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第一代“标准”系列导弹(1)


正在MK26双联装发射加上的一枚SM-1MR/RIM-66A

"标准"系列导弹是美国海军武库中最成功的弹药之一。"标准"导弹已经历了多次改进,其作为导弹模块化、系列化、螺旋式发展的典范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这其中以SM-1MR/ER为代表的第一代标准系列导弹,为日后的整个标准系列导弹是族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弄清其来龙去脉和技术特点无疑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

背景

最先改装"黄铜骑士"舰空导弹的美国军舰之一"加尔维斯顿"号巡洋舰

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法西斯德国的老巢柏林。5天后,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宣告结束。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原本为了对抗共同敌人德国而暂时结盟的苏联和美、英等西方国家之间的"蜜月"也就此告终,彼此之间逐步开始了裂痕,冷战的帷幕从此拉开。苏联红海军也因此走上前台,成为美国海军最主要的对手。虽然红海军水面舰队的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值一提,但由于及时踏上了新兴技术机遇的门槛,由大型高速喷气式轰炸机和空面反舰导弹重新武装起来的苏联海军航空兵,却很快成为了一个实打实的威胁。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实用化的空面导弹大量装备,原先的反舰轰炸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的反舰轰炸机在攻击水面目标时需要临空投弹而且通过速度还不能太快,否则弹着点散布面积过大。而当空面导弹出现后,轰炸机只需要以尽可能高的速度飞到所携带的空地导弹射程内,就可以发射导弹,然后转身脱离,这大大提高了攻击效果和存活率。因而当时对于超音速轰炸机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理想情况是轰炸机应该具有尽可能快的速度,可以携带尽可能多的导弹飞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攻击目标。何况高速对于摆脱对方战斗机和地空/舰空导弹拦截也很有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反航母。也正因为如此,早在图-16高亚音速反舰轰炸机刚刚装备苏联海军航空兵的1950年代中期,受当时美国B-58超音速轰炸机刺激,苏联航空工业便开始研制几种超音速远程反舰轰炸机,准备作为美国航母特混编队的"杀手锏"。

"巨人"系统下马后,作为"三T"导弹的廉价替代者,1963年年底在"鞑靼人"导弹基础上正式开始了第一代"标准"导弹的研制

比如,早在1952年底,时值斯大林去世不久,前苏联政府又刚刚获悉美国空军正在加紧SAB-52-1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开发计划。苏联空军和海军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用于替代航速较慢的图-16的战术轰炸机,其载弹量可达4000公斤、作战半径至少可达1500公里,同时还要求该机能以超音速突防。出现在1952年的这些战术指标显然是极具挑战性的,但老牌的图波列夫设计局却决心迎难而上——其图-98超音速反舰轰炸机方案很快出现在了绘图板上。要想达到军方的要求,发动机是关键。1952年,在留里卡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TR-7发动机成功面世,不久被重命名为AL-7。伊留申设计局的伊尔-54轰炸机即采用了两台AL-7发动机。

当然,由于图-98设计方案中的机身体积和重量巨大,需要推力更强大的发动机,因此图-98计划安装两台改进后的AL-7F发动机,安装位置位于机身后部。当然,图波列夫的图-98设计方案还面临着伊留申设计局的竞争,虽然可以借鉴以往大型飞机的设计经验,但不少新出现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图-98的开发之路显得并不乐观。后来的事情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在1955年首飞后便被苏联军方打入冷宫。不过,图-98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苏联海军航空兵获得超音速反舰轰炸机的努力陷入了困境。事实上,图-98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技术验证项目,其中获得的大量技术经验被图波列夫用在了真正的重头戏——"105工程"方案的设计中。有意思的是,虽然"105工程"方案的成果图-22B直到1960年年初才获准投产,至于正式露面已经是1961年图西诺航空展上的事情了。但早在"105工程"原型机正式上天之前,西方世界就已经受到了苏联超音速反舰轰炸机的"惊吓"。

"三T"导弹中的"高级小猎犬"同样缺乏多目标接战能力

冷战时期,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前苏联的先进战机开发项目非常好奇,侦察照片、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层出不穷,但毕竟后者属于外界无法企及的高度机密,这类关于型号、性能和装备情况的分析结果多是粗略的臆断,甚至不少是完全错误的。不过,人们也并不是没有亲密接触前苏联绝密军机的机会。1956年6月,一支由美国空军参谋长内森.F.特维宁(Nathan.F.Twining)将军率领的西方高级代表团来到莫斯科,开始了对前苏联部分航空部门和空军设施的参观访问。当西方航空专家们来到位于莫斯科西郊库宾卡(Kubinka)的一处专门进行原型机展示的飞行基地时,一架外观奇特而且西方专家闻所未闻的大型喷气式轰炸机引起了访问团的注意。而这架轰炸机即便是在不久前也是不为人所知的。当时的北约标准命名委员会根据长期以来对前苏联军用飞机的命名方法称之为"背鳍"(Backfin),型号为"伊-140",不久又更正为"雅克-42"。

而事实上,这正是由前苏联航空试验建造局(OKB)的安德列.N.图波列夫(Andrei.N.Tupolev)和迪米特里.马尔科夫(Dmitri Markov)主持开发,当时已经被苏联军方放弃的"图-98"超音速反舰轰炸机原型机——-将亦真亦假的信息故意"推送"给对手以造成战略误判,是一种古老、简单但却有效的军事策略。有意思的是,苏联人的小花招在美国人眼中却变成了一场致命的风暴——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其为水面舰艇部队装备的"黄铜骑士"、"高级小猎犬"和"鞑靼人"这三种所谓的"三T导弹",用来应付大量"苏联版盗贼"实施的饱和攻击完全力不从心("盗贼"( Hustler)即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康维尔B-58的绰号)。刚刚建成的舰队防空系统,面临着要在一个更高的技术起点上被推倒重来的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