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25岁,还有改变的可能吗?

1.

所有你想要掌握的技能,原来真的没有捷径。

这些天我一直在默默的背单词,冗长乏味枯燥无聊的单词,让我几度想要放弃。每天30个已经是极限,再加上复习前一天背的单词,虽然草草花费一个小时去学习,但我仍然觉得效率低下,时间浪费。


于是,我只能去各大网站去搜索,是否有学英语的捷径。

听了两小时直播课,Tofe老师一边基本讲解外,一边推荐了他为期一年的网课教材包,最后留下一句良心话:“不要想着一个月速记10000单词,都是骗人的,学语言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电话咨询了实体英语课程,价格昂贵是一方面,她让我出一个预期时间,我回答:“八个月",“Are you kiding ”?她说,如果达到正常交流,按照她们的教案走,至少是两年时间,急于求成的事才不靠谱。

后来我刷百度、求知乎,词根记忆法、新概念全文背诵、单词斩、每一位英语高手都在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并在结尾义愤填膺留下:“务必按照我的方法每天背课文,坚持一个月四篇阅读理解,每天20个单词,如果半年没有变化,我直播吃掉四六级的书”。

等到实施时我才发现,我每天坚持新单词背诵的自律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啃得动阅读理解,而且坚持半年时间的阅读理解,普通人根本无法完成。

努力可以一腔热血,但在长期的枯燥状态下,只有坚持自律才是最难爬上的阶梯。


2.

有时候我觉得学习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仅仅在于他的重复性与枯燥性,而且在于温室的环境差。

当周遭人都是慢条斯理、悠悠闲闲的状态享受生活,你自己的努力和决心会显得异常可笑和无力,尤其在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前期,承受的痛苦和压力远远要比在校时的学习要多得多。

而我自己的每一次目标都会再前期被各种原因击得粉碎,然后暂歇性地躺在睡够了的大床上,刷够一天的短视频,追着24小时不间断的网剧来放空自己。

但每当夜色阑珊时,这种空虚感和寂寞感快让我慌乱地窒息,原来我并不满足与此,于是在几天后,乃至几个月后,我又开始满血复活,开启人生的新规划。


看过一个悟空问答:有什么让你长大后恍然大悟的道理?

答:“曾经,我以为自由就是无限制的放纵,后来才知道自律比放纵,更能获得自由”。

深以为然。

当手机成瘾、拖延症、晚睡癖自己难以克制时,我为此也付出了两年里“看似很努力,但什么结果都没有”的惨痛代价。

包括我所热爱的写作也是如此,我在此深刻反思。


3.

我曾问过体制内外30岁的朋友,如果时光倒流,你在我这个22岁的年纪,会做些什么。

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

1.体制内的朋友的答案:——考研。

因为学历,才是决定你是否跳槽的最基本条件,否则你只有在体制内死撑。

2.体制外的朋友说,如果在20岁的年纪,她不管付出多少金钱,时间,精力,会去提升自己各项技能:语言、乐器、理财课程,而且学到精通。

她说:“因为这样等你到了30岁想要再往高处走,你是用自带身资源去换取所需,而不是被一群乌合之众提出的权色交易

”。

听完这两个答案,我很是欣慰,我之前固执的认为年轻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代表着鲁莽、偏激、幼稚还有物质的薄弱,但现在看来,年轻又是可以拥有一切的资本。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所以,我相信对于90后的我来说,一切并不晚,因为80%的人生方向还掌握在我自己手里,只要我能自渡。


4.

美国有一种蝉,需在地下生活17年之久,依靠树根的汁液一点一点长大。然后在某个悄无声息的夏夜,破土而出,爬上树梢一夜之间蜕变为蝉。

这就是有名的金蝉法则。

其实谈起痛苦,与凌晨独自看守一幢大楼的建筑工人的恐惧、医护人员无数日夜的提心吊胆、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漫漫冬夜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容易放弃,只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罢了。

《成功学研究》E.N雷格:“别人不喜欢的事情,成功人士也不喜欢做,尽管如此,成功人士还是去做了”

每一个都会经历一段没人帮忙、没人理解、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即使如此,你还得咬牙坚持,度过了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就是你的无底洞,循环往复……