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手术刀”战役,在中东部署两台服务器,不打小兵只杀将军

相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2003年,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以后,在伊拉克的天空上,对伊拉克大地采取无差别打击,并且在短短数月内内,结束了战斗。


以少胜多,这样的战役不能说是意外,只能说在不平等的军事实力下,一方毫无反手能力,但是历史上的所有战争都在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无辜的,士兵也只是听从命令,保家卫国。



美国和伊朗的战争中,很多人认为,美军才增援来了4000多士兵,还有两三百架飞机,根本打不了仗,这点实力远远打不了伊朗的百万大军。实际上,美军的实力已经可以开战了。


2020年初,美国在伊拉克对伊朗外出的上将苏莱曼尼进行斩首行动,并且同时还对其他伊朗高官进行了锁定。实际上,美国人早就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部署了2台新型前沿服务器,在伊拉克等地建立了实时区域网关程序。对于现在的战争来说,更多的是倾向于在电子信息上的无硝烟战争。已经不是分享情报这么简单了,而是通过大数据集群算力解决了情报分析缓慢的难题。也就是说,具有了实时情报引导能力,可以对关键目标进行非常强的斩首能力。


这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战争时代,海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而现在将会看到人工智能战争时代的威力。大数据时代,全人类甚至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张网里,我们都叫他互联网。通过对人类在互联网的生活习惯,分析出个人的喜好,中国在销售上很合理的用到了这个数据分析。而美国则通过另一种方式,在战争中确定了未来新的作战方式,超级斩首战。

简单说就是,美军线人,电子飞机,通信监控,还有信号收集飞机每天可以在中东地区收集上亿个电话,语音通话,数据记录,互联网访问记录。但是,需要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进行光速情报分析,然后再通过,专门的语音转换工具或者语言转换工具,立刻分配到相关的作战平台进行打击或者躲避。这是全新的战争模式。


美军大概率不会出动大批装甲部队去和伊朗打一场传统战争,而是,通过智能化大数据算法优势,对伊朗系武装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斩首行动。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不需要杀光所有士兵,才能击杀主帅了,现在直接就可以击杀主帅。



这也是为什么前文说到,美军才4000多的士兵在中东,就拥有和伊朗50万大军叫板的能力,根本不需要理会这50万大军,美国只要守住自己远在阿富汗的服务器,不断通过间谍和情报人员收集信息,就能对敌军上将实行斩首,群龙无首后自然战争就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