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N将如何发展——美国海军未来航母选项(十)

在对各种改型进行比较时,必须始终牢记现有作战力量具有服役寿命较长的特点。本研究小组预计POR作战力量将达到预期服役寿命,而且CVN 79和CVN 80都将按时完成建造并交付。本研究报告探讨的替换将在本世纪40年代初开始实施,而美国海军现役航母力量在本世纪中叶之后仍然具备原有作战能力。然而,在选择不同改型之后将会形成相应的作战能力,此类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总体作战力量采用何种构成,CSG都将在联合作战力量其他组成部分难以迅速进入的战区之内执行部署任务。

本研究小组在上文曾讨论过航母为支援舰载机联队以及CSG其他行动而需要具备的不同性能。所有此类性能都能够单独衡量和比较。然而,基于一系列原因,美国海军选择SGR作为福特级航母的KPP之一,并在该级航母的作战需求文件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能够连续保障舰载机每天出动160架次,而一架次被界定为1架舰载机在连续75分钟(1+15)的行动周期内的起飞和着舰。

福特级航母的作战需求文件在将SGR作为KPP指标时的相关表述如下:“CVN 78关键性能参数——架次出动率:具备作战部署能力的战机连续出动160/220架次/连续30天内每天起飞时间为12小时——总飞行时间4200/5600小时。对于由75架舰载机组成的飞行联队,具备作战能力的战机在4/6天的每个连续24小时阶段分别最多出动270/310架次。”;“选择上述指标的理由:架次出动率是衡量航母作战支援能力的明确标准。这种标准涉及为确保舰载机顺利完成任务而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其起飞和着舰、进行维护、装载(油料和弹药)以及进行飞行准备的所有相关能力,它既包括在飞行活动期间对飞行甲板系统操纵人员的要求,也包括对弹药和油料储存的持续性要求。”

福特级航母专门设计用于实施高强度作战行动,而且其作战构想假设的任务持续时间较短(75分钟)。对于利用CVN 78提供的架次出动能力的CVW而言,它将面临着航程较短、在目标上空的持续飞行时间有限以及随后返回航母并继续起飞执行任务等情况。在某些作战想定背景下,上述情况可能体现出相应的战术价值。例如,假设敌方威胁体现为由小型快艇组成的大规模编队正在抵近航母并准备实施攻击,那么航母迅速出动大量舰载机并维持稳定作战节奏的能力将具有较高价值——这种价值显然高于保障少数装载大量武器的舰载机出动的能力。

对于那些需要对由机动目标组成的敌方大规模编队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载人战机跟踪和识别目标以及投射精确武器的能力在此类行动中至关重要——而言,较高的SGR水平也具有同样的战术价值。

尼米兹级航母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将特定的架次出动率作为KPP。在有意忽略架次出动率以及对演习条件进行优化设置的舰队试验演习中,1艘尼米兹级航母显示了连续4天每天出动197架次以及在此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最大出动架次数的能力。这种情况表明,该级航母具备此类高强度保障能力,而且一支实力得到明显增强的舰载机联队也能够担负如此大规模的出动任务。

在此次试验之后,连续每天120架次的SGR一直被默认为尼米兹级航母的保障能力。这种出动规模既没有被正式列为作战需求,也与外界观察到的作战表现缺乏直接相关性,而是被视为该级航母以及舰载机联队基于“舰队作战试验”的结果应该达到的作战能力水平。

然而,美国海军在实际部署行动中不仅从未尝试实现此类SGR水平,而且没有提出相关要求。以“沙漠风暴”行动为例,美军空中力量在历时数周的空中战役中至少面临部分对抗的空中作战环境,而其海军航母(包括尼米兹号/CVN 71)的SGR水平高于“伊拉克自由”行动。

美军航母SGR水平的部分差异可能与其部署方位相关:“萨拉托加”号和“肯尼迪”号当时部署于红海,而“中途岛”号、“游骑兵”号、“美国”号和“西奥多·罗斯福”号部署于阿拉伯湾,后四艘航母因舰载机所需的飞行时间较短而减少了任务周期所需时间。然而,更具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美国海军没有要求任何航母每天保障舰载机出动120架次,而那些最接近这种出动水平的航母所装载的CVW都具有航程最短的特点。

在“伊拉克自由”行动的进攻阶段,美国海军5艘航母部署的舰载机在30天内共计出动8945架次。如果仅仅使用基于所有作战力量的平均架次出动率(每艘航母每天60架次)将会产生误导。美国海军当时部署的5个CVW每天的架次出动数量并不相同,在采用错列式飞行日的情况下,将导致部分CVW在此期间的架次出动数量可能远远高于平均数,而另一些CVW甚至处于停飞状态。

然而无论从任何角度解释,这对于当前实际能力而言都是一种较低的SGR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可归结于战役总体强度、陆基飞机的可利用程度较高以及战役整体机动速度较快等。美军地面作战部队依赖快速机动并且可能更多得益于在空中盘旋并迅速做出反应的己方战机,而不是那些从航母或基地飞向战场并投射弹药的战机。

与迅速投射大量弹药的能力相比,被支援部队所处方位、投射武器的命中精度以及制空权的运用等因素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与实际能力相比水平较低的SGR并不意味着海基战术空中力量无法发挥有价值的作用,而只是表明无论此类作战力量具备何种能力,较高的SGR水平都不是较为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