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论述题不会写的怎么办?学生不要急,三步九阶做题法轻松解决

要知道文科最难的也是分数最多的一道题,就属“论述题”了,每次论述题同学们总是为了凑字而抓不住中心思想,也很难到位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因此想论述题拿高分就很难了。但是,如果一旦论述题只扣个几分的话,那总体成绩就会提高不少了,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也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开头!


如今,文科论述题的考试的总的趋势是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进行转变,因此,要“完整、准确”地做题,就必须按一定的步骤去做。在教学实践中,由前辈们特级教师累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三步九阶做题法”,非常有效的能提高文科的成绩。


所谓“三步”是指审题、答题、检查,而每一步又各含三阶,共为“九阶”。而实际课堂运用中,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实用、具体,而且无论班级里的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都可以学得会、用得上。那具体这三步和对应的九阶到底是该怎么做的?同学们可以按下面的方式来操作。

第一步,“审题”

“审题”的“三阶”是指:

第一阶要“全面理解题目”;

第二阶“突出题目的中心”

第三阶是“审清题意”;


例如,有一年考题中有这样一道辨析题:“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全面分析可知该题有两层,前面“感觉的东西”是指感性认识,后面“理解了的东西”是指理性认识。中心是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特别是突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可靠。包含的设问有;感觉的东西是指什么?理解了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为什么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感觉的东西和理解了的东西的联系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办?

总之,审题是关键,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题目,就会产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第二步,“答题”

“答题”的“三阶”是指:

第一阶“是什么?为什么?”;

第二阶是“怎么办或者知识、能力、觉悟分别是什么?或者理论是什么?”;

第三阶是“实际是什么?联系的结论是什么?”;


仍以辨析“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为例,可以这样来回答,“感觉的东西”是指感性认识,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解了的东西”是指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感觉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是因为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外在特征,它是个别的、多变的、易失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由感觉去把握。“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深刻地感觉它”是因为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内在特征,主要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一般的、相对稳定的。


​而且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特别是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因此,理解了的东西,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感觉它。总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要求我们占有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从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第三步,“检查”

“检查”的“三阶”是:

第一阶“是否辩证思考”;

第二阶“是否抓住了本质”;

第三阶“是否有实践证明或觉悟”;

对上例的辩证思考就是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既看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又看到了二者的联系。上例是否抓住了本质?考查的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上例是否有觉悟?该题说明了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可见,检查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抓住上述三点,才能使答案尽量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