畫,沒有男尊女卑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迂腐觀念。

童年時的蒙學薰陶了周煉霞的靈性,練就了她的語言敏感度,為她未來躋身於才女行列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礎。周煉霞9歲時隨父移居上海,這裡成就了她的一世芳名。

周鶴年在上海為女兒聘請了鄭德凝教畫、朱孝臧填詞、蔣梅笙作詩,這三位老師都是一時名宿。尤其朱孝臧,為詞壇執牛耳者,可見周鶴年的良苦用心。而周煉霞也不辱父命,所作詩詞,名動一時。

早年輯有《小螺川詩稿》,晚年有《螺川韻語》,至今為人所傳誦的有《西江月·寒夜》:幾度聲低語軟,道是寒輕夜猶淺;早些歸去早些眠,夢裡和君相見。丁寧後約毋忘,星華灩灩生光;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

周煉霞還有很多詠情詠物詩都寫得很好,她非常善於將自己的感受找到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一語觸的,令人佩服,這可以看出周煉霞有極好的語言天賦。然而畢竟是生活太優越,體會不到人間疾苦,所以早年詩詞只能是才情有餘而至味不足。

劉心皇在《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中說:“周煉霞,號稱‘鍊師娘’,當時,與蘇青、張愛玲、潘柳黛等齊名。‘鍊師娘’不能不說有些才氣,書畫詩詞都有相當造詣,姿容也在女作家中最為豔麗。”文學史著作中評到周煉霞,這恐怕是惟一的一次。

冒鶴亭是近代詩壇大家,德高望重,對周煉霞的詩詞卻推崇備至,屢屢向人推薦。許效庳是詩界一狂人,他能看上眼的沒有幾個,與周煉霞卻十分投機,常去與之暢談詩詞,歸來稱“畫院中人,論詩詞,周煉霞第一,愧煞鬚眉。”

她有一首小詞《寒夜》:幾度聲低語軟,道是寒夜猶淺。早些歸去早些眠,夢裡和君相見。丁寧後約毋忘,星華灩灩生光。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的確是頗得婉約派的真傳,有李易安的韻味。

周煉霞才思敏捷,一次,書畫裝裱大師劉定之做壽,繪像徵題。冒鶴亭覺得難以下筆,裝裱只是匠人手藝,無典可用。正在躊躇,周煉霞說道:白描為之,何必拘泥於典故,即成七律一首:瘦骨長髯入畫中,行人都道是劉翁。銀毫並列排瓊雪,寶軸雙垂壓玉虹。補得天衣無縫跡,裝成雲錦有神工。只今藝苑留真譜,先策君家第一功。

周煉霞天生麗質又有絕頂聰明才智,更難得的是她將機敏、詼諧、灑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她色彩絢麗的品性人格。按陳巨來記敘:周煉霞生性機敏詼諧,幽默風趣,在上海詩書畫界是有名的。

周煉霞天生麗質又有絕頂聰明才智,更難得的是她將機敏、詼諧、灑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她色彩絢麗的品性人格。按陳巨來記敘:周煉霞生性機敏詼諧,幽默風趣,在上海詩書畫界是有名的。

有一天,北京畫家周懷民到上海,吳青霞特在家中設宴招待,邀請唐雲、江寒汀、陳巨來、周煉霞作陪。席間,陳巨來請江寒汀作一扇面,內容為梁祝化蝶,又請唐雲補草,周煉霞補花。

當時,正當盛夏,為防汗漬,周煉霞補花時從懷裡抽出一塊大手帕蓋在扇面的另一半上。唐雲見了,便戲謔道:“這手帕這麼大,是男人手帕麼?”周氏笑答:“是的。”唐雲強奪了去,說:“歸我吧!”周氏不動聲色道:“拿去不妨。”接著又說:“你拿的是我兒子揩鼻涕用的手帕。”滿座傾倒,唐雲只好笑著把手帕還給她。

又有一次,周煉霞到吳青霞家中閒坐。吳青霞篆香閣中有一巨案,長尋丈,闊三尺許,乃獨杏木製成,購自吳中。吳青霞說這是為彭玉麟繪梅花而特製的。周煉霞聞之,笑對青霞說:“原來是‘彭公案’。”其機敏詼諧如此。

晚年的周煉霞依舊光彩照人,舉手投足,不失當年風範。一位友人索其近照,周煉霞回寄了兩首《卜算子》,有這樣幾句:“已是醜奴兒,那復羅敷媚?綠意紅情得暮春,弄影全無謂……”

又有一次,周煉霞到吳青霞家中閒坐。吳青霞篆香閣中有一巨案,長尋丈,闊三尺許,乃獨杏木製成,購自吳中。吳青霞說這是為彭玉麟繪梅花而特製的。周煉霞聞之,笑對青霞說:“原來是‘彭公案’。”其機敏詼諧如此。

晚年的周煉霞依舊光彩照人,舉手投足,不失當年風範。一位友人索其近照,周煉霞回寄了兩首《卜算子》,有這樣幾句:“已是醜奴兒,那復羅敷媚?綠意紅情得暮春,弄影全無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