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科普】AMOLED屏显“泛黄”“屏闪”“蓝光”伤眼终极对策!

大家还在被OLED屏显示泛黄、频闪累目、蓝光伤眼等问题所困扰吗? 看完本帖内容,你就知道怎样正确的使用手机才能减少蓝光、消除频闪,并把手机调校出很好的白平衡。

首先,显示器白平衡操作方法:系统设置 ~ 显示 ~ 色彩与护眼 ~ 关闭自然色彩&关闭护眼模式 ~色彩调节与色温 ~ 打开鲜艳模式~必须,然后在色温球上拖动小圆圈微调白平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四点必须同时满足才能调校出理想的白平衡。色温球上小圆圈最佳位置,由于各人手机硬件参数离散误差和各人视觉色感差异,需要自己调整,不必按图索骥。


上面的设置方法小编在升级emui10之前也曾试过,现在屏幕白平衡明显比emui9时理想。让人更想不通到的是同样的显示设置,emui9屏幕截图竟然也比emui10明显偏暗偏黄。下面有两个版本的截屏图,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由于对A屏使用寿命短的某些担心,厂家没有完全释放显示器潜能。所谓的“护眼模式”、“自然色彩模式”,实质是对显示器性能参数的阉割,真的能很好的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吗?然并卵!

手机显示器实现白平衡再加上开启了鲜艳模式,显示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画面质量获得了大幅提升,但大家可能又会担心OLED屏的伤眼问题。

由于技术原因,目前OLED显示器在直流低压低亮度时的成像有明显缺陷,难以让人用户接受,固实际采用的是交直流混合高压调光技术。通俗一点说,中低亮度区间的调光是在相对高的电压和中等发光亮度状态下,利用“时分”技术(时间分割),通过改变发光电流脉冲的“占空比”来调节视觉亮度,因此会产生“频闪”效应。进入中高亮度发光区域,显示器成像质量已经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所以采用了直流变压连续调光,因此也就不存在“频闪”问题了。大家可以亲自测试一下,方法很简单:张开手掌,五指在手机上方来回晃动,调节不同的亮度感受一下。也可以找只LCD屏手机放在一起对比着测试。

虽然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效应”,对于几百赫兹的“频闪”,主观上不容易察觉,但长时间观看对整个视觉神经系统一定是不堪重负。市面上照明用荧光灯的“频闪”一般都能达到超声频段,大概有几十千赫。手机使用者对于显示屏的低频“频闪“问题,的确应给予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谈虎色变,只要我们在玩手机时,从下面几方面注意一下就好了。

首先,最好选择用全局黑系主题。这样做能有效减少有害蓝光,有利于保屏护眼省电,黑底白字即使亮度大于50%也不会抢眼睛(亮度达到50%时基本可消除频闪)。其他应用也尽量设置成黑色背景,手机亮度可相应调高(关闭自动亮度),晚上使用一定要开灯。

其次,手机离眼不宜太近,若近视的最好佩戴防蓝光眼镜。我大多时候是单手玩机,屏幕离眼睛通常可大于65cm。而双手操作时很难超过40cm,否则双臂就无法放松会很累,因此双手操作大多会下意识拉近距离,至使眼睛受到过量有害蓝光辐射,天长日久容易搞坏眼睛。

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把显示字体调大些。升级emui10后正常显示模式下字体明显偏小。

最后来说下DC调光功能,DC调光是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式,现在的手机等便携设备都拥有光线传感器,可以在感知当前环境亮度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屏幕的亮度,而DC调光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屏幕面板电路功率的方式来改变屏幕的亮度,由于功率等于电压X电流,因此只需改变电压或电流就能够改变屏幕亮度。

DC调光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当然是降低频闪后,用户长时间看屏幕,眼睛就没有那么不舒服了,对眼睛的伤害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缺点的话可能就是开启DC调光会对屏幕显示的均匀性和亮度准确性有些影响。

开启方法:以华为手机为例,打开设置-显示-护眼模式-底部的“屏幕防频闪”打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