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艺术学院毕业设计:未来食物设计

iNSTART一沙是一家由海归创意团队和设计师组成的,专注于为艺术、设计、影视传媒与创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作品集培训和海外升学服务的教育机构。



今天分享的是TUTU老师在加州艺术学院的MFA毕业设计。作为一个食物设计师,TUTU的毕业设计研究的是未来食物设计,内容包括她对食物设计的一些理解,毕业设计的调研以及毕业设计创作过程。


分享导师


TUTU

食物设计师


学历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Design MFA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经历

Infosys Consulting 设计

创业公司The SIX

(Design Thinking和Design Sprint)

参与项目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and Food

FoodInno Symposium


加州艺术学院

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简称CCA,是一所全美顶尖的设计院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湾区。在US NEWS 2016年美国设计院校排名中位于第6位。 由艺术家和设计师弗雷德里克·梅尔(Frederick Meyer)于1907年所建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悠久历史。

加州艺术学院是一所专为“艺术工作者和设计师”教育而设的学院,并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心理念延续了一百多年。CCA以设计类专业见长,有多个专业进入US NEWS全美专业排名前10,其中室内,交互,工业设计等专业更是处于全美前5的顶尖位置。

图源:加州艺术学院官网


分享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在研究生的毕业设计——Protein Fantasy肉肉狂想。这个毕业设计我将近做了一年时间,因为我对食物设计这个方向非常感兴趣,所以做了非常多的尝试。


分享的内容包括最终设计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探索的部分。我的学校加州艺术学院非常鼓励我们去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法,所以内容重点在过程上,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另外,我做的很多的项目都类似于食物设计,所以我也想给大家分享下我对食物设计的理解。



一、什么是食物设计

1.概念


有一个食物届的大师说过一句话,“你要用设计去体现食物的特质,而不是去烹饪。”设计是人和环境,人和技术的互相作用。当你把物体聚焦到食物,把环境场景聚焦到文化上,就是食物设计会去研究的方向。。


2.工业设计和食物设计

食物设计这个概念非常广,它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说是不同学科的设计师用食物去研究解决方法,并用不同的方式去设计它。以工业设计为例,设计师把工业设计中的方法,功能、技术、人体工学、美学等加上一个味道,这就是食物设计。

工业设计和食物设计


3.人本设计、食物设计、思辨设计...

当我们讨论设计思维的时候,我们会默认为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但我觉得在设计这个领域中,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是以人为本的,并不是以人为出发去设计就是最好的。以人为本是解决商业上的一些问题,比如以人为本设计的外卖系统,外卖餐盒等等,非常的便利,但是代价是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污染。这些就是人本设计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所以我想去探索以食物为中心,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设计。


二、我的毕业设计

1.调研

在做设计之前,首先要去理解到底有什么样的问题存在。这也是我在做毕业设计和在加州艺术学院就读时体验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过去我做的很多设计项目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要去达到的目标或者解决的问题,这些你去做用户调研就可以了。

加州艺术学院非常鼓励你去找自己的调研方法,通过你的调研去发现那些未被提出来或者未被重视的问题。通过调研,我锁定我了想研究的问题——现代工业食物的生产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样的好处,有什么样的坏处。

工业化农业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整个系统的循环


丨工业化农业系统带来的问题丨

首先,工业化农业系统它是和高度的消费主义和资本的运行息息相关,它的出现是为了提供更高效更便利的大批量食物生产方式。一方面确实喂饱了更多人,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工业农业化系统的不可持续的农耕方式,比如过渡使用化肥,杀虫剂等。另外的问题还有在动物畜牧业,很多动物都被放在工厂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可能是不人道的,同时还会使用抗生素等。最终食物都被吃到人们的身体里,我们很难去判断这些食物是不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影响。


其次,从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越来越习惯工业加工食品,忘记天然的健康的食物是什么样的。还有饮食过度,肥胖与疾病这些问题,也都是工业加工食品带来的主要问题。过度的生产,过度的包装也带来了很多资源上的浪费。


最后,从食物本身来说,把食物做成一个个方块的形状,比如液体放在不同的盒子里面,显得很单调和乏味,在食物形态设计上也有很多可以探讨的空间。


丨不同的解决方法丨

有很多人在寻求不同的方式去改进这些问题,或者通过材料创新,或者通过生产方式分配方式,或者利用食物为媒介去讲一些文化历史故事,让人们对食物有更深的认识,或者进食体验的再设计,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让人们重新认识食物以及减少工业生产食物过程中产生的浪费。


a.原材料创新

01.未来的香肠

有个设计师做了一个关于未来的香肠的项目,他把目光聚焦到了蛋白质和肉类上。香肠在我们认知中是一种高度加工的食物,是不健康的代表。这个设计师用未来的食材以及大量的蔬菜,和厨师合作,设计出了未来的香肠项目。未来我们吃香肠也会有不同的饮食结构,香肠也可以是健康的代表。


02.未来的肉丸

另外一个项目是肉丸的设计。设计师选取了一些未来我们可能会吃的一些食物作为食材,比如虫子、海藻、3D打印的食材等等,把这些食材做成了一颗颗的肉丸。


b.生产流程和分配方式

01.会生长的食物

生产流程和分配方式决定着不同的食物形态和食物产生的影响。这个例子是概念性的3D的打印项目。设计师设想打印出一个会生长的食物,类似于小面包或者小饼干,里面有一些微生物和菌类的种子,打印出来后,它自己会长出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菌菇。设计师提倡的是一种与自然结合并且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02.城市耕作

分配方式是食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的工业农业系统都是集中在一些地方耕种生产,再大批量地运输到不同的地方,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环境污染以及无法避免的高度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把生产变得更分散,比如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城市耕作,让不同的社区居民自己在居民区楼顶花园去种植他们需要的食物。另外还有人研究用机器人在城市附近种植食物。


c.文化、故事和历史

01.五彩豆腐皮

这个例子是中国的设计师hufang在国美教书时候设计的一个项目,是和一个时尚品牌合作的有关豆腐皮的设计。那个时尚品牌想使用自然的物质染衣服,所以他们做了一个快闪的项目,请了一个老师傅在店铺的外面教人制作豆皮。当时,这个项目用了一些不同的天然食材来染豆皮,来呼应品牌设计理念,同时又展示了一个食物制作的过程,让人可以更加了解豆制品。


02.食物的碳排放量设计

这个项目是我自己做的,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吃的项目,但和食物相关。有些地方我们讨论食物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并不是安全,而是环境上的影响。畜牧业中的动物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很多人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汽车等其他的排放。

我们这个项目做了几种不同食材的盒子,每个盒子有不同的重量,重量就代表了碳的排放量。下面右边这张图是在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展示的一个巨大的称,称的右边放的是两盎司的牛肉,另外一边放的是蔬菜水果意大利面等方块。很显然,一小口的牛肉,它的碳排放量可以用非常多的蔬菜和水果来平衡。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原来我们吃的食物和环境原来有这么紧密的联系,从而让他们去思考未来的饮食结构。


d.进食体验设计

01.晚宴社交设计

最后一个是大多数人最感兴趣的点,讨论比较多的进食体验设计。这个项目是荷兰非常有名的设计师设计的一个晚宴,他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晚宴,让公司的员工有更好的互动和沟通。他感兴趣的是怎样用食物把人联系起来,设计以食物为基础的文化和社交的体验。

这个公司有着非常明显的阶层文化,所以用了日本大排档的布幔盖在人的身上,设计师希望用这种遮挡衣服的行为消除阶层上的差异,让大家拉近彼此的距离。另外一点是盘子劈成两半,一个人有两份同样的食物,鼓励他们和对面的人交换食物,开始聊天,开始社交。


02.代餐饮料

另外一个项目是一个代餐饮料的设计,这也相当于改变了进食体验。作为一餐饭的时候,不用吃东西,直接喝就可以。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代餐食物出现在市面上,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方向,未来的食物还会是我们熟悉的样子吗。


二、肉肉狂想——Protein Fantasy



我的毕业设计也涵盖了这四个不同的设计方向,但主要在原材料和生产方式的思考上。这个项目做了一年,四个学期的调研时间和三个学期的设计时间。可以看到,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探索和调研的设计主题上,真正做设计的时间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我的毕业设计研究的是在现有的工业生产模式限制上去讨论未来食物可以怎么样被设计。


1.微毕设

在做毕业设计之前我们有一个安排,用一两周的时候做一个微毕设。同样需要提出一个问题,选一个设计的内容和方向,当时我选了罐头的午餐肉这个方向。

午餐肉给人的感觉是口味咸和不健康,我想着把它设计得更健康,口味上更轻盈。当时我还是在工业设计的思维模式下做设计,生产方式基本上决定了设计有很多限制。我们学校非常提倡你想到一个东西立马去做,虽然你做的东西最终并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你想要探索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要探索的问题想去改变食物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所以我把目标锁定在了肉类上,想用肉类这个范围去解决畜牧业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2.自给自足的食物生产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更加自给自足的非工业的家庭生活环境,我们自己就可以生产自己需要的食物。在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下,重新设计和定义食物的造型以及交互方式。


丨科技基础丨

有一个科技的基础是,现在有很多人研究人造肉。有一些设计师提出了在未来肉会像我们的酸奶啤酒一样走进工厂,不需要任何的动物你就可以生产出人造肉,所以可以改善很多的问题。进一步思考,这个东西可以变成每个家庭可以获得的机器。


丨可能的未来丨

未来有一个怎样的转变呢,在这里列举一些案例。比如自主农业,可以在自己家就获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你吃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你吃的是什么,你对它非常清楚,对卫生和安全上有把控。未来动物只是动物,而不是食物,血淋淋的肉类被人工的蛋白制造机制造出来的干净的蛋白质类食物替代。我们现在去大型的超市购买食物,未来可能就是在家里种植食物。


另外,未来食物不再根据食物来源而分类,比如牛肉猪肉鸡肉这样的分类。而是根据口感分类,比如这个食物是很软的像酱一样的可以涂抹的质地,或者是一种比较有嚼劲的牛排的肉类等等。


丨家庭温室丨

我设计了一种家庭温室,在温室里,人们可以自己种植蔬菜和水果,再用这些作物作为燃料帮助合成蛋白质类型的食物。同时,有一个地方可以培育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肉类。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会被回收,变成一些有机的肥料重新循环回温室,帮助种植更多的作物。


其中有一种可以生产蛋白质食物的蛋白质编织器它能做出什么样的食物呢?


a.气球酱的设计过程

首先是气球酱,它是一个果实,编织器给它放入一些有营养的气体,它会一点点发酵成长,最后长成一个果实的样子。你可以把里面的部分吃掉,外面的壳通过湿垃圾降解回归土壤。


关于吃法,你可以直接挤到面包上进行涂抹,作为一种酱料食用。


01.画味道

首先我做了一些不同的实验,其中影响比较深的是我做的嗅觉实验。我用两种不同的味道让人闻,然后让他们画出气味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这两种味道是生姜味和烟熏味。可以从下图中看出上面部分多是黄色和绿色,他们在味道中感受到了植物的元素,并且感受到了食物的节奏感,比如有一些像小刺一样的。


另外一个味道是烟熏味。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他们画了很多深沉的颜色,比如黑色棕色等,并且画出了粗糙的肌理和质地。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人的视觉认知和味觉是有直接的联系的,并且是可以转换的。所以可以在设计中通过视觉的元素,告诉人们这个产品是什么样的,可以怎么使用。如果可以重新定义食物的样子,是不是可以让食物去传递味觉的信息。


02.品尝实验

第二轮的实验做了一个品尝的实验,我做了一些抽象的视觉元素字典,看看他们能画出什么样的东西或者组合出什么样的东西。


下图是画出来的食物。第一排是花生酱,比较丰满和圆润。第二排是有葱的奶油奶酪,可以看出是有节奏的跳动感和颗粒感。第三排是草莓味的奶油奶酪,大家都提到了幸福柔软温暖以及甜蜜的感觉。


当时有人用了我提供的视觉字典做出了拼图。


b.造型设计

01.3D建模软件

基于以上的调研和观察,我用3D软件做了一些造型上的尝试。前面提到的生姜味,很多人用黄色和绿色去形容它,并且用到了节奏感我就用相对应的颜色和形状把它表达出来。但是3D软件在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是几何造型,限制了我的造型想象力,最终我放弃了这个方法。


02.手绘

接着我就用手绘重新画了一些肌理和构成方式。


03.立体造型

我提供了三种不同酱的质地。我们这边有一个很常见的早餐,叫做被裹的面包圈。人们会买一盒奶油奶酪,用刀子把它挖出来涂在面包上,夹在一起。

我想测试下除了这种传统的吃法,人们还有什么样的吃法,我就让人做了不同的尝试。在下图中可以看到有很多人选择了把裱花袋直接直接挤在面包上。这种吃法和原先包装提供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能不能做一种食物,像果子一样摘下来就能吃,摘下来就可以直接涂在面包上。


后来我做了一些模型。过程中做了很多的肌理和颜色尝试,最后做出了一些造型,用他们来体现食物设计的概念。


下图中,第一个草莓味,第二个是柠檬生姜味,第三个是花生酱味。通过不同的肌理和造型体现里面的食物是什么样的。另外一点是酱挤出来的嘴的粗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花生酱是比较厚重的,嘴就会比较大一点。这也是设计上常用的手法,用视觉语言传递食物的信息。


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设计是,我们现在都是通过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确定食物什么时候坏掉,但像香蕉等食物都是通过人们最直接的观察食物表皮来确定食物是否好坏。人工生产出来的食物也有表皮,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确定食物能不能吃。


c.编制肉的设计过程

3D打印在未来肯定会被用来生产食物上面。我对3D打印的理解像是一个编制的过程,肉也有分有嚼劲和嫩的肌理,它就像编制密度的松紧一样,有梳有密。所以设计了一个肉类的编织器,它会一圈一圈地挤出细胞来编制肉。通最底部的肉比较嫩,上面的肉像风干的肉一样有风味和有嚼劲。随着它的熟成,可以直接拔下来进行烹饪。


下面是我在过程中探索过程中的尝试的不同材料。


另外思考的方向是,怎么通过造型的变化来改变吃肉的体验。肉都是非常大块的,但如果是小笼包这种食物,肉就是比较小的。我就想能不能把肉也生产成一口一个这样的大小,提供更精致的进食体验。在吃小笼包的时候,通常是先咬开一口,然后再慢慢吃掉整一个。


下图是不同的造型探索。


最后设计出了不同的造型。你可以把它拿在手上,可以直接去舔或者闻它的味道,一点一点地把小肉吃掉。里面加入了不同的调味,每个口味都不一样。


3.食物的摆盘

另外在食物的基础上思考了文化这部分,比如可以怎么样摆盘,餐具可以怎么设计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但也是食物设计中很有趣的部分。不同的食物或者食材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和进餐方式。在我设计的这些食物中,很多的场景都是直接用手取下来吃,没有出现刀叉这些工具,而只是有一个盘子而已。


三、总结

这个食物设计项目想去探索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看待肉类,可持续性地生产和使用他们。


上图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说的一句话,“我们永远不会停止吃动物,对所有人来说,如果你可以更有意识地去吃肉,不要用工业的方式去饲养去畜牧的话,是对大家有好处的。”我的设计就是想去探讨这样的问题,在未来还有什么样的食物生长的可能性,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去生产去肉类以及如何吃它。借这样的机会让大家去探讨细胞农业的生产技术会带来什么问题或者带来什么新的机遇。

其实中间我有很多失败的过程,因为是毕设,所以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做更多的尝试,最重要的并不是最终产出的这个成品,而是探索的过程。这也和商业设计不同的地方,毕业设计可以更多地展示自我的部分。

※PS:以上所有图片和内容均出自TUTU老师,版权归TUTU老师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