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好不好,过个年就知道

“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

大年初一的凌晨,朋友小琳突然发来信息,把我吓了一跳。

原来,早在年前,小琳就因为过年回谁家的问题,和丈夫吵了一架。

好不容易达成一致回了婆家,又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起了争执,就这几天,夫妻俩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小琳说,自从结婚后,过年就像一场战役,战场就是婆家,而她势单力薄,只有受罪的份。

她原以为,之前的一切不如意,只是因为需要磨合,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听到这里,我唏嘘不已。

算起来,这才是他们婚后的第三个春节,原本恩爱的夫妻,却因为一次过年,有了如此深的隔阂。

春节,俨然成了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1

过年回谁家,是一个世纪难题

国内的一家民意调查机构曾经在6个城市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争吵的夫妻,达28.4%。

就在前几天,有一对二胎夫妻,因为同样的问题,吵上了新闻。

妻子预产期遇上过年,想回娘家坐月子,丈夫却不同意,坚持要回老家,否则“没法招待老家的亲戚”。

在丈夫心中,妻子生孩子这样的大事,竟还比不过“回老家过年”的习俗,令人心寒。

网上有个姑娘发了一个帖子,读后挺扎心的。

她叫小西,远嫁6年,只回过娘家3次,从来没在娘家过一个年。

父母年纪大了,越来越觉得孤单。

有几次,她跟婆家人商量,今年能不能回娘家过年,哪怕只回两天,陪父母吃几顿饭。

可公婆说:“我们这儿的风俗,就没有结婚了回娘家过年的,你回去,我们一家人的面子往哪儿搁?”

丈夫也说:“太远了,别为难爸妈,也让人笑话。”

不仅如此,每次过年她往娘家寄年货,婆婆总要寻根究底,生怕她给娘家的比婆家多。

她跟丈夫抱怨,丈夫却说,岳父岳母退休金那么高,不缺这点东西,别折腾了。

去年年底,小西爸爸生病住院,当时离春节只有几天。

小西央求丈夫一起回娘家过年,可丈夫不肯,坚持要年后再回去探望,为此他们大吵了一架。

小西心灰意冷,第二天便买了机票,独自飞回娘家。此后,夫妻之间形同陌路。

有人说,婚姻好不好,过个年就知道。

郭晓冬和程莉莎,一直被人说是“男尊女卑”,即使郭晓冬木讷、不懂情调,但程莉莎依然视若珍宝。

其实在郭晓冬心里,程莉莎也无比重要,只是不善表达,这点从回娘家这个细节就能看到。

有一年春节,郭晓冬因为拍戏太忙,没时间陪妻儿,但还是在正月初二请假一天,赶回丈母娘家团圆。

对妻子娘家的尊重,就是对妻子的爱和重视。

在哪儿过年不重要,重要的是懂得疼惜和体谅。

真正伤害感情的,其实不是几次争吵,而是过年的时候,所暴露出的那些不尊重、不关心和不理解。


2

在婆家,永远觉得自己是外人

最近热映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女主金智英在婆家的遭遇,也是很多媳妇的噩梦。

金智英和丈夫到婆家拜年,一下车就进了厨房,和婆婆一起准备食物;

丈夫心疼她手腕受伤,想要帮着干活,婆婆在一旁阴阳怪气:“我的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第二天天没亮,金智英就又起来进厨房帮忙;

大姑子一家回娘家,婆婆心疼自己的女儿,一直指挥智英给女儿削水果、热糕点;

大姑子想要帮忙,却被婆婆制止:“坐着,你又不是在婆家。”

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客厅有说有笑的时候,婆婆又貌似关心地吩咐智英:“累了就回屋歇息。”

这时,患病的智英突然把自己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为“女儿”打抱不平:

“亲家母过年看到女儿,也觉得开心吧?我也想见我女儿。”

“既然你女儿来了,也该让我的女儿走了……”

“连大姑子也伺候了再走,我家智英该多伤心呀。”

“亲家,我也宝贝我女儿……”

这些委屈,也许很早以前,就埋在了智英心里,可她只有在自己犯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开口说出来。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儿媳妇不爱去婆家,尤其过年的时候?

一个高赞回答说:“一句话,度日如年。”

“回到老家就好像失去了老公,难得说几句话;吃不惯的饭菜,听不懂的方言,洗不完的盘子……无人聊天,无处可去,像个困在笼子里的囚徒、困兽;家是人家的,亲人是人家的,你只是一个外人。”

这段话,说出了很多妻子的心声:在婆家过年,永远是一群人的热闹,一个人的孤独。

这个时候,如果丈夫再置身事外,不懂得她的孤独和无助,甚至站在她的对立面,那她便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岛。


3

多少夫妻,把春节过成了“春劫”

近几年来,有一个奇怪现象:春节期间,扎堆离婚的夫妻越来越多。

人民网曾经报道,春节前后法院受理的案件中,“离婚诉讼占了近70%”;

去年民政部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2018年春节前后,我国离婚人数超过97万对夫妻,且有逐年增加迹象。

本是万家欢乐的日子,却生生过成了“春劫”。

个中原因,除了“去哪过年”、婆媳关系引发的矛盾,丈夫“隐形直男癌”的集中爆发,也是重要因素。

前段时间,一段夫妻吵架的视频在网络流传。

吵架的原因,是因为丈夫给父母买了好几千元的年货。

乍一看,是妻子蛮不讲理,后来才知道,丈夫几个月前丢了工作,家里经济紧张,他给父母买年货,并未与妻子商量。

而更令妻子生气的是,丈夫其实是要“充阔”,想让家里人觉得他在大城市过得风光,不差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若英曾演过一部电视剧,叫《新结婚时代》,其中有一集,讲的是她和丈夫回老家过年。

在城市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一回到婆家,便成了任由长辈使唤的小丫鬟。

男人们在饭桌上喝酒聊天,做了一天家务的她却被告知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只因她是个女人。

她忙得晕头转向发了高烧,婆家人还是把她从床上叫起来,理直气壮地把她推到一堆脏碗面前,

因为那是儿媳的责任和义务。

而丈夫默认了这种安排,为了彰显他一家之主的权威地位,甚至故意对妻子大声地呼来喝去。

最终,她强忍泪水把碗刷完,默默收拾东西独自离开,夫妻关系降到了冰点。

女人婚后的幸福,跟嫁的远近无关,只跟男人对你的好坏有关。

真正心疼妻子的男人,从来不会讲究面子。

就像知乎上的一位丈夫说的那样:

“她是嫁给了我,不是嫁进我们家。

她远离了自己的父母,来替我孝敬父母,唯一能够疼惜她的,只有我,我如果不对她好,那她得多委屈啊。”


4

年过的好,婚姻才会更好

我的邻居张姐,和丈夫结婚已经二十年了,仍然像热恋的情侣一般,整天牵着手出双入对,羡煞旁人。

有一次聊天,张姐告诉我,她和丈夫是相亲认识的,认识没多久,就赶在那年春节前结婚了。

刚开始她心里也有点忐忑,怕自己“嫁错郎”,后来过了一个年,她才确定,自己找对了人。

她说,在婆家过年时,丈夫从来不会让她一个人忙活。她做饭,丈夫就帮忙洗菜,她刷碗,他就去烧热水。

在父母和亲戚朋友面前,丈夫经常夸奖她,从来不允许别人说她不好。

哪怕是陪她回娘家,丈夫也从不以客人自居,总是抢着帮岳父岳母干活。

婚后多年,即使生活再难,每每想起这些,她心里都是甜的。

有人说,婚姻原本是只空盒子,你想从里面取出什么,取多少,全看你曾经往里面存了什么,存了多少。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

无论是回谁家,谁做家务,这些都不是矛盾的根源,只是不够爱。

爱是理解,是承担,是设身处地,是推己及人。

但愿每一对夫妻,每一个春节,都能和和美美地过年。

年过的好,婚姻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