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期遇上疫情 2020年的中國汽車有多“南”?

2020年復工的日期全國各地都不一樣,但基本都為疫情而推遲了不少。作為汽車媒體從業者的我們還好,可以在家裡辦公。但與大家一樣,我們也只有一臺手機接受各種信息。作為開年選題,這次就託大點,來看看中國汽車究竟受到了多大影響。

打開朋友圈基本漫天飛舞的信息就是地產租賃協會倡議免租,電影票房縮水近百億,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撐不過3個月……2020年的開局,可以用2019年的流行語予以總結,太南了!

本來中國汽車的2019年就過得並不好,而相關機構對2020年車市的預期也不如意:比如中汽協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2531萬輛,同比下滑2%;市場研究公司IHS估計,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將增長0.59%;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預計,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將增長1%。如此小增幅的預期,已經是對車市很不樂觀了,然而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的中國車市碰上了新型肺炎疫情。

目前看來,疫情不但擾亂民生,還侵蝕了市場經濟,車市當然不能倖免。受疫情仍在蔓延的影響,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延遲復工,其中湖北地區災情十分嚴峻,全省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13日,其餘省份均不得早於2月9日。所以,在2月13日0時之後,本土車企才能恢復總體正常生產。

而湖北省是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東風汽車集團),不少汽車/汽車零部件品牌在湖北開辦工廠。其中東風本田有三個工廠,而且三個工廠均位於武漢。這是能看到的最直接影響。

還有看不到的影響。普通群眾在家隔離期間,同樣對汽車成交量造成極大影響。經銷商無法進行線下賣車活動,消費者也不敢進店看車,如果只靠線上活動賣車,也許能催生一種新的模式,但一種新機制的建立需要時間,況且就算真能賣車,大面積未復工的車企又如何保證產能?由此看來,對於中國車市以及本土車企來說,買車和造車都已經開始受到影響。

那中國汽車除了延遲復工之外就沒做其他事情了嗎?當然不是!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中國汽車體量驚人,他們當然有很大的能量。所以開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企業已經開始承擔起了社會責任。據統計,汽車行業馳援抗疫捐贈資金/物資總價值或超過10億元。

而不少車企利用其海外工廠的便利,還為國內馳援了大量緊急醫藥物質,抗擊肺炎,中國車企義不容辭。

現在看來形勢似乎不容樂觀。然而回首17年前,新型肺炎的疫情與非典高度近似,而當年非典對中國車市反而起到了刺激作用,短期內加大了用車需求,使得市場產生了一波“購車熱潮”。我們不由得去想,今次新型肺炎能否復刻非典時期帶來的正增長呢?

我們的結論是很難。2003年的中國剛加入WTO不久,經濟得到進一步騰飛。汽車開始走進家庭生活,算是第一輪家用車普及的開端,市場需求量很大,基本上沒有庫存,產銷數據基本持平。

反觀今天, GDP增長速率放緩,車市正處於寒冬時期,2019年汽車銷量同比下降8.2%。中國又被WHO考慮納入公共衛生事件,世界其他國家或會對中國實行貿易、旅遊等限制。兩個時間段的市場和經濟大環境的差距甚大,當年是增量市場,如今是存量市場。

所以這些都是所有開工和未開工的我們需要面對和去思考的問題,2020年的車市如何走向如今還未可知,一切好的或者壞的預測都沒有太多的說服力。但只要我們集中力量戰勝疫情,那麼就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