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还击,乙种团扩编,13个连队变23个,干部普升一级

《丛林之虎何其宗》连载29

对越自卫还击战前,11军作训处参谋何其宗,调任31师9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协助团长大抓部队战前训练。

【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前,步兵第93团领导班子合影(前排左三为团长李生才,左四为政委张忠德,后排右一为副团长兼参谋长何其宗)】

有一位老军人曾说过:“战争在铸造生死与共的热情和献身精神的同时,也在铸造冷漠、残酷和野性,二者是统一的,统一于战胜敌人的目的。”对此,何其宗深表赞同。他认为:“部队要有一定的血性,战士要有一定的野性,应该在上战场之前尽量把部队打造成一个虎狼之师,在战场上才会有士气,才会有战斗力。”

刘伯承元帅提出军队战斗力的组成有四个要素:政治质量、军事素养、物质保证、严格纪律,四者缺一不可。何其宗认为,战前进行政治动员,激发部队的仇敌心理、卫国使命及荣誉感,对鼓舞士气非常重要,而军事素养应该是战斗力的核心部分。战争是要死人流血的事情,决定战场胜负不能只靠表决心和忠心,血书代替不了流血!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是高度的觉悟和过硬的军事技术有机结合的战斗集体,只有不怕死而又训练有素的部队才能打胜仗。

在大战将临,部队从乙种简编扩为甲种整编,全团由13个连队扩编为23个连队,其中6个步兵连扩编为9个步兵连。基层干部普遍晋升一到两级,提升排长就像提升战斗小组长一样,很多排长大都是从班长甚至战士中提拔的,血气方刚但缺乏带兵方法,营连干部也都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紧抓战前的宝贵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何其宗向团长建议:部队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战前强化训练,一个是战士层次的训练,每个连由一名懂训练的干部带领,进行步兵五大技术和单兵战术以及战场迫切需要的埋雷、排雷、防化、自救互救等基础训练;另一个就是干部层次的训练,全团各分队除每个连留一名干部组织战士训练外,所有干部集中起来,由何其宗亲自带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战前干部强化训练。

何其宗心里非常明白这些人在马上要投入的战争中的作用,他们既是每个作战行动的具体执行者,又是每个作战行动的具体组织者,他们初上战场的表现,对能否达成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目的至关重要。把他们训成虎狼,部队就是虎狼之师。把他们教成绵羊,部队就软弱无能。

在1978年年末的寒风料峭中,在步兵93团的战术训练场麻坝沟的山林里,副团长兼参谋长何其宗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技能与眼前即将投入的作战实际情况相结合,带领着93团营、连、排三级干部投入热火朝天的战前训练。

练为战,这时不再是一句概念式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眼前需要。

其一,何其宗根据部队马上投入的是典型的山岳丛林地作战,把自己在孟定集训中的体会和军事地形学知识结合起来,带领参训干部学习简要的识图用图技能,学会在山岳丛林地确定站立点,辨明方位,以保证能带领部队在作战行动中不迷失方向,在“三无”情况下,有效带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

其二,何其宗明白,即将投入的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地面作战,发挥我军战术上的优势

,进行有效的战术指挥,对这些刚刚上任到高一级位置上的基层指挥员至关重要。因此,他在讲明必须树立在作战中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着重训练参训干部的连排级战术指挥,学会在战场上如何根据敌情进行战术编组,根据地形采取何种战斗队形,如何指挥班组之间的互相配合和掩护动作,从而让参训干部对自己所要指挥的这一级战术心中有数,这就使他们有了敢打必胜的底气。

其三,何其宗清楚,在山岳丛林地作战,地形地物既可以成为我们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关键是你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它。战场上双方在武装对抗中,不会利用地形地物,蛮干死拼,只会增大伤亡,甚至白白地送死,那不是训练有素的表现。一名训练有素的干部,在战场上既要带领战士们勇敢战斗,也要学会带领战士善于利用一草一木、一树一石,减少伤亡。因此,他带领参训人员分析山坳、沟谷、丛林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队行动如何趋利避害,分析山石、沟坎、树木、灌丛等地物的特点,个人动作如何具体利用。这些都为部队在作战中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打下了基础。

其四,何其宗考虑,自己刚刚到93团任职,对团里的干部情况不甚了解,团里的大多数干部对自己也不了解。通过战前应急训练,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互相的了解,为自己在下一步遂行作战任务时知人善任创造了条件。何其宗很注意在训练中发现和培养有血性的指挥员,他认为:在部队初上战场普遍都有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要有一批有血性的“二杆子”来打头阵,才能形成士气,把队伍带成虎狼之师。通过训练,大家也对副团长兼参谋长的何其宗的训练和指挥能力有了了解,产生了信任感,上下信任和同心才会有战斗力。

战前强化训练只有半个月,这时候大家才真正体会到“战前多流汗才能战中少流血”的意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切以实战为标准,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和马虎。虽然时间仓促,训练也不系统,但训练效果却是平时几个月甚至几年也达不到的,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战前训干无疑为步兵93团遂行作战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待续)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